默认排序
发布时间
522个结果
  • 重磅|2022基金销售“江湖”大起底(上):传统“三方”竞争格局与转型困局

    重磅|2022基金销售“江湖”大起底(上):传统“三方”竞争格局与转型困局

    |文:刘祉妤|编:林旭锋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最近公布了全球开放式公募基金最新排位。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开放式公募基金总规模3.53万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四。截至目前,中国境内共有公募基金销售机构共420家,其中独立基金销售公司简称“三方”。目前拥有独立基金销售牌照的公司共有111家。以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为代表的传统渠道,以诺亚财富、恒天财富为代表的“老三方”,和以天天基金、蚂蚁基金为代表的“互联网三方”,形成基金销售江湖的三大派系,如果说银行券商是少林武当,那“老三方”就是明教,“新三方”就是逍遥派。中国基金销售格局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又将如何?为此,《今日财富》推出行业重磅专题:【2022基金销售“江湖”大起底】,本篇文章主要披露“老三方”的竞争格局以及发展态势。1“老三方”面临内外双重挑战过去数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优质资产不断出现;同时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高净值人群也大幅增加。在资产端与资金端都非常丰富的情况下,不少三方财富公司瞄准了时代的红利,纷纷加入进来,一时间,市场涌现出大批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但彼时由于监管的空白以及行业准入门槛很低,导致整个行业野蛮生长,市场参与者良莠不齐。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产能过剩、人口红利衰退等因素的影响,此前野蛮生长积累的问题也一触即发。从内部来看,首先由于此前的恶性竞争,不少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不考虑产品底层资产的类型及风险级别,将所有资产经过层层包装后均以“固收”类产品的形式销售给投资者。而这些资产中不乏有来自于低资信背景的资管企业产品,在经济进入下行阶段时,底层资产投资回报逐渐无法覆盖高融资成本,甚至开始出现“爆雷”,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触即发,一批又一批的三方财富管理公司陷入“爆雷”的困局中。此前承诺的收益无法实现兑付,如何解决这部分遗留老产品问题是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亟需考虑的。其次,随着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金融业强监管的持续发力,一些不具备相关牌照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将不再允许经营,特别是一些曾经通过“伪金交所”发行理财产品赚取佣金的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如今想再通过“灰色地带”赚钱将彻底成为过去式。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如何获取相应资质的牌照以及如果处理过去那些“非标”产品也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棘手问题。独立三方此前的盈利模式也是其目前亟需调整的问题。此前以销售为导向的模式是我国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但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以佣金为导向的销售模式引发理财师的道德风险,让其为投资者进行理财规划时的重心放在了如何把产品卖出去而非如何为投资者管理财富,这样做导致三方独立财富管理丧失了其客观公正的核心本质。此外,以销售为导向的盈利模式也让不少三方管理机构中的理财师乃至选品研究员都缺乏专业性。除内部问题外,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还面临着来自于外部的压力,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为应对最新政策法规,纷纷成立全资理财子公司;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通过旗下金融科技集团进入财富管理市场。如何建立自身的“护城河”以应对接踵而至的竞争者,也是“老三方”目前必须面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2财务状况:2021年诺亚、好买和海银净盈利、钜派和普益净亏损鉴于可公开查询的信息,《今日财富》杂志仅从五家上市的“三方”公司统计财报数据,从侧面透视行业的财务情况。据《今日财富》杂志统计,目前赴美上市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有四家,分别为2010年在纽交所上市的诺亚财富;2015年在纽交所上市的钜派投资;201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普益财富以及202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海银控股。除以上四家赴美上市的三方机构外,还有一家上市于我国科创板的好买财富。随着五家公司财报数据的披露,五家上市公司中,三家净盈利,两家净亏损,分化明显。具体来看,五家公司中,2021年表现最好的为诺亚财富,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93亿元,同比增长29.86%,其中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入32.12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10.46亿元;2021年公司整体实现归属于股东的非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21.5%。营收利润均创新高,可见其这两年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其次是海银财富,据《今日财富》计算,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8.46亿元,同比增长20.18%,其中财富管理业务贡献收入18亿元,资产管理业务贡献收入0.17亿元;2021年全年实现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34.56%。虽去年全年利润实现增长,但2021年下半年利润却出现下滑,下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7亿元,同比2020年同期的0.84亿元出现下滑,同比下滑15.92%,下半年利润下滑或与公司行政管理费用、销售和市场费增长有关。好买财富2021年也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2021年实现营收10.41亿元,同比增长34.75%;实现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16.42%。具体来看,公司私募基金销售业务收入达8.7亿元,该部分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83.59%。好买财富向《今日财富》表示,2021年公司高端私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得益于2021年的二级市场的整体环境及公司近几年布局线下高端业务销售,使得公司私募业务存量大幅增加,存量较2020年年底上涨了约29%。钜派投资2021年净亏损幅度有所下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9亿元,同比下滑7.5%;2021年全年实现净亏损800万元,净亏损较2020年2780万元有所下降。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钜派投资向《今日财富》表示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房地产相关宏观政策的影响以及产品转型初期的适应过程。2021年净利润出现亏损的还有普益财富,根据《今日财富》统计,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37.75%。虽营收增长,但2021年净亏损0.71亿元,较2020年同期净亏损同比扩大184%。仅全年下半年公司便亏损0.39亿元,亏损较2020年同期扩大192.5%,从2022年财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销售费用与行政费用出现大幅增长或是造成公司2021年下半年亏损扩大的原因两项费用分别增长了47.3%和31.8%。具体来看,财务顾问规模、分支机构数量、员工薪酬水平均出现了上涨。此外,公司2021年下半年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均出现了同比下滑。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从上述公司的经营状况也不难看出,一些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利润下滑也不乏受资管新规的影响。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若想在当前市场上存活下来,转型是其必经之路。从管理规模来看,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诺亚财富总在管规模达2820.4亿元,其中财富管理在管规模1260.1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达1560.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诺亚旗下子公司歌斐资产管理规模(AUM)达到1,560.3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私募股权产品管理规模1,309.1亿元,同比增长11.2%,是中国最大的市场化私募股权母基金之一。此外,公司主动大幅缩减房地产资产管理规模,去年末已减至66.4亿元,同比下降47.5%,房地产资产管理规模的下降使得公司资产结构持续优化、更加健康。好买财富向《今日财富》透露,目前公司的在管规模1700亿元左右,该部分包括公司的代销业务,同时也包括公司旗下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产品。对于目前公司存在的风险,公司在财报中表示,随着规模的扩张,公司需要及时调整原有的经营管理体系和经营模式,否则公司将面临企业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最终可能对盈利产生影响。钜派投资也致力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比例,同时在股权市场、二级市场和公募产品等净值型资产上持续发力。据公司财报数据显示,钜派投资在管总规模达313.22亿元,其中固收类产品规模达96.67亿元,PE类产品规模达190.28亿元,公开市场产品(含二级市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规模14.75亿元。32021年公募基金销售格局:好买、恒天、诺亚、普益、宜信跻身基金销售TOP100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公募基金整体规模已达26.34万亿元。据Wind数据显示,2021年公募基金全年累计盈利7265亿元,股票型基金全年平均收益为7.74%,跑赢上证指数超3个百分点。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各类型基金平均户数均有所增长,其中股票型基金户数较十年前增长14倍,债券型基金较十年前增长18倍。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现阶段公募基金已成为不少投资者青睐的理财产品。与此同时,市场参与者也逐步增加,特别是在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进行财富管理转型后,基金代销对专业度与服务的要求变得越发的严格,公募基金代销赛道也变得越发拥挤。在这样的情况下,截至2021年12月31日,仍有五家“老三方”的基金代销业务入围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21年四季度基金代销机构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前100。好买财富全资子公司好买基金销售有限公司非货币保有规模达581亿元,权益类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194亿元,权益类产品保有规模在所有基金代销机构中排名第48名。恒天财富旗下子公司恒天明泽基金销售有限公司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131亿元,股票与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107亿元排名基金代销机构第55名。恒天明泽现更名为中植基金,由于2021年12月31日,北京恒天明泽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并未更名完成,固该数据为原北京恒天明泽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统计数据。也就是说,目前中植基金的保有规模应大于以上数据。诺亚财富旗下的诺亚正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以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115亿元,股票与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98亿元排名第58名。普益财富旗下泛华普益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和宜信财富旗下宜信普泽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分别以权益类公募基金保有规模50亿元和34亿元排名第72和85。如何发展公募代销业务,好买财富告诉《今日财富》,公司为了给到客户更好的客户体验,自建交易系统,以便能及时响应市场需求进行升级改造。且公司配有专职公募基金研究员,优选基金池、为客户提供基金观点支持、路演直播、投教服务等等。此外,公司近几年开始开展针对机构客户的公募基金销售业务,为机构客户提供投研服务,简化交易流程,极大提高了机构客户的投资效率。中植基金向《今日财富》表示,中植基金提出了“好理财、好服务、好体验”,不断积累在产品、人才、科技方面的核心优势,通过对买方投顾驱动的坚守,成为最理解客户需求,值得客户信赖的长期专业伙伴。“公募是诺亚为客户配置多元化资产的一部分,诺亚服务的人群主要为超高净值客户,对私募股权的配置依然有一定比例需求。诺亚长期与全球头部资管机构深度合作,主张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全球化的资产配置,公募是诺亚多元化配置策略的其中一部分。”诺亚财富向《今日财富》表示。4客户策略:“以客户为中心”成为共识通过多年的发展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末,海银财富拥有高净值客户13.50万人,恒天财富高净值客户达13.44万人,大唐财富高净值客户数为7.36万人,钜派投资拥有大约5万人的高净值客户。想要服务好这些客户,三方财富管理公司需要苦练内功,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专业能力,围绕客户的需求,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服务。诺亚财富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生存为底线”的经营思想,通过建立、完善客户分层结构,并精准洞察不同层级客户的需求,通过一系列的经营变革和组织结构优化,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海银财富提出“梯次资产管理”服务模式,用各有优势的投资管理载体来服务不同等级的客户,实现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帮助客户达成其投资管理目标。恒天财富自2019年起从以销售为导向的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投顾驱动”模式全面转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财富规划服务。钜派投资深耕“精准大客户战略”,以均衡产品+专业服务为抓手服务客户,实现客户重复购买率超80%。好买财富拥有近50名专职基金投研人员,坚持以研究为驱动,通过研究员的专业分工和量化系统建设,基金研究兼顾深度与广度,保证了投研质量的持续稳定输出,为客户资产配置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宜信财富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客户未来需求为目标,不断进行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持续深化自身国际化、投资研究、科技和服务的四个能力建设,为客户带来更全面、专业、周到的产品与服务,成为其在人生道路上的“战略伙伴”。大唐财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围绕客户触达获取、组合构建和交易、投资报告和增值服务等全流程提供精细化服务,能够建立起较强的客户粘性和持续的客户信任,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不同净值客群的资产配置需求存在差异,未来资产配置模式将基于各类客群差异化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5转型方向:“老三方”将进入“买方时代”,“投顾模式”或成为主流2019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2021年11月5日,中国基金业协会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内容与格式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募基金投顾业务文件的发布,意味着我国财富管理业务将进入“买方时代”,过去以销售为主的“卖方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在这样的情况下,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理财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将变得尤为重要,财富管理将不再是没有“门槛”的行业。对于“卖方模式”向“买方模式”的转变,海银财富认为买方化,就是站在“买者、客户”的第一视角去思考、去判断,从专业服务的能力上提升,把财富管理的各项服务不断下沉,注重客户长期利益。诺亚财富认为:2021年,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业已经范式转型,产业变迁、经营生态与特色定位都和过去不同,行业迎来了商业模式演进的拐点。行业拐点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1)监管周期:宽松周期落幕,销售导向成为过往;2)产品周期:资产由地产向净值化基金迁徙,拥抱权益大时代;3)竞争格局:以客户思维取代销售思维方为本源;4)投资者和从业者逐步成熟,人口老龄化和居民财富增长带来的行业增长。好买财富表示:目前“卖方销售”模式仍然是国内市场的主流。但随着客户对理财认知的提升,对于投顾服务的认可,未来“买方投顾”的前景还是可期的。这种转变需要时间的沉淀,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买方投顾”的模式还只是在起步阶段,政府仅发放了公募的投顾牌照。恒天财富认为:中国居民财富配置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权益资产规模正在飞速发展。表明着权益市场长期确定性的良好发展趋势。当下背景下,不少投资者借“基”入市,寻找头部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投资产品,用基金的方式参与资本市场,但投资者同时也面临着“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投资痛点。为了帮助投资者顺势而为,开展资产配置从而抓住权益财富管理时代的战略性机会,财富管理机构纷纷转向“买方模式”,开启转型。钜派财富认为:卖方模式以销售为主,存在机构与投资者利益不一致、投资者难以获取理想的投资收益、投顾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痛点,因此向更具可持续性、以服务运营为中心的买方模式转型成为必然趋势。大唐财富同样认为卖方销售向买方模式转型是必然趋势。以卖方销售为主业务模式的内生痛点,决定了卖方销售只能是财富管理的中间态,迟早将被更加可持续的业务模式所替代。财富管理只有回归服务客户的本源,从“卖出模式”向“留住客户”的关键链路 转移,才能服务好客户,提升客户体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已经告别过去“野蛮生长”的阶段,正式进入规范转型的时代,如今监管底层逻辑确定,投资者“惯性”思维有待改变。曾经繁荣一时的“老三方”能否“涅槃新生”?这是摆在他们面前一个紧急而重要的问题。《今日财富》从当前“老三方”探索实践来看,“投顾模式”+“买方模式”将是构建自身“护城河”的关键。总体而言,通过提升自身投顾能力、建立客户精细化分层体系,以金融科技增强运营效率与投研能力。从站在客户对面,变成和客户站在一起,成为“老三方”必须转变定位的关键。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已经迈入净值化的时代,黄金十年的集结号已经吹响,谁将成为新时代的执牛耳者?我们拭目以待!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电话: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4-24 2022
  • 重磅|2022基金销售“江湖”大起底(中):互联网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发展现状

    重磅|2022基金销售“江湖”大起底(中):互联网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发展现状

    |文:刘祉妤|编:林旭锋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最近公布了全球开放式公募基金最新排位。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开放式公募基金总规模3.53万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四。截至目前,中国境内共有公募基金销售机构共420家,其中独立基金销售公司简称“三方”。目前拥有独立基金销售牌照的公司共有111家。以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为代表的传统渠道,以诺亚财富、恒天财富为代表的“老三方”,和以天天基金、蚂蚁基金为代表的“互联网三方”,形成基金销售江湖的三大派系,如果说银行券商是少林武当,那“老三方”就是明教,“新三方”就是逍遥派。中国基金销售格局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又将如何?为此,《今日财富》推出行业重磅专题:【2022基金销售“江湖”大起底】。本篇文章主要披露以互联网销售为主的三方代销平台的竞争格局以及发展态势。1“新三方”痛点:营销模式、外部竞争者以及监管趋严“新三方”也可被称为互联网三方,他们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流量,定位长尾客户的的互联网平台型机构。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前100家公募代销机构数据显示,去年第三方独立销售机构货币基金保有规模逐季上升,从2021年一季度占比26.8%增长至四季度的34.2%,股票+混合类基金代销规模由一季度的22.2%增长至26%。虽说第三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占比持续提升,但互联网三方机构的公募销售规模在所有三方机构中占据绝对优势,蚂蚁基金、天天基金、腾安基金三家公司保有规模均达1000亿元以上。截至2021年末,蚂蚁基金一家的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在前100代销机构中占8.1%,天天基金占4.2%,腾安基金占1.11%。对比银行、券商,互联网三方基金代销平台在生态流量、APP建设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同时,相较其他财富管理机构,互联网三方平台具有交易门槛低、交易操作更便捷等明显优势。这些优势让互联网三方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带了潜在的风险。近两年的结构化行情,让不少板块实现大幅上涨,公募基金也出现了不少爆款产品,伴随着产品的傲人业绩,不少“投资小白”也被吸引入场。然而从2021年开始,一些2020年受市场追捧的板块开始出现大幅回撤,让投资者不仅没挣到钱,反而深套其中。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三方存在以下痛点:首先,互联网三方投资者偏年轻化,理财知识薄弱,而不少互联网平台基金产品推荐窗口将近一年收益率靠前的产品进行了重点推荐,但一年业绩并不能很好地表现出产品的好坏,从而导致不少“小白投资者”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追涨杀跌”,导致其自身损失扩大。其次,不少互联网平台的财富管理业务盈利模式还是靠代销冲规模以获取佣金和手续费,而这种以销售为导向的盈利模式使得不少机构为获取更多的代销费用而多产品进行多方位的包装。在不少投资者年轻化且大多投资者专业能力欠缺的情况下,互联网三方机构如何做好风控、做好投教、甚至如何安抚用户的情绪是其亟需考虑的问题。因此,对于三方互联网平台而言,投教将是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且需要解决的难题。同时,“卖方思维”向“买方投顾”模式的转变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除了以上宣传手段导致“投资小白”被套的痛点外,互联网三方也面临着来自于外部的冲击。一方面,一些三方代销机构销量很小,若公募基金长期维护没有销量的三方,则会导致基金公司成本增加,因此对于一些销量堪忧的三方平台,基金公司选择暂停或解除合作。另一方面,券商、银行等专业机构入主开始销售基金产品,而三方互联网平台的专业能力不及前者,同时银行、券商具有线下端,因此在客户体验上也优于三方互联网平台。此外,来自监管的压力,也是目前中小型三方机构生存的难点之一。2020年8月28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办法》的出台,加快了三方行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对于一些达不到监管要求标准的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出清将是必然的。2财务状况:2021年蚂蚁、天天、陆金所营收均实现增长鉴于可公开查询的信息,《今日财富》杂志仅从三家互联网“三方”公司统计财报数据,从侧面透视行业的财务情况。具体来看,三家基金互联网代销平台中,2021年表现最好的为蚂蚁基金,据恒生电子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蚂蚁基金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21.24亿元,同比增长101.68%,实现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410.25%。营收利润均创新高,可见蚂蚁在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上具有绝对优势,其业绩增长离不开近两年权益市场的优异表现带动其保有规模的大幅增长。其次是天天基金,据东方财富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81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净利润2.82亿元。天天基金借助东方财富平台,以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借助公募基金的飞跃发展,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取得优异的表现。从日活跃客户上看,2021年天天基金网日活跃客户数已达351万人,环比年初增长33%;而天天基金APP活跃用户数达到505万人。相较于前两家互联网基金代销巨头,陆金所2021年表现略微逊色,2021年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入22.07亿元,同比增长25%。对于2022年的展望,陆金所在财报中表示,预计财富管理客户资产将增长2%-3%,至4413亿元至4457亿元的范围。通过上述互联网平台经营状况可以看出,互联网“三方”平台借助公募基金迅猛发展的“东风”,使其基金代销业务均实现了飞跃式增长。3公募基金销售现状:蚂蚁、天天成为三方基金销售市场的主力据民生证券研究院研究发现,目前有77.2%的投资者选择通过移动终端的方式购买基金。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端的销售渠道是基金销售行业的必争之地。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第三方基金销售市场呈现双巨头格局,在股票+混合保有规模前100名的公司中,第三方公司数量达17家,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1.7万亿,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2.8万亿,其中互联网三方占据股票+混合的保有规模95%的规模,96%的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值得一提的是,仅蚂蚁和天天就占据超七成的规模。可见,移动端已成为三方公募基金代销机构的主力。具体来看,蚂蚁基金2021年全年稳步增长,发展稳定,一直处于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的第二名,截至2021年末,蚂蚁基金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7278亿元,较一季度上涨27.26%;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1.3万亿,较一季度上涨45.9%。再看天天基金,2021年天天基金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在基数较高的基础上,仍保持着环比增长,四季度非货币公募基金占有率环比三季度增长16.5%,发展迅猛。从排名上也不难看出,天天基金从一季度的第五名已上涨至当前的第三名。腾讯旗下的腾安基金由于成立较晚,导致其较蚂蚁、天天而言,略逊一筹,但仍可以看出腾安基金发展迅猛,去年年末非货币市场保有规模达6739亿元,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913亿元,排名也从年初的18名增长至16名。根据民生证券研究院研究数据显示,腾安、蚂蚁因背靠微信、支付宝,使其在生态体量上拥有绝对优势,月活数在8.8亿及10.1亿人的量级,相比之下,背靠东方财富和同花顺的天天基金及爱基金月活数量仅为1589和3294万人。但东方财富与同花顺又具有支付宝与微信不具备的业务垂直性功能,也就是说东方财富和同花顺平台还为投资者提供了财经资讯、投资社区、金融数据等业务,这些优势使得天天基金仍能保持稳步增长。此外,盈米基金去年全年基金保有规模也稳步增长,据其向《今日财富》透露,目前盈米基金平台上注册用户数超过200万人,购买基金产品的用户超过30万人。盈米是获得基金投顾试点牌照的3家独立基金代销机构之一,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盈米基金投顾服务资产规模超200亿元。目前其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的排名已由去年年初的27名增长至25名。度小满金融旗下的百盈基金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的排名实现大幅增长,由年初的97名增长至现在68名,市占率也由一季度的0.04%增长至现在的0.1%。陆金所旗下的陆基金21年年末的排名出现小幅下降,由最初的41名下退到现在的46名,同时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也出现了小幅下滑,由三季度的213亿元下滑至现在的205亿元。除了以上主要服务个人投资者的三方互联网平台外,两家专注于机构投资者的平台保有规模也实现了稳步提升。基煜基金通过其自主研发的“基构通”平台已拥有超千家用户,目前股票+混合类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已达580亿元,非货币市场保有规模达1869亿元,排名也有去年年初的32名上升至当前的21名。基煜基金向《今日财富》表示,“基构通”帮助机构投资者在基金交易运营、风险管控及投资研究等方面实现一体化高效运作,将机构投资者维持了20多年的低效交易模式,转变为线上、电子化、平台化的交易模式,首次让金融机构拥有10分钟内处理上百笔基金交易的能力。“基构通”平台填补了基金交易B2B金融服务市场的空白。汇成基金保有规模也稳步提升,目前排名已由52位上升至24位。2021年非货币市场保有规模实现近五倍的增长,达到1515亿元。4投教已成为互联网三方的首要目标随着个人投资者不断进入理财市场,投教变得越发重要。对于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而言,基金代销已不再是简单的卖产品,而是需要一整套的包括投教、陪伴在内的用户服务。此前,因为投教的欠缺,不少投资者追涨杀跌、频繁操作,导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出现,现如今三方互联网平台唯有做好投教,才能真正增加其用户粘性,实现存量客户的增长。2020年,蚂蚁获得了国家投资者教育基地牌照,并在支付宝上线“蚂蚁投教基地”,截至目前内容覆盖用户超过3亿人次。此外,目前全国已有70%的基金公司入驻支付宝财富号,进行线上基金发售、用户运营的同时,也不断进行投教直播,目前支付宝理财频道里累计已开展了1800多场投教直播。投教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三方互联网代销机构需要将投教贯穿基民投资的全周期,才是行业从“销售型”转变为“服务型”的起点。投教服务做好,不仅是对投资者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平台和基金公司的一种保护。一旦做好,“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现象将随之减少,整个市场的有效性也将随之增强。5“买方投顾”已成为共识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共有近1.5万只公募基金产品,如何在众多基金中选出适合自己的基金,以及确定买入和卖出时机,是目前困扰基民的两大痛点。而在2019年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推出以后,该痛点得到改善,专业的人为投资者提供投钱匹配、投中账户管理和投后服务。投顾服务的推出不仅帮助基民解决投资难题,还将打破原有以销售为主的购基模式。对此,盈米基金表示,财富管理由“卖方模式”向“买方模式”转型是必然。基金投顾站在买方视角,通过基金组合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投资者解决选择产品和投资时间的难题,并通过全程陪伴,帮助投资者平滑收益率波动。更重要的是,基金投顾业务重构了行业的商业模式。与传统基金的销售模式不同,基金投顾直接面向客户的收费模式将客户的利益与自身利益捆绑在一起,改变了代销机构因追求中间业务收入而忽视客户收益和体验的底层逻辑,实现了投顾与客户、基金公司三者利益的一致。雪球基金相关负责人向《今日财富》表示:卖方立场是不管用户有什么需求,销售人员已经有一个固定答案在等待着,那就是他今天想卖的那只基金。而买方立场就是没有预设立场,先了解用户需求,再完全从用户需求出发推荐金融产品。想要做好买方立场的服务,在投前需要做好两件事。首先是产品和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这是核心工作,投后能不能拿得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投前做得好不好,只有买了适合的产品才能拿得久。同时,在投前要将产品的投资逻辑讲明白,了解了逻辑,才能避免基于过往收益率进行博彩式的投资,遭遇回撤用户才不会轻易地非理性赎回,拉长持有时长,提升获益的概率。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电话: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4-24 2022
  • 产品名称重磅|2022基金销售“江湖”大起底(下):银行券商基金代销业务的现状与挑战

    产品名称重磅|2022基金销售“江湖”大起底(下):银行券商基金代销业务的现状与挑战

    |文:刘祉妤|编:林旭锋银行、券商、独立第三方机构在基金代销市场中呈“三足鼎立”局势,据基金业协会四季度数据显示,银行公募基金代销保有规模稳居“C位”,在权益类基金、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中均超五成,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占比达59%,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占比达53%。券商在代销机构的绝对数量上占据半壁江山,达46家,但从保有规模上却大不如银行和第三代销机构。券商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9362亿元,占比15%,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10157亿元,占比12%。(数据来源:基金业协会,《今日财富》制图)而从市场占有率变化趋势来看,银行、券商市占率逐渐下滑,而第三方代销机构占有率却显著提升。银行券商这样的老牌玩家能否保住他们在基金代销市场上领先优势?本篇文章将围绕银行券商这类传统机构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1招商银行凭其零售优势稳坐“C位”银行可以说是基金代销业务的“老大哥”,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基金代销机构百强名单中,前十名中便有八家是银行,除国有五大行外,其他三家分别是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及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凭借其传统的零售优势,在基金销售机构中稳坐“C位”,从保有规模绝对值上看,股票+混合公募基金四季度保有规模较一季度增长16.8%,达7910亿元;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22.9%,达8701亿元。招商银行之所以能稳居第一,离不开它的零售优势,据公司财报数据显示,招商银行零售客户达1.73亿,资产管理规模(AUM)达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从客户结构上看,2021年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达12.2万,对应AUM为3.4万亿,较2020年同比增长22%;金葵花客户达367万,对应AUM8.83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20%。由此可见,私行业务增速高于金葵花和普通零售客户,招商银行的“大客群”+“大平台”+“大生态”战略对高净值客户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从各家银行的财报数据也能看到,基金代销业务也带动了各家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的上升。招商银行代销基金收入123.15亿元,同比增长36.20%,占其财富管理收入的34.36%;平安银行代理基金业务占其财富管理手续费近一半的收入达40.37亿元,同比增长82.7%;兴业银行基金代销收入20.29亿元,同比增长104%。招商银行在财报中表示这部分增长主要来源于公司在公募基金业务上的长期布局和多种配置举措,使得业务优势进一步扩大,在交易及保有环节的收入均实现增长,且得益于存量规模的稳步增加,保有收入贡献占比逐步提升。从人均理财规模来看,招商银行整体零售客户户均资产6.22万,而竞争对手互联网渠道的户均资产在1万以下。这意味着,与以长尾投资者为中间力量的互联网三方机构不同,银行拥有大量的中高净值客户,两方形成了错位竞争格局。但从市占率上看,招商银行去年四季度市占率较一季度出现小幅下滑,股票+固收保有规模由12.31%下滑至12.24%;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由10.81%下滑至10.45%。与其它几家头部基金代销银行相比,交通银行市场规模表现平稳,股票+混合公募基金规模虽在二三季度发生波动,但年末又回归年初水平;而工商银行权益类产品份额下滑最为严重,下滑0.87个百分点,并被天天基金赶超。农业银行非货币市场份额下滑最为严重,下滑1.06%,同时从绝对值上看,农业银行的保有规模也出现了下滑,由全年年初的2468亿元下滑至年末的2253亿元。而反观第三方互联网机构,保有规模却在稳步上升,增长十分迅猛。其实,不难看出,三方互联网平台之所以能够发展迅猛离不开其低申购费率。以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为例,据各大APP数据显示,招商银行申购100万以下产品的费率为1.5%,100-500万产品费率1.2%;而蚂蚁基金申购100万以下产品费率仅0.15%,100-500万产品费率仅0.12%。也就是说,若申购100万产品,三方互联网平台可省13500元;申购500万产品,可省54000元。《今日财富》也发现,目前银行APP上也对部分产品推出了“一折”优惠甚至“0费率申购”的优惠活动,可见,银行也想通过“价格战”的方式吸引一些对手续费敏感的客户。但价格并不是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想要增加客户的粘性重点还要看是否能为客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是否能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为客户真正实现财富增值、保值的目标。2券商需借助其投研优势突出重围券商作为入围四季度基金代销业务百强榜单中绝对数量最多的代销机构,却呈现出“多而不强”的情况。去年四季度入围46家券商,但券商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仅15%,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仅12%。且前十名中并不见其身影。券商中表现最佳的中信证券,虽说在所有基金代销机构中排名第14,但其保有规模却呈现环比下滑的情况。此外,据国盛证券研报显示,在2015年以前券商传统经纪业务基本占到行业收入的40%以上,但14年起行业净佣金率持续下行,17年起经纪业务被自营业务取代,该部分收入占比下降至20%-30%之间。因此,对于券商来说,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迫在眉睫,代销收入有望成为经纪业务收入的转型点。而就目前而言,券商代销业务面临巨大的挑战。银行在高净值客户上具备明显优势;三方机构在客户基数、销售便捷性、数字化运营和服务商具备领先优势。那么券商如何突出重围?国盛证券研报中表示:相较于第三方机构,券商在客户质量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方面更强,相较于银行其在投研等方面优势更为明显,因此券商需要树立自身相对优势,提升客户体验。天风证券非银金融研究表示:专业的投顾人员及体系+优势的投研能力,是券商财富管理的核心优势。随着财富管理浪潮的逐步推进,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的现象出现,投资者受限于信息水平和投资者能力匮乏,大量投顾服务需求涌现,具有强顾问能力的券商将受益。在广发证券看来,各类财富管理机构资源禀赋不同,与银行相比,券商拥有较强的投研实力,在净值化时代大有可为;与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第三方相比,虽然在长尾客户上不具备优势,但券商专业的投顾服务能力无可比拟。相比较其他财富管理机构,券商的财富管理业务在市场投资能力、研究能力以及资产获取能力都具有先发优势。招商证券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助理蒋明哲曾表示,基金代销已经是业界财富管理转型的共识,但从客户的角度看,券商现阶段仍不是客户基金投资的主流渠道。展望未来,若能持续深化研究专业与财富顾问的服务能力,不断技术革新、扩宽服务半径,券商在基金代销方面可保持快速增长,但最后谁可以争食到市场大饼就看谁可以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获得客户认可。3做好“投”+“顾”的机构更易占领市场2019年10月24日,证监会下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宣告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正式推出。截至目前,基金投顾业务已试点了两年多的时间。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行业共有60家机构获得了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包括29家券商、25家公募基金、3家基金销售公司,以及3家银行。所谓基金投顾业务的核心在于“全权受托,代客理财”,也就是说机构在得到客户授权后,全权代理客户选择基金产品,选择买卖时机,决定申购赎回数量。那么这些试点机构目前投顾业务开展情况如何呢?分机构来看,三家获得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的银行目前投顾业务属于停滞状态。有观点指出:银行上述动作与近期基金投顾监管政策频出密不可分,暂缓智能投顾业务正是银行向监管要求靠拢的重要举措。而试点单位覆盖面最广的券商基金投顾业务获得了不错的展业成果,其中,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国联证券、东方证券等基金投顾客户签约资产规模突破百亿,中信证券突破70亿元,招商证券接近24亿元。而作为具有流量优势的第三方独立机构发展也十分迅猛,其中盈米基金旗下投顾品牌且慢成果首家基金投顾服务资产超100亿元的试点机构,蚂蚁基金与Vanguard公司合作推出的“帮你投”用户超过100万人。在发展投顾业务的过程中,银行、券商、三方各具优势,兴业证券在其研报中表示未来基金投顾的生态环境是高度竞合的,不同持牌机构的产品会在不同的渠道中相互渗透。同时,其表示投顾业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基金投顾的产品定位,需要有别于FOF和全市场主动基金的产品标签。此外,投顾业务需要改变其产品形态及以预期持有期限和对应预期收益率/历史收益率为主的营销手段。基金投顾除了需要考虑产品设计及怎么“投”外,如何“顾”是如何增加客户粘性及吸引客户的关键。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认为:在基金投顾业务的开展中,投前充分了解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用途、真实需求,匹配相应的投顾组合,为持有人量身定做专业投资建议。在投中和投后阶段,投入大量精力与持有人深度沟通和持续陪伴,包括定期市场及策略解读、投顾组合报告、基金经理互动,以及不定期的调仓解读、市场异动点评等多种形式。兴业证券认为基金投顾核心竞争壁垒在于顾的环节,需要建立有温度、高频率、易触达的投后服务,投后跟踪的内容要紧贴市场热点问题,相对保持较高频率地分发到客户,让客户感受时刻关怀,同时具备线下网点的券商可以以理财顾问作为信息分发渠道,不具备线下渠道的基金公司或者基金子公司可以探索直播、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线下现场活动等多维度的阵地为客户提供陪伴和教育。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营造出一个有温度的IP,作为陪伴客户们的朋友,会实现一个相对更好的效果。随着基金投顾业务的普及,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将得到解决。国盛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基金投顾之所以能解决目前基民的痛点主要有四点原因:一是因为基金投顾的专业度相对较高,且资源更为丰富;二是利益分配机制上得到了统一,也就是说基金投顾的费用主要参考客户资产净值或保有量收取,或收取固定金额,投资者收益越高、资产净值即越高,投顾机构的收益也越高,使得投顾及客户的利益趋同;三是基金投顾能够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制;四是基金投顾实现更加全面的投资服务。与欧美成熟的基金投顾市场相比,目前我国公募业还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进步空间。在目前渠道多元化的格局下,哪类机构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突出重围?我们拭目以待!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电话: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4-26 2022
  • 基金“赚钱榜”出炉,你买到了吗?

    基金“赚钱榜”出炉,你买到了吗?

    |文:刘祉妤|编:林旭锋2022年开年后A股市场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影响,导致市场表现不佳。近日,公募基金公司一季报披露完成。从规模上看,一季度基金市场规模较上季度出现小幅缩减,总规模近25.08亿元,环比下降1.48%。《今日财富》通过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发现,今年一季度仅13家基金公司累计本期利润为正;剔除货币性基金后,全市场仅11家基金公司累计本期利润为正;若只看权益类基金产品,仅财通基金一家公司本期利润为正。一季度哪些公募基金为投资者赚钱了?本文将一探究竟。1一季度仅13家基金公司赚钱能力为正本期利润为本期已实现收益加上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浮盈)收益,其中本期已实现收益指的是本期利息收入、投资收益、不包含公允价值变动的其他收入扣除相关费用后的余额。本期利润是反映基金业绩最直观的数据,可以直观的表现出基民整体的收益情况。但由于基金的盈利情况还与投资者买卖的时机有关,所以该指标并不能与全体基民的感受相同。本期利润还与基金公司旗下产品规模、单位净值有关,规模越大,单位净值涨幅越高,基金公司为持有人赚取的收益便会越高,同理,若遇到行情不佳时,整体基民的整体的亏损可能也会扩大。若将所有基金都统计在内,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本期利润共亏损1.30万亿。具体来看,仅13家基金公司的本期利润为正,分别为:财通基金、中加基金、鑫元基金、蜂巢基金、英大基金、中航基金、东兴基金、上银基金、东海基金、华融基金、百嘉基金、兴华基金、新沃基金。 从规模上看,截至一季度末,中小规模基金公司为一季度盈利主力。财通基金向《今日财富》表示:亮眼业绩的背后,是财通基金始终把稳定持续地为投资者创造良好业绩作为发展立身之本。通过不断夯实自身实力,财通基金构建了风格多元互补的基金经理团队,拥有垂直一体化的投研体系、严格的决策流程,强调投研致胜、淡化赛道思维,从深入研究海内外经济基本面入手,前瞻性布局优势行业,深挖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优质个股,把握周期转换过程中的确定性机会。“中加投研团队始终恪守‘价值投资、勤勉尽责’的投资理念,以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为最大己任,致力于为持有人争取更优的风险收益比。今年一季度,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国内股市深幅调整,债市也是震荡不断,投资难度增大。在此环境下,我们始终坚守长期价值投资,严格控制风险和回撤,致力于为投资者带去稳健、高性价比的投资体验,故旗下产品整体表现可圈可点,这也是一季报公司产品总利润比较靠前的原因所在。”中加基金向《今日财富》表示。鑫元基金向《今日财富》表示:今年一季度,鑫元基金在固定收益投资及权益投资方面,通过捕捉市场机会、精选个券、严控回撤,为投资者带来了稳健的投资收益和良好的投资体验。将排名前三的基金公司按投资类型进行划分后发现,中加基金中长期纯债券型基金产品利润为5.64亿元,是其一季度全产品中利润最高的投资类型。中加基金表示:在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产品的投资上其保持仓位和久期的灵活性,一方面,享有一定的票息收益。操作上,在严格甄别信用风险的前提下,买入久期适当票息相对较高的中高等级信用债。另一方面,积极把握交易性机会。如择机加大了高流动性利率债波动的操作,博弈利率下行带来的资本利得。另外,在资金面稳定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杠杆水平,获得稳定的套息收益。鑫元基金的情况也一样,其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产品也是其全产品中利润最高的一类投资,达2.89亿元。鑫元基金表示:一季度,债券市场经历快速上涨后重新进入调整,整体走势先扬后抑。以春节为节点,节前市场博弈MLF、OMO降息预期及可能更多的货币宽松政策推动债市各期限品种收益创新低。节后随着稳增长政策不断出台、社融数据大超预期,海外紧缩预期进一步抬升一直国内宽货币预期,债券市场收益逐步震荡上行,后续市场对于各类政策预期的博弈加剧,主线缺乏,市场陷入持续震荡走势,投资难度进一步增大。尽管如此,在一季度市场阶段性主线切换频繁的背景下,鑫元基金固收团队密切跟踪市场情绪,勤于捕捉市场机会,从而取得了优秀业绩。其中,利率型组合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组合久期,并根据曲线形态及时调整、不断优化组合的结构;信用类组合根据宏观政策自上而下挑选信用品种的行业、区域分布,在严守信用风险底线的基础上,把握确定的票息收益。2货币基金成一季度赚钱主力从全产品维度看,一季度为客户赚钱能力排名第一的产品为天弘余额宝货币,一季度共为持有人赚钱37.55亿元。不难发现,一季度的赚钱榜Top20中货币市场基金占比高达90%。为持有人赚钱榜Top20中,被动指数型基金产品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一季度为客户赚钱15.05亿元,在全产品中排名第二。该产品在其一季报中表示,今年以来受全球性通胀压力的持续攀升、美国加息预期的不断升温、“俄乌”地缘冲突等事件的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出现急剧下降,资金对避险资产的配置需求上升。今年以来,在不确定因素较多的环境下,高股息板块表现较为亮眼,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另一只入围TOP20的非货币产品为华宝基金管理的QDII产品华宝标普石油天然气上游股票(LOF),该产品一季度为持有人赚8.07亿元。从该产品一季报中可以看到该产品一季度表现出色主要因为一季度全球油价大幅上涨,一季度油价大幅波动主要来自于供给端弹性需求不足以及全球地缘政策的影响。3被动型、商品型基金成为一季度赚钱主力军若剔除货币基金,一季度基金公司共亏损1.35万亿。基金公司为客户盈利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非货币基金一季度为客户赚钱能力为正的基金公司降为11家,其中英大基金和上银基金掉出榜单。财通基金、蜂巢基金、中加基金为基民盈利超2亿元,分别为2.43亿、2.28亿、2.08亿。位列其后的鑫元基金,为客户盈利超1亿。对非货币性基金为客户赚钱能力进行排名发现,一季度被动指数型基金(8只)、商品型(5只)表现较佳。具体来看,被动指数型基金中有一半为与煤炭相关的基金。国泰中证煤炭ETF在一季报中表示,按申万行业划分,一季度煤炭和房地产行业涨幅居前,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不足导致的能源价格提升和房地产政策边际预期改善。招商中证煤炭等权指数A表示煤炭企业经营绩效改善明显,动力煤和炼焦煤企业现金流优异,传统能源在碳中和背景下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有优质煤矿的企业在此背景下价值的发现和重估将继续为板块提供较好的基本面。富国中证煤炭指数A在季报中称春节假期结束后,随着各地基建落地加速,稳增长力度加大,稳增长板块如建筑、银行等板块节后继续反弹,另外受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煤炭、有色等上游周期板块也迎来上涨行情。商品型基金产品中为客户赚钱能力靠前的产品均为黄金主题产品。华安易富黄金ETF在季报中表示一季度,地缘政治风险发酵,全球通胀上行,美联储议息会议符合预期,黄金震荡上行,COMEX黄金上涨5.83%。本季度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突变,市场避险情绪快速提升,有力支撑了黄金的配置价值。展望二季度,高通胀、经济复苏趋缓、货币政策收紧落地及地缘政治风险有望成为下阶段驱动黄金行情的核心因素。而博时黄金ETF则表示俄乌军事冲突以及对俄罗斯经济制裁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无疑是本季度当之无愧的主线逻辑。对于二季度,其表示随着俄乌战争进入白热化,避险资产似乎出现麻木的状态,而是更聚焦于最终军事结果以及和谈条件是否被接受,因此避险层面对黄金的驱动力或难以成为后续主要的影响力量。同时美国近期的行动本身也让美元资产的投资者看到了被制裁的风险,这对现有美元货币体系的实物覆盖性和稳定性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是黄金资产战略性机遇的根本所在。等到美联储的缩表政策落地并被市场充分消化之后,博弈重心来到对美国经济进入下行衰退期的定价,黄金将迎来一波更坚实的上涨过程,预期这一转折窗口将在二季度后半段的某一时点出现。除上述被动指数型、商品型基金产品在一季度非货币基金中表现优异外,《今日财富》发现,中庚基金旗下的偏股型基金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产品也入围了非货币型基金赚钱榜TOP20。该产品在其一季报中表示,其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理念,通过精选基本面风险降低、盈利增长积极、估值便宜的个股,以此构建高性价比的投资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其还在季报中表示,其将继续关注的投资放下有以下四个方面:①港股中资源能源为代表的价值股、部分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成长股;②大盘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等;③能源、资源类公司;④中小盘价值股和成长股。财通基金旗下的灵活配置型产品财通价值动量混合一季度为基民共赚2.62亿元,截至一季度末,其股票占比达77.92%。其在一季报中表示:2022年一季度,该产品基本延续了2021年四季度的行业配置思路,受疫情和成本的影响,其减持了食品板块。同时,其认为疫情不会改变养殖板块震荡筑底的趋势,随着行业去产能进入后期,养殖行业价格拐点越发临近。此外,其对服务业各个板块也相对看好,做了积极布局和增配。 4被动权益类产品一季度表现优于主动权益类产品若只看权益型基金产品,《今日财富》将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增强指数型股票基金、封闭式基金、股债平衡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归为权益类产品,其中混合类产品一季度股票占比≥60%。通过同花顺iFind数据发现,今年一季度仅财通基金一家公司权益类产品利润为正,达0.99亿元;若只看主动管理类权益基金(剔除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增强指数型股票基金),利润为1.27亿元,权益类产品表现优异主要是因为其旗下的灵活配置类产品表现优异,该投资类型一季度共实现收益3.78亿元。从产品维度来看,一季度被动指数型产品表现优于主动管理型产品。被动管理类产品入围11只,具体来看,被动指数类产品中,红利、煤炭、银行、房地产类产品表现较佳。此外,入围的九只主动型产品中有三只来自于财通基金,包括两只灵活配置型基金:财通价值动量混合和财通成长优选混合,一只封闭式基金财通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混合。“经历三年权益市场牛市,货币政策两年宽松,客观来说,2022年的权益市场实现收益的难度增加。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仍然要在2022年力争为持有人获取较好的收益。我们也意识到,随着国内外利率上行的趋势增加,大部分行业的估值有下调风险。虽然我们对整体市场难言乐观,但我们对我们所重仓的板块有较大的信心。我们会从业绩趋势和估值趋势两方面出发,在以上提到的几个行业方向上做好选股。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产业研究为基础,追求投资的可复制性、可跟踪性和前瞻性,在符合产业趋势的正确赛道上,投资较为优秀的公司,并保持密切跟踪,根据公司基本面的动态变化来做持仓的调整,在优质公司上做好大的波段,力争为投资者获取持续的超额回报。”上述财通基金三只产品的基金经理金梓才曾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若只考虑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按基金公司本期利润排序,财通基金旗下的五只产品入围了一季度为基民赚钱TOP20榜单,五只产品一季度共为基民赚5.83亿元,其中财通价值动量混合、财通成长优选混合、财通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混合及财通科技创新混合A均由基金经理金梓才管理。其次是中庚基金,旗下两只产品共为投资者赚4.91亿元,且两只产品均为基金经理丘栋荣管理。从收益率角度来看,今年以来万家基金表现出色,截至2022年5月8日,其旗下便有4只产品入围股票型基金年收益率TOP20榜单。从赚钱能力上看,万家精选混合A、万家新利以及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三只产品的赚钱能力分别为1.64亿元、0.52亿元和0.42亿元,三只产品均有基金经理黄海管理。
    05-11 2022
  • 149家公募基金仅1家为权益类基民“赚钱”,这家公司做了什么?

    149家公募基金仅1家为权益类基民“赚钱”,这家公司做了什么?

    |文:刘祉妤|编:林旭锋2022年开年后A股市场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影响,导致市场表现不佳。《今日财富》通过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发现,今年一季度仅13家基金公司累计本期利润为正;剔除货币性基金后,全市场仅11家基金公司累计本期利润为正;若只看权益类基金产品,仅财通基金一家公司本期利润为正。由此可见,一季度公募基金业绩整体表现不佳,赚钱效应差。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财通基金旗下部分基金产品却做到了逆势上涨,本文将重点探讨财通基金一季度权益类产品的整体表现及其对后续市场的看法。1配置了畜牧业板块权益类产品一季度表现优异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财通基金旗下共66只产品,具体来看,财通旗下产品以权益类产品(被动指数股票型、封闭式、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增强指数股票型,其中灵活配置型股票占比≥60%的产品归为权益类产品)为主,占比达57.6%。其中偏股混合型产品共20只,占比达30%;灵活配置型股票10只,占比达10%。(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今日财富》制图)从一季度为基民赚钱能力来看,公司赚钱主力来自于灵活配置型基金,一季度共为投资者赚3.78亿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旗下的10只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占比均超75%,其中基金经理沈犁管理的财通多策略升级混合(LOF)股票占比高达94%。因此,《今日财富》将十只灵活配置型产品均定义为权益类产品。从利润角度来看,灵活配置型产品中有70%一季度为基民赚钱。基金经理金梓才管理的三只产品共为基民赚4.21亿元,其次是基金经理沈犁管理的四只产品,共赚0.25亿元。具体看七只灵活配置型产品一季度的行业配置,《今日财富》发现,一季度表现不错的七只产品都重仓了畜牧业。以利润最高的财通价值动量混合为例,2022年一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七只畜牧业标的,同时财通价值动量混合位列巨星农牧、唐人神、天邦股份及天康生物一季报的前十大股东。基金经理金梓才在一季报中表示:2022年一季度,该产品基本延续了2021年四季度的行业配置思路,受疫情和成本的影响,其减持了食品板块。同时,其认为疫情不会改变养殖板块震荡筑底的趋势,随着行业去产能进入后期,养殖行业价格拐点越发临近。此外,其对服务业各个板块也相对看好,做了积极布局和增配。基金经理沈犁在一季报中表示:一季度加大了猪周期相关股票的持仓。猪周期触底明确,春节后猪价超预期的低迷,以及饲料成本大幅上涨,预计将加快产能去化。随着全行业亏损时间推进,下半年猪价上涨的预期在上升。另外,近期疫情加重对需求端打击较大,如果下半年消费环境趋稳,需求回升也可能是猪周期超预期的因素之一。上市公司在资金实力和生产能力上明显领先同行,未来发展空间和增速都较快,竞争力在本轮周期中加强,具备快速增长和景气度提升的双重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四季度财通基金旗下部分产品便已经开始进行大幅调仓农林牧渔板块。今年初,基金经理金梓才在路演中表示:农业下游子领域与CPI相关性均较大。其中,猪肉作为CPI第一大权重,其结构性上行的背景下可能导致其他肉类价格的趋势性上行。“农业当前在底部徘徊,距离底部或许已经不远,他认为,其结构性上行的机会或大概率将于2022年二季度开始逐渐显现。养殖板块供给的出清或已走到了中期,半年后可能会达到临界点,但股价拐点或将超前于供需拐点出现。”金梓才称。2重仓医药、食品饮料板块的产品一季度出现回撤虽说灵活配置型产品一季度表现优异,但偏股混合型产品一季度却出现了一定的回撤。具体来看,一季度回撤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行业大多为医药和食品饮料,按中信行业划分,一季度食品饮料行业跌幅达19.77%,医药生物行业跌幅达11.70%。此外,还有部分重仓电力设备的基金也表现不佳,该板块一季度跌幅达10.90%。对于一季度的表现,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表示一季度市场下跌主要来自于内外部的挑战及市场情绪低迷。基金经理夏钦表示当前时点,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无论疫情还是外围,都与18年和20年不可同日而语,对于欧美的制裁手段,我们有了相应的对策;而疫情虽然传播性强,但是毒性也大幅下降,并且由于疫苗、特效药等手段,因此未来一定是光明的。基金经理钟俊表示:后续看好医药CXO为代表的绩优板块的表现以及受益海风招标持续放量的相关板块投资机会;判断以CPI为代表的下游消费端将是投资主赛道,将重点关注生猪板块;随着疫情管控边际改善,部分受益疫情管控放松的酒店、航空、旅游等板块投资机会凸显。基金经理朱海东表示对于近期的急跌,其认为更多是来源于情绪影响。目前市场整体估值不比上个情绪低点高。虽然未必立刻反转,但是下行空间确实也不大了。基金经理曹玉龙表示受内部和外部因素使财通内需增长12个月定开混合产品的持仓亦遭受了较为明显的压力。一季度,该产品配置了农林牧渔、银行以及疫情修复板块,同时,减持了部分已到期解禁的定增持仓。预计二季度市场短期内难有明显表现,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考虑到目前美联储加息、国内疫情以及经济增长压力等背景,二季度重点关注农林牧渔、疫情修复以及稳增长三条主线。对于定增持仓,二季度将有较大比重的标的陆续解禁,届时将综合标的及市场情况,或变现或继续持有部分解禁标的。3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在2022年4月,A股市场出现大幅下挫,沪深指数一度跌破2900点,最后在月末返回2900点上方。市场低迷程度让投资者们一度回想到14年前“守住3000点”的新闻。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季度表现较好的产品也出现了调整,收益由正转负。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按中信证券二级行业划分,畜牧业4月份出现了大幅调整,跌幅达12.80%,而该行业在一季度涨幅达1.08%。受此影响,财通基金旗下不少重仓猪肉概念股的基金出现一定调整。“近期养殖板块有所调整,显示市场信心不足,投资者普遍担心猪价上涨会打断产能淘汰的进程,影响后续猪价上涨的幅度。但我们认为,行业累计减产时间已足10个月,且减产幅度大,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新一轮“猪周期”的价格上涨。近期淡季价格回升,我们认为是本轮“猪周期”的开启的一个标志,建议关注后续’猪周期’相关投资机会。”财通基金向《今日财富》表示。对于后市,财通基金认为,目前大部分公司市盈率相对较低,当前股价尚未充分反映猪价上涨的预期。从上游动保产品销售情况数据以及产业链反馈显示,目前产业对猪价预期较为悲观,但我们有希望看到猪价震荡上行和产业链去产能两者并行一段时间,或能继续给后续猪价上涨助力。总结来看,本轮“猪周期”和前几次不同之处在于,本轮的板块行情或会更为明显,因为大部分公司在非瘟疫情中获得了足够的扩张土地,在本轮周期上行中释放的产能空间更大,有望提升板块成长性。对于A股市场接下来的表现,金梓才表示:整体来看,当前市场估值的调整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从股债间的比价关系来看,当前A股隐含收益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值也下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高,显示权益资产的投资价值凸显。对今年的A股市场,消费等板块有望触底回升,也看好A股市场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长线投资机会。风险提示:以上信息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不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投资决策。基金投资需谨慎。
    05-12 2022
  • 新基发行市场现回暖信号,新型现金管理工具成市场宠儿

    新基发行市场现回暖信号,新型现金管理工具成市场宠儿

    |文:刘祉妤|编:林旭锋今年以来,市场经历了大幅调整,使得新基发行规模较去年出现同比大幅下滑。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今年市场累计新发579只基金,较去年同期的638只同比下滑13.9%;发行份额4108.77亿份,相比去年同期的1.29万亿份,降幅超三分之二。而根据五月最新数据来看,当前基金发行市场似乎也迎来了升温的信号。截至5月23日,按认购截止日计算,提前结束募集期产品占比达60%,而上月该数据为47%,实现环比上升,同时延长募集期产品占比也实现了环比下滑。1延募产品环比下降,提前揭募产品占比有所攀升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计算,截至5月23日,5月共发行基金66只,发行份额535.33亿份,平均发行份额9.07亿份,环比增长2.14%。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9只,发行规模38.99亿份,平均发行份额4.33亿份,环比增长24.78%;混合型基金发行20只,发行份额342.47亿份,平均发行份额17.12亿份,环比增长159.4%;债券型基金发行24只,发行份额133.51亿份,平均发行份额6.68亿份,环比下降54.89%。此外,从延募和提前结募的角度来看,五月市场回暖迹象也较为明显。按认购截至日统计,5月提前结募产品占5月认购结束产品的60%,较前几月有所攀升,该数据在前四个月分别为41%,33%,52%和47%。延募产品的占比也有所下滑,5月延募产品占比为23%,而前几月该数据分别为22%,35%,45%及4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前几个月经历了大幅调整后,5月新基发行市场有所回暖。但从主动权益类产品的角度来看,截至5月23日,主动权益类产品发行12只,份额21.44亿份,平均发行份额1.79亿份,较上月的3.48亿份环比下滑48.56%。由此可见,当前投资者仍存在避险情绪。中欧基金表示:当前,市场对于经济刺激政策的预期不断升温,其中除了对于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外,对于新能源车等消费领域、风光电场和数字基建等新基建领域和体量较大的房地产领域的刺激预期尤甚。但即使不考虑疫情导致封控反复的可能性,常规性的核酸检查或也将对于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刺激政策落地的效果仍待时间检验,这意味着短期市场直接进入反转趋势的可能性偏低。市场信心的恢复往往领先基本面的拐点,预计短期市场或仍将以震荡为主,各行业中具有更强护城河的头部公司往往更容易在经济下行的末期受市场青睐。2新型现金管理工具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行火爆具体看5月新基发行市场,债券型基金是5月的绝对发行主力,偏债混合型基金共发行9只,发行规模达324.29亿元;短期纯债券型基金发行12只,规模达95.38亿元。偏债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居前的产品均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比如5月18日成立的平安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发行规模达100.02亿元;5月10日成立的华夏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发行规模达99.82亿元。均为今年以来为数不多新基有效认购金额近百亿的基金产品。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是跟踪于中证同业存单AAA的被动指数基金,投资同业存单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同业存单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是一种货币市场工具,具备期限短、流动性好、风险较低的特征。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样本券由在银行间市场上市的主体评级为AAA、发行期限1年及以下、上市时间7天及以上的同业存单组成。指数采用市值加权计算,以反映信用评级为AAA的同业存单的整体表现。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近一年收益率达2.94%,同期中证货币基金指数近一年收益率为2.18%,该指数收益率与后者相比高出近80BP。据光大证券研究所研究表明:相较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使用市值法进行估值,相对于以摊余成本法为主的货币基金而言净值波动程度较大;第二,大部分资产配置于同业存单,因此风险收益水平介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第三,相比短债基金和部分货币基金,在基金费率上具备一定优势。基煜基金表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发展解决了单只同业存单流动性较差、存续期较短的痛点,使其在具备一定收益水平、低信用风险的基础上,还获得较高流动性。近期,央行和银保监会推动各大银行下调大额存款利率,从而带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下降,让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吸引力更加凸显。不过,同业存单基金作为净值化固收产品,在短端利率上升阶段,净值波动也往往高于货基和部分短期理财产品。
    05-25 2022
  • 多重政策刺激,汽车消费市场有望得到提振

    多重政策刺激,汽车消费市场有望得到提振

    |文:刘祉妤|编:林旭锋5月25日,乘联会预测5月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32万辆,同比下滑19%。而就在上个月,狭义乘用车数据受疫情影响便已开始出现下滑,4月销量104.4万辆,同比下滑35.4%。产量方面,4月国内整车生产比前一年低出约100万辆,汽车产销接近腰斩,创下10年来新低。终于,在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给当前低迷的汽车消费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覆盖车型、单车减征幅度、持续时间等细则仍未公布。据业内人士指出,如果600亿元惠及燃油车消费,无论时间跨度是多久,都将对汽车消费恢复起到较大的助推作用。1历史上两轮购置税减免政策均助推汽车销售市场回暖历史上共经历过两轮购置税减免政策,第一次发生于2009年到2010年间,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20日起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2009年底决定于2010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彼时,还辅以汽车下乡刺激政策。兴业证券研究所统计显示,2009年政策出台前,受经济危机影响,乘用车月销处于历史地位,但政策刺激后,行业销量同比迅速转正并持续高增长,2009年下半年月销同比均在50%以上。第二次发生在2016年到2017年间,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决定,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2016 年底财政部发文,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据兴业证券研究所研究显示,政策出台后,乘用车批发从2015三季度最差单月负增长,到2016年全年增长15.3%;2017年增长1.4%。2600亿预计拉动5%左右的汽车需求市场根据兴业证券研究所表示,此次阶段性减征购置税预估对2022年下半年乘用车销量增速有明显拉伸作用,预计2022年下半年1.6L以下燃油车全免购置税或2022年下半年及2023年上半年排量低于1.6L购置税减半的可能性很大。据其测算,若2022年下半年对1.6L以下燃油车购置税全免,预计2022年全年乘用车销量2236万辆,同比增长4.1%,下半年增速恢复明显。若2022年下半年与2023年上半年对排量低于1.6L燃油车购置税减半,那么预估2022年全年乘用车总销量将为2123万辆,同比下滑1.2%。中泰证券研究所表示:两次减税均使得小排量乘用车销量增速大幅回升,2009年小排量车销量增速较2008年提升近60个百分点,2016年较2015年提升超10个百分点,但随着优惠政策的减弱甚至退出,小排量车销量增速也有明显回落,甚至低于优惠政策前的增速。其认为,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封控措施的放松,在减税刺激叠加各地汽车消费补贴等优惠措施的带动下,汽车销售增速或触底反弹。根据光大证券研究所预测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减免购置税针对燃油车;根据小排量购置税率按减半优惠来测算,预计购置税减免总金额约600亿元;2)减免购置税针对新能源车;根据2023E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续来测算,预计购置税减免总金额约800亿以上,超过本轮购置税减免总金额。按照政策发布的购置税减免总金额,预计本轮政策扶持或将针对小排量燃油车。华泰证券研究所表示:600亿元的减征额度较大,占2021年国内汽车购置税总金额为3520亿元的17%。该政策有望对今年的汽车消费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大部分整车企业有望受益,且车价较低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有望受益较大。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参考此次600亿元财政支出上限,按照14万元单车均价,若购置税减半,预计惠及约1,000万辆车。实际拉动效果与优惠力度、政策持续时长挂钩,参考历史情况,该行认为即使政策仅持续到年底,保守情况下仍有望拉动百万辆级别销量,对需求拉动幅度在5%。3预计购置税减免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不大通过上述券商的预计,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都认为此次购置税减免主要针对传统燃油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较小。那么该政策的出台对新能源将有什么影响?有观点指出,汽车销量下滑主要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而刺激政策的出台是对当前经济不景气局面的提振,可以看做是将本该属于传统汽车的销量补回来,而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不会很大。从数据上可以看到,4月份新能源车仍保持高热度,据中汽协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27.1%,再创新高。销量方面,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8.0万辆,同比增增长45.0%。华创证券认为:燃油车购置税减征增加了新能源车的竞争压力,但新能源仍有政策上的优势。当前的补贴力度仅占车价4.4%,预计燃油车购置税将主要影响5-20万元价格带新能源与燃油车之间的摇摆、观望客户。该价格区间销量占新能源车总销量约5-6成,假设因此流失10%-20%的客户选择燃油车,实际对新能源总量的影响约5%-10%。据新浪汽车报道:从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2022年1-4月B级车的销量占比为30%,该部分车型对应的是大排量的燃油车型,所以受政策影响较小;而A00级新能源车目前基本没有燃油车竞品,因此也不会造成影响。再来看A级车市场,不少人购买新能源车主要是考虑经济性,所以被影响的概率也很小,并且A级新能源车有27%都是比亚迪的DM-i车型贡献,考虑到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热销场面,所以受影响也是很小的。当然,或许有部分A0级和A级车受影响,不过整体影响不大。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合作电话: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6-07 2022
  • 守得云开见月明!今日上海全面复工复产,盘点基金公司最新观点!

    守得云开见月明!今日上海全面复工复产,盘点基金公司最新观点!

    |文:刘祉妤|编:林旭锋经历了几个月的大幅调整后,五月A股市场终于迎来了反弹,各大指数均实现了反弹,其中上证综指涨4.57%,深证成指涨4.59%,创业板指涨3.71%。具体来看,前期遭遇“杀估值”的成长赛道5月“回血”尤为明显。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5月表现最佳的申万一级行业为汽车行业,涨幅达18.26%,其次是石油石化和电力设备板块,涨幅分别达13.43%和12.43%。公募基金方面,押注成长赛道的基金纷纷反弹,据《今日财富》统计,20只主动管理类产品反弹幅度超15%。展望六月,多数机构仍持偏乐观的态度。多家公募基金表示,稳增长、疫情修复下业绩回暖的消费行业、景气度向好的成长板块仍是可以把握投资机会的主线。1五月成长板块“回血”据同花顺iFind分类数据,其将公募基金按投资板块划分为50个主题。《今日财富》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对各主题5月表现进行统计发现,5月成长赛道表现较佳。其中环保类主题5月表现最佳,加权平均收益率达11.49%,该主题类的所有公募基金产品在5月收益率均在5%以上。从一季报公布的重仓行业来看,按申万一级行业划分,环保主题公募基金大多重仓了电力设备行业。表现其次的是新能源汽车板块,收益率达11.47%。5月,不少地区提出了电动车补贴政策,包括义乌、广东、深圳、江门等。同时还有汽车下乡等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此外,“超跌反弹”逻辑也让成长板块近一月表现较佳。据业内人士指出,“超跌反弹”持续时间平均一个月,近期集体反弹的汽车零部件、锂电池、光伏、半导体等超跌成长赛道进入到了“震荡调整”。若只看主动管理权益类产品,5月主动权益类产品加权平均收益率达6.33%。其中表现最佳的仍是环保板块,收益率达11.49%,其次是高端制造和国家安全板块,收益率分别为11.46%和10.77%。2黄海领先优势明显在基金管理规模超100亿元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产品中,有10只产品5月单月业绩超10%,分别为刘格菘、郑澄然、崔宸龙、李瑞、钟帅、冯明远、郑巍山。其中刘格菘和郑澄然管理的广发基金旗下两只产品5月业绩均超15%。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主动权益类基金首尾业绩相差84个百分点。黄海管理的万家基金旗下的三只产品收益率排名主动管理类及基金产品前三,其中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收益率高达43.85%,远超其它基金产品。规模超50亿的产品中,中庚基金丘栋荣管理的两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也超10%。3疫情修复板块+稳增长将是接下来投资主线展望六月,多数机构仍持偏乐观的态度。多家公募基金表示,稳增长、疫情修复下业绩回暖的消费行业、景气度向好的成长板块仍是可以把握投资机会的主线。中欧基金表示:市场反复震荡的过程或将是提前配置下半年行情的优良时段,短期可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小的行业以及相关地区的个股。由于刺激政策落地的最具确定性的抓手依旧来自投资端,站在全年维度,继续看好中期具备高成长性和高确定性的新基建领域,尤其是其中的能源基建、绿电和数字基建。同时建议持续增加对超跌成长主线的关注,其中的半导体和新能源板块已在最近数周逐渐获得了市场更多的认可。但基于市场震荡企稳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判断,针对成长行业的可配置窗口期仍较长,因此可逢低逐步增加配置。财通基金总经理助理、基金投资部总监金梓才表示,对于今年的A股市场,我们是有信心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疫情对市场的冲击是短期的。虽然历史不可能是完全重复,但参考2020年的情况,在疫情好转之后,无论是市场整体表现,还是制造业、消费等细分板块都有一定程度的回升,里面不乏投资机会。二是,可以预见,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见效,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都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见底回升,今年的整体经济状况或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因此,在疫情复苏和经济回升的双重加持下,预计市场在二三季度或会出现一定的反弹。光大保德信基金认为:市场已经经过了4月底政策、基本面、海外通胀高点等最悲观的底部,当前北京、上海疫情数据下降,政策持续推动稳增长加码,美国TIPS隐含通胀预期见顶回落,A股估值仍具性价比,可以偏积极对待。考虑到基本面弹性还需要观察,维持箱体震荡向上的判断。行业配置方面关注业绩稳健的制造、消费板块,受益疫情缓解的预期的超跌反弹+重视确定性。金鹰基金表示:展望2022年6月,在疫情好转、稳增长发力背景下,A股反弹空间的打开有赖基本面后续的实质变化。A股在五月超跌反弹后,上涨出现乏力。进入6月,在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情况下,市场观察重点将重新回归到对“稳增长”政策效果的跟踪和确认上,包括疫后复工复产进展、信贷投放、地产需求等等。在此之前,市场或呈现震荡反复的态势。另外,外围美联储缩表实质影响仍有待观察。美国中短期通胀压力会否如期回落,由此将决定美联储未来紧缩节奏,若未超预期,A股有望迎来进一步的修复机会。总体而言,A股最悲观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反弹空间有待实质变化。行业配置上,金鹰基金继续建议维持均衡配置,关注“大众消费+低估科技+稳增长”。平安基金认为:短期可在中报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板块中寻找机会,如煤炭、锂矿、石油石化、基础化工等;长期来看,消费、医药、新能源和科技行业中的核心资产仍将是市场主线。方正富邦基金表示:从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来看,一方面,政策的加力提供了一个好的开始,后续将逐步验证经济高频数据的好转,此外,今年困扰市场的部分负面因素如中美关系出现边际缓和的迹象,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也预期比较充分;另一方面,目前各大指数的估值分位处于较为便宜的位置,股权风险溢价显示权益资产的性价比较高,市场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上海和北京的复工复产,本轮全国疫情进入收官阶段,经济数据逐步确认复苏,消费有望重启,下半年消费将成为出口和投资以外的重要引擎,相关消费刺激政策有望相继出台。但短期来看,磨底阶段市场整体情绪不高,成交不算活跃,部分机构对于反弹有怀疑,担忧市场会二次探底。因此市场底部或不会一蹴而就,可能出现反复震荡。诺安基金认为:稳增长政策再度加码,国内疫情降温,重点关注复工复产产业链、稳增长及通胀相关板块。西部利得权益总监、基金经理何奇表示:在国内政策暖风频吹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相比海外市场,已经显示出较大的韧性。然而,短期面临二季度经济数据承压、国内疫情反复、海外地缘政治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仍然会影响短期风险偏好的提升,对市场短期的波动仍需要保持定力。从中长期角度看,国内稳增长的政策力度和执行效果将逐步显现,市场风险偏好整体修复的大趋势明确。建议关注稳增长投资主线下的汽车、基建等相关产业链,成长板块中优选行业景气度向好的的军工、新能源、科技硬件半导体,同时关注在疫情恢复常态后中下游消费有望迎来修复的机会。浦银安盛基金表示,后续市场交易主线有望从扩大投资的稳增长方向逐步转移到刺激消费为核心的复工复产方向,稳增长方面重点关注基建、消费、地产等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后或将快速回暖的行业板块。成长景气赛道仍然是相对确定性较强的题材,依然看好业绩向好的如光伏、新能源车和军工等强景气板块,不过仍需关注美国通胀走势及美联储加息和缩表节奏,减少反弹较多的投资标的,保留基本面确定性较高的增长板块。鑫元基金认为:稳经济的政策在加快出台,已出台的政策在加速落地;部分地区疫情的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正在逐步转好;尽管5月的经济数据仍可能不尽理想,但已经可以看到公路物流、港口吞吐、新项目审批开工等经济毛细血管数据的环比改善。中加基金组合与养老投资团队表示:以长期视角看,权益市场在大幅下跌后已进入配置区间。但鉴于宏观经济仍未出现右侧拐点,当前市场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短期内,配置上以稳增长、超跌成长与通胀链条均衡配置为主。长安基金认为,前期在公共卫生事件大幅好转和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得以修复,整体有所反弹。上周的稳住经济大盘大会继续稳市场信心,后续反弹的空间需要观察实体经济的修复力度。当下受益的板块主要集中在开工和施工提速的建筑建材、新能源基建、业绩确定性比较强的军工板块和上游能源品,另外涨价顺利的必选消费品仍需重视。短期,稳增长相关的板块和业绩确定性比较强的军工板块和上游能源品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同时关注涨价顺利的大众消费品板块。中长期,科技成长行业仍是重要布局方向,重点关注高端制造和科技,包括新能源车、光风储、数字经济和半导体等行业的投资机会。富荣基金表示:5月25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稳经济大会”进一步传递了政府稳增长的决心,经济失速风险在大大降低,A股下跌风险有限,战略上不悲观。向上需观察经济企稳的节奏,短期预计仍以震荡格局为主。行业配置上关注成长赛道中如军工、半导体、光伏等板块;稳增长角度,基于财政政策托底预期下的汽车以及新老基建板块;长期配置核心资产,各行业优质龙头标的。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合作电话: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6-07 2022
  • 奚君羊:美加息对中国影响有限,A股或有上升空间,投融资需要灵活利用利率

    奚君羊:美加息对中国影响有限,A股或有上升空间,投融资需要灵活利用利率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专注研究国际金融、宏观金融、银行管理、证券投资。上海市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常务委员。英国伦敦经济院客座研究员,“美国马吉司名人录(MARQUIS WHO’S WHO)”名人,美国富布赖特研究学者,上海银行专家委员。1982年和1985年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分别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师从我国国际金融学科创始人——陈彪如教授攻读国际金融专业,并于1988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1992年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在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古德哈特(Charles A. E. Goodhart)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2006年获得美国国务院富布赖特项目资助赴美国布兰代斯大学作学术访问。导语2022年初以来,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开启严格防控措施,众多企业经营生产受到影响,在宏观预期向下的情况下上证指数连续大跌至2863.65点。5月份美联储宣布为应对高通胀将开启加息步伐,并于6月份开始渐进缩表,之后美股闻讯大跌,国际商品价格连续下挫。为了更好地应对当下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式,为此,《今日财富》杂志特别专访了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教授。1美联储大幅加息对中国影响有限,主要在外贸出口《今日财富》:五月份美国通胀率高达8.6%为40年来最高(消费者价格指数),六月份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最近的通胀数据显示6月份为5.4%,包括鲍威尔在内的多位联储官员表示7月份还可能继续加息75个基点,您认为美国通胀率能在近几个月内降低到2%附近吗?奚君羊:首先美国五月份的通胀率是一个历史性高点,高达8.6%,如果要在几个月或者今年内就降低到2%,那么每个月最起码要降低1%左右,如果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那么货币紧缩的力度要极其强劲,就目前来看,仅靠连续的几次加息和几百亿美元的缩表还不足以按每月超过1%的幅度降低通胀率,因此在今年内实现通胀率降低到2%是不太可能的。《今日财富》:那有没有一种可能,美联储7月份8月份继续加息后,通胀率还是在高位徘徊,如果加息没有效果,那么美联储还会继续加息吗?奚君羊:加息没有效果从理论上是可能的,因为通胀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货币收缩虽然是降低通胀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其他因素也很重要,比方说汇率因素,或者是国际市场上的大宗商品价格,这些因素并不受美联储控制,但这些却都能影响到通胀率。在加息没有效果的情况下,美联储还是会持续保持加息步伐。因为美联储宏观调控的第一目标就是通胀率,因此只要通胀率还未降到目标水平,美联储就会不断地缩表、加息等操作。《今日财富》:经过美联储最近几次的加息,对中国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如果未来几个月继续加息,我们是否需要做出应对?奚君羊: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因为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主要的关联点是在贸易,除了进出口外中美在金融方面的联系点不多。而且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经济周期和美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周期是相反的,所以美联储目前的加息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会影响到的地方主要是在外贸出口方面。因为货币收缩后,美国的个人和企业可用资金都会减少,在进口需求方面就有所减少,但这种影响对中国而言是比较微弱的,除非美国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其次是对中国A股、港股市场可能有利空影响。首先,美联储加息后会使得美股有所下跌,而美股的下跌会影响到港股,港股再通过H股、红筹股、陆港通传导到A股。但总体来看A股市场目前处于历史较低的位置,所以A股在抗利空,抗跌方面会比美国更强,也因此对于A股的利空影响是有限的。外汇方面的话,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我们也要看到2022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顺差1450亿美元,按此来推算的话全年要接近6000亿美元了,这也是影响汇率的一大因素。我们有大量的外汇通过出口收进来,那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不会大幅下跌,加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也是很有限的。至于资金外流、利率倒挂问题,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首先中国有严格的资本管制,资金要大规模的外流是受到限制的,而剩下少量的流出对中国的影响则可忽略不计。因此,综合而言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是很微弱的,在各方面没有必要做出应对,也无需担忧,更不用在行动上做出大的调整,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就可以了。另一种方法便是做局部模型优化,该方法类似于查漏补缺。当我们发现某一策略在选股上出现问题时,我们会及时梳理分析策略失效的原因,同时也会和主动投资的研究员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选股逻辑,结合我们的研究与他们的选股逻辑对未来进行演绎,对我们模型进行及时的修正。2低利率时代:融资用浮动利率,投资用固定利率《今日财富》:自2020年以来中国央行已进行多次的降息操作,面对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形势2022年更是提出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您认为将来是否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低利率状态,面对国内的政策和经济形式,投资者和老百姓该做些怎样的应对?           奚君羊:中国目前的利率水平虽然从国内历史水平上来看是偏低的,但是和国际上的利率水平比并不算很低。其次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正处于惯性下滑的过程,而利率与经济增速是有紧密内在关联的,经济增速不高甚至下滑会导致整个社会的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又会导致承担融资成本的能力下降,如果大部分人承担融资成本的能力都不高,那就很难使利率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综上,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中国的利率不会上升,最多维持在目前的水平,甚至还可能会继续下降以和GDP的增速保持一致。对于投资者来说利率与债券的价格是紧密关联的,既然我们初步判断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利率还是有下行的空间,那么如果是投资债券的话就应该考虑投资长期的债券。从老百姓和企业的角度来说,如果有债权融资或者借贷的需求,最好采用浮动利率的方式,当之后的利率继续下降就能享受到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的优惠。而如果是从事出借资金的,那最好就是使用固定利率,以避免利率下跌导致的收益下降。《今日财富》:近期国内著名私募基金东方港湾旗下产品出现大幅亏损,先是踏空A股反弹,又遭遇美股下跌,从整体来看股票类的私募公募产品都不太理想,您认为下半年A股和美股的行情会如何进行?奚君羊:我认为下半年A股还会有上升的空间,上证指数可能会上探去摸一下3500点或者前一期的小高点,因为下半年的经济状况肯定明显改善,包括下半年还要召开“二十大”,很多不稳定因素都会消除,舆论方面也会吹暖风,不会出现大的利空。当然也不是说就要来大牛市,要像2015年那样的大牛市那可能要到2024年-2025年,目前的节奏是修复性行情,修复原来的下跌。美股的话,我认为可能不会调整太多。原本我也认为可能要大跌,因为首先已经是历史高位了,很多获利盘有抛售意愿,另外美联储开启了加息步伐以及缩表,很多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甚至预测美国经济会出现一定的衰退,但在这么多的利空因素打击下美股也没有下跌太多,说明美股对于利空的消息已经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了,因此不能太过看空。《今日财富》:近日证监会宣布向社会公开征求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的管理规定,已有40家公募入围申请,您觉得养老金入市会对A股后市造成怎样的影响,对资管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奚君羊:养老金入市从理论上来说肯定是利好的,因为会增加入市的资金规模。但是实际来看的话,养老金能够入市的额度是有限的,因为养老金的投资非常追求安全性,这就导致它对A股的影响比较有限。养老金入市对资管行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入市资金来源,养老金追求安全性的特点会对资管行业机构提出新的要求,要设计出如何符合养老金特性的产品、包括新的投资组合、挖掘合适的投资标的等。这些情况就给资管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机遇,会促使资管行业加大创新力度,并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07-05 2022
  • 定了!信托业务“新三类”,20万亿信托资产重新洗牌,非标转标,信托业迎来转型“阵痛”

    定了!信托业务“新三类”,20万亿信托资产重新洗牌,非标转标,信托业迎来转型“阵痛”

    “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将成为信托行业业务三大方向。|文 :陈侃迪|编 :林旭锋近期,《今日财富》杂志获悉,许多信托公司收到了监管部门的《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所示的新分类将影响原有的资管业务,通道业务,涉及的信托产品规模多达20万亿元,信托行业新的时代即将来临。据多家媒体报道显示,监管部门正在逐步进行信托业务分类改革,部分信托公司已经收到由监管部门下发的《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主要内容是将信托业务分为新的三类: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根据征求意见稿显示,该新规“以规范方式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和行业传统竞争优势”为基础,主要解决信托业务边界模糊问题。并明确指明了方向的业务需要进行过程管控。信托公司应当将信托业务分类工作纳入内控体系,明确归口管理部门以及业务部门、合规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职责。解析新三类根据分类,资产管理信托所包含的主要为权益类资产管理产品,根据《信托业务分类征求意见稿》所示,资产管理信托是信托公司依据信托法律关系为信托产品投资者提供投资管理金融服务的自益信托业务。其主要以私募为主,属于私募资产管理服务,区别于为融资方创设融资工具并为其募集资金的私募投行服务。该项下具体可细分为4类:一、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信托,该类信托是指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的信托计划。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管理信托,该类信托是指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的信托计划。三、权益类资产管理信托,该类信托是指投资于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等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的信托计划。四、混合类资产管理信托,该类信托是指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未达到前三类产品标准的信托计划。资产服务信托则类似于通道业务,根据《信托业务分类征求意见稿》所示,资产服务信托是指信托公司依据信托法律关系、接受委托人委托并根据委托人需求为其量身定制托管、风险隔离、风险处置、财富规划和代际传承等专业信托服务。其不涉及募资行为,也不允许开展负债、贷款业务,不得为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提供通道服务,可做自益也可做他益信托。该项下具体也可细分成4类:一、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该类指信托公司为居民、企业及其他组织财富管理提供的信托服务,按服务内容和对象不同还可细分为5类,包括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遗嘱信托、特殊需要信托及其他财富管理信托。二、资产证券化受托服务信托,该类指信托公司作为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特定目的载体提供受托服务,按资产类型和服务对象还可细分为4类:信贷资产证券化受托服务信托;企业资产证券化受托服务信托;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受托服务信托;其他资产证券化受托服务信托。三、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该类指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接受面临债务危机、处于‎‎重组‎‎或破产过程中的企业委托,提高风险处置效率。按风险处置方式还可细分为2类:企业市场化重组受托服务信托与企业破产受托服务信托。四、行政管理受托服务信托,该类指信托公司作为独立第三方提供会计估值、资金清算、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行政管理服务的信托业务。按信托财产和服务类型还可细分为5类:涉众性社会资金受托服务信托;资管产品受托服务信托;债券担保品受托服务信托;企业/职业年金受托服务信托;其他行政管理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虽没有明确说明,但在2017年7月,原银监会曾颁布过《慈善信托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开展下列慈善活动为目的而设立的信托属于慈善信托:1、扶贫、济困;2、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3、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4、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5、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6、符合《慈善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分类改革酝酿已久,从八项业务到“新三类”早在今年3月份,中国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就表示,建议加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更有效地利用信托制度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财富管理需求,同时规范信托活动,促进信托业长期健康发展,保护信托当事人合法权益。他认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业务规模、种类和复杂程度大幅上升,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已具有系统性影响。通过修改信托法,进一步完善经营性信托业务活动的法律制度,有利于促进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规范发展。而原本的“储蓄+房产”的传统财富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居民财富管理的需要,财富管理行业要迎来专业化、信托化时代。其实早在2017年4月,原银监会就下发过《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信托业务监管分类说明》(试行),该试行方案将信托业务归类为债权信托、股权信托、同业信托、标品信托、资产证券化、财产权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事务信托。之后根据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专题研究报告内容显示,八大业务具体分类涉及不同的标准,虽然任何一元的维度可能都无法穷尽信托业务分类,但是从信托目的、信托财产到信托资金投向与运用方式,再掺杂了信托资金来源(委托人性质)、信托公司主动管理或被动管理。这种多维分类标准需要信托公司在分类中多头考虑,为分类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而“新三类”则是把之前监管思路继续明确,但是资产管理和资产服务这两个概念衍生出去是否可能产生交叉点还有待管理办法施行后才能更进一步观察。包括信托公司的主营业务融资类信托也还未被分类下提及,信托公司的未来展业空间仍待探索。信托产品暴雷频繁 非标转型“阵痛”连连信托行业在2020年就发生过 310 多起集合信托产品违约事件,涉及违约金额超 1600多亿元,2021年信托行业暴雷事件仍然频发,房地产企业违约继续为重灾区,数据统计2021年信托行业共发生250起违约事件,涉及金额约1250亿元,其中房地产信托涉及违约金额707.43亿元,占比超56%,央企信托占绝大部分。2022年上半年,信托继续延续暴雷行情,先是山西信托四款产品同时违约,涉及金额1.97亿元,3月份中诚信托12.9亿产品预期违约,4月份中航信托违约,近期又有华鑫信托房地产通道业务暴雷,米哈游、莉莉丝起诉五矿信托闹纠纷,从个人投资者到券商到企业机构全都被割了一把韭菜。产品持续暴雷违约的背后是信托公司的积极转型,但过程并不美好,自资管新规出台后,非标投资项目大幅减少还伴随着信用风险频发,传统银信合作的通道类业务持续下滑。但最关键的还是信托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早在2015年之前投资信托不仅风险低,还保本保收益,年化收益率基本超9%,而当下连找一个年化6%收益率的产品都很困难,甚至很多产品都已跌破6%,同时还要谨防产品暴雷。非标转标的过程不仅要寻找新的定位和主打产品服务,更要承受被动转型的困境,一边是旧有业务持续关闭,另一边是新业务探索尚不明朗,同时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也在这期间下降,而信任度一旦没了就很难再挽回。在标准业务里,还有原本就深耕多年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在转型后如何找到优势发力,并在众多专业选手里脱颖而出仍然困境重重。
    07-06 2022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