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排序
发布时间
522个结果
  • 重磅|趣头条:疯狂资本下的流量末路

    重磅|趣头条:疯狂资本下的流量末路

    作者:黄坤9月14日,趣头条(NASDAQ:QTT)仅用两年零三个月就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创造互联网企业*快上市记录,并一举成为中国第二大内容聚合平台。开盘首日股价便一飞冲天,IPO首日熔断5次,市值逼近300亿元,而次日趣头条股价暴跌41%,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从股价暴涨到暴跌,仅用了1个交易日,趣头条的股价缘何遭遇“过山车”般的涨跌幅?吴通控股(300292)和趣头条究竟是什么关系?趣头条是真的“独角兽”吗?暴涨暴跌的趣头条上线仅两年三个月的趣头条于一夜之间成为了“风暴眼”,开创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快上市记录,首日股价惊艳四方,开盘价报9.1美元,午盘后,涨幅一度飙升超过190%,股价*高触及20.39美元。趣头条为何选择这个时间上市?据接近趣头条的知情人士向《今日财富》杂志透露,“趣头条目前受众覆盖整个下沉用户数量十分之一不到,它之所以如此着急上市,是因为如果天天快报等其他竞品先上市,留给趣头条的时间和空间就不多了。”然而趣头条流量变现的神话好景不长,从上市第二天起,其股价就一路低走,截至9月26日,其股价暴跌至7.12美元,收盘市价20.17亿美元,较上周五收盘,市值缩水超25亿美元。图1:趣头条股市现状为何会暴涨暴跌?接近趣头条的知情人士告诉《今日财富》杂志,“首日股价高涨特别异常,至于暴跌,这是很正常的,第二天市场就回归理性了。这里面可能有庄家或是操盘的资金,操盘资金第二天撤出来,剩下的就被割了韭菜。”“我觉得股市从短期来看,会有一些故事的成分;但长期来看,还是会反应一个公司的价值。其用户粘性几乎全靠发金币维持,单靠包装故事,是很难转换为实际价值的。”然而,此观点得到趣头条方面的否定。趣头条在回复《今日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趣头条的短期股价由市场交易决定,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受到市场情绪、热点、资金充裕程度等因素影响,因此短期股价可能大大高于公司价值,也可以远低于公司价值,而且可能有大幅波动。趣头条上市是市场的肯定和选择。我们尊重市场的选择,也相信资本市场对趣头条充满前景与投资价值的判断。”趣头条是否涉嫌隐瞒关联交易?《今日财富》杂志通过天眼查发现,互众广告(上海)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趣头条的董事长、原盛大在线开放平台总监同为谭思亮。互众广告2015年的流量变现神话在江湖流传已久,包装流量,快速变现,短短6个月,互众广告股权估值猛增6倍之多。后以13.5亿元的高估值卖给吴通控股集团。而如今,吴通控股股价不足4元,股价跌蒸发74%,市值也大大缩水约140亿元。图2:吴通通讯收购互众广告《今日财富》从趣头条8月17日提交的招股书中了解到,“我们(趣头条)从AdIn Media(Shanghai)Co.Ltd(互众广告)。或AdIn Media收到人民币530万元(约合80万美元)的服务费,AdIn Media是Eric Siliang Tan先生间接拥有少数股权并且他是主要管理人员,截止日期为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此类费用与AdInMedia提供的代理和平台服务相关,方便广告客户通过AdIn Media展示广告。”上海某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张律师告诉《今日财富》杂志,“这在国内已构成关联交易,至于是否违规要从‘关联交易是否必要、定价是否公允、是否履行必要程序’三方面来看。”图3:趣头条招股书中“关联方交易”图4:趣头条招股书中“关联方交易”(谷歌翻译版)《今日财富》杂志注意到,在趣头条上市前几个月,关联方上市公司吴通控股才发公告披露其子公司互众广告与趣头条的关联交易。虽然谭思亮今年7月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824万股(即不超总股本3.00%),但在过去两年中他一直是吴通控股的主要股东。为何两年多以来,关联上市公司吴通控股没有及时向公众披露其子公司互众广告与趣头条的关联交易,亦未及时披露谭思亮作为互众广告法人代表,在外创办趣头条相关事宜?对于关联交易一事,趣头条方面未置可否,在回复《今日财富》杂志时仅表示,“依据纳斯达克的信息披露规则,趣头条已经对需要披露的信息做了详细的披露。”而《今日财富》杂志发现,根据互众广告母公司吴通控股8月14日发布的《关于增加 2018 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的公告》中对互众广告与趣头条日常关联交易的披露来看,2018年上半年发生金额与招股书中并不相同,趣头条或未在招股书中做完整披露。对此,上海某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张律师表示,“如果关联公司是此上市公司的利润来源或者对投资者决策造成了影响导致股价波动等重大影响,将涉嫌违规,有终止上市或退市风险。”图5:吴通控股:关于增加2018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的公告“大撒币”换取“大流量”巨大的流量为其铺就了上市之路。据趣头条招股书显示,截止 2018 年 8 月,趣头条APP的累计装机量已达1. 81 亿,月活用户 6220 万。2018年上半年营收7.2亿元,同比2017年上半年的1.1亿元实现5倍以上的增长,然而据其2018中报显示,趣头条净利润-5.14亿元,跌幅1694%,收入去了哪里?据知情人透露,趣头条为更快获取流量投入巨大现金奖励。图6:趣头条融资历史 《今日财富》制表《今日财富》杂志采访了使用趣头条一年以上的年轻用户纪女士,她表示,“我之所以使用趣头条这么久了是因为其金币奖励可变现,我每天会签到、阅读、分享、在完成任务后平台奖励我一些币来提现。为了获得更多的现金奖励,我会在朋友圈里推广趣头条,大家一起赚金币,这叫‘收徒’。”涉及对趣头条内容质量的评价,他表示,“我没有太关注内容,不知道质量怎么样。”图7:趣头条APP截图趣头条的逻辑很简单,差异化内容+游戏化的积分运营机制,这其中获客的必杀器是——撒币,激励用户阅读内容,通过社交裂变传播来获取海量用户,从而进行广告变现。而传统资讯类平台则是通过技术来进行内容聚合,然后真实的读者因为实实在在的内容而下载平台资讯端,虽然平台没有奖励用户太多钱,但因为APP本身的内容价值,用户依旧喜欢。图8:传统资讯聚合平台运营逻辑与趣头条运营逻辑比较图 《今日财富》制图“趣头条因长期依赖撒币模式吸粉,内容成为严重短板,虽然它拉新用户的成本可能只有传统咨询类APP的几分之一,但是维持用户的成本却很高,而且用户的活跃率和用户转化都有问题”,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用急功近利的方式吸引粉丝,粉丝很难留住,用户只是单纯为了“赚币而看新闻”。对此《今日财富》杂志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他表示,“这种流量变现方式,犹如一阵风。首先没牌照;其次,这种花钱烧流量的模式从逻辑上来讲很难形成良性闭环,因广告转化价值不高,难以盈利,从而形成恶性的循环。”但是,趣头条方面否认了“烧钱模式”,“相较于其他互联网平台,趣头条的运作模式不折损我们的成本。平台上线以来,趣头条的运营现金流为正。这意味着,在平台急需获客的初创期,我们也并没有采用烧钱模式,而是完全凭自身的能力来获得市场认可,也证明了我们平台长足发展的实力。”三大硬伤:无牌照、“三俗”、侵权在招股书中,趣头条亦坦承风险称:“目前公司尚未取得《互联网视听节目传输许可证》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趣头条流量变现的运营模式往往更类似于市场上曾经的答题直播,同样缺乏牌照,花钱拉巨额流量再卖广告,这样的变现方式是否可持久?据趣头条招股书显示,目前趣头条已与国内超过200家专业媒体机构达成合作,有超23万家自媒体入驻趣头条自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海量内容。因其亦以算法推荐与内容推送作为自己的主要优势,有众多媒体将趣头条比作缩小版的今日头条。然而《今日财富》杂志通过调查发现趣头条APP页面上的大量自媒体文章与百家号搜狐等平台认证+V作者的文章和图片完全相似,并晚于其他平台作者发布文章的时间。据接近趣头条的知情人士透露,“趣头条内容本身80%—90%涉嫌侵权,且其号称的几十万账号的自媒体中很多是趣头条内部安排全职员工注册,每天从网上抓取内容包装成UGC,长期来看是不能带来实际价值的。”图9:+V媒体旧影阁图10:+V媒体旧影阁与趣头条的文章对比图11:趣头条因知识产权纠纷被控诉  来源:企查查对于“三俗”内容,人民日报早于5月份就对趣头条点名批评:平台不能假借花式推广成为低质甚至低俗内容传播的源头。然而,趣头条曾经的用户黄先生告诉《今日财富》杂志,“APP页面上有大量诱导性低俗内容,很多广告标榜着‘42岁瞬变20岁’‘20天减掉30斤’、‘一天一次,狂减30斤’等字眼。‘黑五类’广告丛生,很多渠道商的广告都不明真假,游走在《广告法》边缘,品牌广告少之又少。”对此,趣头条回复《今日财富》杂志称:“趣头条有着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在智能算法推荐的基础上,还有近600人的人工审核团队,对平台所有内容进行层层筛选。他们将紧跟国家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审核机制。”图12:趣头条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的文章图13:趣头条广告单元创意集合目前,趣头条靠它的“故事”完成了境外上市,从“一鸣惊人”到市值缩水近半,其疯狂资本下伴随而生的诸多深层次问题,资本市场的“暴跌”已给出了价值答案,靠巨额投入维持的流量变现模式还能持续多久?或许趣头条要成为真正的“独角兽”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2-05 2018
  • 2018中国财富管理生态大会圆满落幕

    2018中国财富管理生态大会圆满落幕

    8月3日,由《今日财富》杂志、私募百人论坛CPF100联合主办,上海市各地在沪企业(商会)联合会金融分会及Coinscious康深思协办的2018中国财富管理生态大会顺利落幕。大会以“新科技 新财富 新未来”为主题,监管部门、海内外资产管理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及私人投资者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现场全国人大财经委办公室原副主任、《基金法》《证券法》《信托法》起草工作小组组长王连洲为活动致辞。致辞中,王连洲着重强调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问题,真诚实意的扶持中小投资者。他建议,可以通过组合拳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通过立法、新政、司法以及投资者教育的方式来保护投资者,激发投资者的积极性,夯实资本市场的基础,加大对违法违规者的惩处力度,以儆效尤。全国人大财经委办公室原副主任 王连洲随后,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前委员、原台湾地区证监会主席戴立宁先生发表了“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戴立宁提出未来金融发展的五个趋势:“第一,国际货币由一元而多元,以前是一元美金,未来人民币、欧元可能会担任远比现在更重要的角色;第二,金融准入由限制而开放。所谓准入两个,一个是新机构的准入,另一个是金融相对的宽松;第三,金融服务因创新而多样;第四,金融机构由分隔而混同;第五,金融监管由保守而严谨。”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前委员 戴立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实验室主任曾刚从“不确定环境中的财富管理”角度对财富管理行业进行了梳理,他认为现在是一个不确定的环境,此种不确定不只包括内部还包括外部的摩擦,未来很多方向还难以预测。此外他指出,“未来的投资或财富管理要注意风险的把控;大的环境下面,结构上仍然会有机会;产品角度来看,不同的财富管理,未来行业也会分化。”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前海开源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家杨德龙则以“净值化产品时代的财富管理”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杨德龙指出,一定要坚持价值投资,坚持买好的资产,做好企业的股东。此外,他建议,“目前处于不确定性增加的阶段,大家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多做一些安全性强的投资,少做一些冒险的投资,多做流动性比较好的资产项目,少做长期的投资项目。”前海开源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家 杨德龙专题演讲环节,海投全球创始人CEO王金龙,分蛋科技**风控官李峰分别以“全球资产配置链”“金融科技的新机遇”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区块链主题演讲环节,Coinscious康深思联合创始人CEO Tom Bao 及其全球市场总监David Buelle,香港聚翎区块链技术咨询公司COO谢莹莹,WhaleChain鲸鱼链市场运营总监黄文涛分别以区块链结合各自行业进行了分享。上:王金龙、李峰、David Buelle下:Tom Bao、谢莹莹、黄文涛在“新科技 新财富 新未来”主题下,本次大会共分三个圆桌对话:资管新规下的金融业务变革;财富管理的转型和未来;区块链驱动未来。圆桌论坛一:资管新规下的金融业务变革以“资管新规下的金融业务变革”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恒业基金董事长许鹏作为圆桌主持人,分别向浦发银行金融机构部总经理刘长江、江苏乾融集团董事长叶晓明、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贺燕萍、信合利泽资产管理董事长骆宝程、尚信资本董事总经理吴冰进行了提问,几位对新规及细则带来的影响、各资管机构如何自我革新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圆桌论坛二:财富管理的转型和未来在“财富管理的转型和未来”的圆桌论坛环节,《今日财富》杂志社执行总编辑李春来作为圆桌主持人,就财富管理行业将如何转型、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分别向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倪建达、海银财富总裁王滇、华领资讯**副总裁王奇倞、恒天财富研究院执行院长周荣华、合星财富总裁石涛进行了提问。圆桌论坛三:区块链驱动未来在“区块链驱动未来”论坛环节,同济大学区块链价值互联网创新应用实验室副主任戴文浦与Coinscious康深思联合创始人CSO姜宁、WhaleChain鲸鱼链创始人CEO孙欢欢、香港聚翎区块链技术咨询公司COO谢莹莹、爵乎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吴伟进行了深入交流。颁奖合影活动*后,举行了中国私人投资者权益保护联盟2018年度理事单位授牌仪式及2018中国金融价值榜颁奖典礼。《今日财富》杂志社编委、副总裁鲍晓玉,《今日财富》杂志社总编辑李春来分别为产业人物、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领域获奖嘉宾颁奖。关注今日财富公众号 获取嘉宾演讲详细内容
    12-05 2018
  • 本刊评论:刚兑之痛

    本刊评论:刚兑之痛

    最近,监管重拳下,网络借贷平台屡屡“爆雷”,有关非法集资及刚性兑付的话题被推上风口浪尖,“失联”、“跑路”等成为金融热搜词,市场普遍出现恐慌情绪,甚至业内人士质疑监管层是否“顶得住”压力?据**数据显示,截止今年6月27日,债券市场已有25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高逾146亿元。受市场违约潮影响,今年的网贷行业也同样雷爆不断,仅6月1日到7月10日,P2P网贷行业已有90多家平台出现兑付问题。曾有网贷平台的高管表示,“最近发生停业、跑路风险的平台很多,很大程度上暴露了从业者和投资人对‘信用中介’理解的偏差,害怕暴露风险,以致千方百计维护一个‘刚性兑付’的金身”。然而这种维护“刚性兑付”的行为往往只是机构利用投资者希望保本保息的预期进行市场扩张的手段。据《今日财富》杂志梳理发现,刚兑类的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在2012年到2016年间分别增长了3.8万亿与22万亿,固收型债券基金规模增长1.4万亿,权益类股权基金增2千亿左右。随着刚兑产品的增长,投资者对风险的认识进一步被弱化。与此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资金,机构则会继续增加刚性兑付产品的投入。这样一来一回,资管市场就产生了两大问题,一个是非法集资愈演愈烈,投资者深受其害;另一个是良性机构被劣性机构淘汰。然而,就在7月20日,《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办法细则出台,监管层对打破刚兑、消除嵌套、统一监管等原则和方向没有改变。在随后的《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说明中提出: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开放,规范金融秩序,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刚性兑付”的前世今生据统计,2015年至2017年,全国法院新收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同比分别上升108.23%、36.7%、6.13%;2015年至2017年审结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同比分别上升70.1%、76.2%、22.2%。非法集资犯罪案件自2015年以来呈井喷式增长,虽然增幅有所放缓,但案件数量仍保持高位运行。可见,刚性兑付产品增长的同时,国内非法集资案件也在增长。这不禁令人疑虑,二者是否存在某种因果关系?据《今日财富》杂志整理发现,刚性兑付事实上起源于非法集资案。2005年,信托市场违约事件鲜有发生,且多为个案,所以违约问题并未受市场投资者的关注。然而就在这时,庞大的“德隆系”突然资金链出现问题,旗下金新信托爆发41亿元挤兑,随后“德隆系”***唐万新非法集资被媒体爆出,涉及资金达200多亿。为了稳定市场,避免个案的扩大,华融公司受证监会委托接管德隆。同时监管层也逐渐形成禁止各信托公司出现单个信托产品风险的思路,并要求确保资金的到期兑付,否则信托公司就会被叫停业务。为保住业务牌照,信托公司只得重视兑付问题,这便是刚性兑付的起源。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的这一思路无疑给投资者吃了一粒定心丸,使得兑付问题与“非法集资”得到了暂时的稳定。因为收效甚好,所以2010年房地产信托出现兑付问题时,监管层依旧故技重施要求确保兑付。由于监管层的这两次出手使得投资者普遍产生了政府最终会兜底、机构**会偿还本付息的认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刚性兑付与非法集资之间的“相爱相杀”才刚刚开始。受确保兑付要求的影响,之后的机构都会表明产品是刚性兑付的,所以是不是非法集资,投资者基本不关注,他们觉得就算是,也有政府来兜底,就如同自己的钱是放在银行一样,而且收益还比银行高。在这种情况下,资管市场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平静”。然而,好景不长,随着2015年市场上各类产品的兑付日期将近,e租宝、泛亚等领头的“庞氏骗局”、非法集资案件被纷纷爆出,监管层一度陷入窘境,当初承诺的刚性兑付已无力为继。以泛亚为例,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将“日金宝”推向市场时,承诺保本、固定收益年化13.68%、银行监管账户、收益每日到账、资金随进随出。并有经济学家郎咸平为其推广,称泛亚最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国家掌控金属定价权。但是,这些资金**却被交易所用来炒作有色金属,最终致使22万人430亿资金沉没,各地投资者追讨无门。曾有媒体指出,非法集资黄金三要素:刚兑、高息、背书。监管层纷纷出台保护投资者条文以规范市场,稳定投资者情绪。然而,刚性兑付下的非法集资案似乎没有那么轻易结束。到了2016年,“中晋系”案件、“快鹿”案领头下的非法集资案继续发酵,仅此两案合计牵涉700多亿。这些受牵涉的投资者为了能够尽快讨回自己的本金,有的写标语,有的拉横幅,有的到政府部门静坐,尽管用了很多方法依旧收效甚微。受刚性兑付的影响,非法集资案愈演愈烈,投资者深受其害。这时,监管层开始有打破刚兑、让投资者自担非法集资损失的想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曾在演讲中表示,要打破刚性兑付,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风险的前提下,让违约事件自然发生,培养投资者风险意识。2017年8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非法集资参与人应当自行承担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卖者有责”后的“买者自负”古时候,因为铸造货币工艺的差别大,人们就倾向于将 “良币”收藏起来,将一些成色差的“劣币”转让给他人,在劣币得不到有效地制止时,良币就会被驱逐出市场,质量差的货币反而在市场**通了。这是经济学**的“劣币驱逐良币”原理。类似情形在刚性兑付横行的资管行业也存在,一旦刚兑不能遏制,就会形成良性机构被打压出局的情况。“刚兑如果一直下去,专业机构或都会退出。因为专业没有价值,任何骗子看起来比专业机构更像专业机构”,深圳市投资商会副会长陈康这样说道。“一位老太太问你,你们保本吗?你回答说任何保本保息的话都是违规行为。但隔壁老王说他们保本,从来没有出过问题,并且还送东北大米。老太太肯定把钱交给隔壁老王。”这种情况这些年很常见,因为没有考虑风险的因素,所以投资者很容易受这类产品的引诱。除了买前,到期时的刚性兑付也同样是良性机构被打压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2014年,恒丰银行的三笔40亿表外业务违规后,迫于声誉风险,则刚性兑付了这三笔违约业务,而且还免去了三笔违约业务的手续费。根据恒丰银行公开的2013年年度报告显示,其2013年的净利润为69.2亿,这一垫付占去了其净利润的57.8%。恒丰银行为了留住投资者可谓是下足了血本。然而这样的垫付行为也造成了投资者对刚性兑付的依赖,使得企业经营“苦不堪言”。最近,第三方理财机构诺亚财富就因“辉山乳业”项目投资遭遇风险而被部分投资者提出不合理的刚性兑付要求,更甚者采取散发不实信息,干扰企业运营等行为。诺亚财富曾多次通过公告说明“辉山项目”的法律处理流程,强调在维护基金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下,推进相关资产的处置,不会向少数人以“刚性兑付”为目的的所谓维权行为妥协。所以,机构在处理自身项目的时候,也常受投资者影响。更重要的是,由于刚性兑付的存在,投资者往往忽视自身风险与产品风险的匹配程度,盲目追逐高收益,以致投资者不管机构的产品风险如何,谁能刚性兑付,谁就成了“良币”,而真正良性机构反而没有了市场竞争力,促使“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效应形成,以致合规的机构也只好忍痛经营。更有投资者将矛头指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认为协会应当为基金产品的亏损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但投资者必须清楚一个事实: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只是行业自律组织,并非行业监管机构,更不是执法机构。私募基金产品在协会是备案制而非审批制,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协会只是服务组织,没有审批权。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私募基金备案不属于行政许可事项。基金业协会对于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提供的登记备案信息不进行实质性事前审查。总而言之,此次“资管新规”的出台体现监管层重拳治乱的决心和气魄,促使金融市场“正本清源”,铲除“刚性兑付”毒瘤,回归理性投资,实现“卖者有责”基础上的“买者自负”。
    07-26 2018
  • 周汉民: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至少给上海带来三大机会

    周汉民: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至少给上海带来三大机会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任委员周汉民7月13日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任委员,知名的经济学家周汉民先生在“2018世界和中国经济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他提出了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三大建议,并就上海营商环境和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此,周汉民先生接受了《今日财富》杂志的采访。对外开放最重要的领域是金融对外开放,《今日财富》杂志首先就中美贸易战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提问,周汉民用三句话概括了他心目中的中美关系,“第一,中美关系是全世界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不是之一;第二,中美目前的许多争纷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美国正在形成一种对中国战略遏制的态势,针对这样的遏制我们必须还之以战略智慧;第三,中美两国不仅仅是贸易战开打,如果认真读读最近许多事态的发展就会发现,争端已经不仅仅在贸易领域。所以我这么说,中美两国具有结构性矛盾,正在形成战略性冲突,会有较长时间的争纷,因此我们还得把***同志的《论持久战》好好读读,这篇雄文告诉我们,我们如何来打赢这场战争。”谈到金融对外开放问题,周汉民表示,“金融开放包括在其他开放之中,所以我们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青山就是继续改革开放的道路,一步都不能偏,要用更大开放来倒逼我们更深入的改革。在这样的态势下,如果一个国家要用它所有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法律的综合力量来遏制中国,并阻断中国迈向民族复兴的道路,这样的机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上海未来的改革开放真正是迎来了对内对外开放的大格局,那么**的机遇是什么?他强调,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未来三年行动计划至少给上海提供了三大机会:第一个机会就是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将来是一张蓝图,参与长三角我们经济社会的规划要做到一体化;第二个机会是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未来三年的发展,乃至未来二十年希望能够达到同城效应,这是非常豪迈的,也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尤其是比如像海上运输,当上海的港口和浙江的港口加在一起再加江苏几个港口之后真是如虎添翼,可以看到我们上海一定将来会有两翼,一翼在浙江,一翼在江苏,我们称之为交通网络的同城渠道;第三,我们在座的都是百姓,关注的异地居住、异地用工、异地档案的调集,更核心的是六十岁人关心异地医保解决,称为医保通办,整合起来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一体化,这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第三个重要目标。长三角是中国所有经济**有活力地区**一个一体化的计划,这给上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作为上海人我们一定会努力做好,把上海事情做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国家贡献。”
    07-26 2018
  • 钜派董事长倪建达:房地产依然是钜派未来的投资重点

    钜派董事长倪建达:房地产依然是钜派未来的投资重点

    他是上海第一代房地产人,投身房产地行业长达三十五载。2015年,他毅然跨界进入金融领域,成为民营财富管理集团***,他就是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执行官倪建达先生。作为上海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如何看待当下的创业环境?身为财富管理集团高管,又如何布局未来?近期,倪建达接受了《今日财富》杂志**专访。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执行官 倪建达倪建达,1998年出任上海城开总经理,后任上实城开原董事会主席。2015年,52岁的倪建达请辞上海实业集团以及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所有职务,加盟易居,出任旗下金融服务集团董事长。现任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太好的环境,未必出现有野性的企业”身为上海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倪建达每年要接触不少创业者、企业家。在他眼里,“创业者特别不容易,理论上创业者可能比守业的企业家更不容易。”看过这么多创业者之后,他觉得除了守法、合规、包容等,优秀的创业者还应该具备以下几点:首先,应该有冒险精神。“创业者要在一个新的商业领域验证他的商业模型,必须有冒险精神,四平八稳的人一定做不了创业者”;其次,应该富有创新精神。“胆子大、冒险就意味着愿意承担后果和责任。但身为创业者,对商业的思考必须要有新的角度、新的视点,可以看得到未来。”**,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坚持。“创业不会一帆风顺,它往往是生不如死的过程。死过几回,你才能真正让自己变得强大。因此创业者必须要坚持、不断进取。”当谈及创业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时,倪建达表示,“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从初创到正常,需要跟这个社会更好的互动。不是期待政府给以更多支持、更多关爱,而是要反哺社会,回馈社会。这才是一个创业者让企业变得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模式。”对于现下的创业环境,倪建达认为,当前的创业环境非常好,尤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提出来以后,政府对这个领域的支持非常大。但对于利好的创业环境,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就像太好的环境里面不一定长得出人参,太好的环境下不一定能长出有野性的企业”。他认为政府有时候缺少一种市场的手段去甄别创业企业。对政府来讲,能给以相关配套政策支持非常了不起,但并不一定能够真正让资金点对点到这些优秀的企业,还需要一个甄别的过程。“这需要政府和社会一起去做这件事,让政府提供政策的支持,让社会的中介机构提供市场化的服务,最终让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金融行业,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回归到倪建达现在所处的金融行业,“资管新规”为第三方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监管,他一直保持呼吁、支持的态度。“我认为新规更多是对原有规则的一个重生,很及时也很必要。从根本上来讲,资管新规重生了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一直呼吁,政府要提前介入,一定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对于资管市场的未来走向,倪建达非常乐观。他认为,在合规的前提下整个市场会变得更加健康,投资人“买者自负”的风险意识会觉醒。“新规的发布会让投资人越来越成熟,让政府制定规则越来越清晰,让从业人员越来越合规,只有这样这个行业才会有未来”。尽管成立不到十年,但钜派的发展不可谓不迅猛。2010年3月,钜派成立,当时钜派的主要管理层大多具有外资银行财富管理高层从业经历;2013年,钜派A轮融资引入清科集团;2014年,易居中国入主钜派,成为钜派的大股东。易居的入股,为钜派管理层带来了地产业的基因,也打牢了钜派在中国房地产金融领域的根基。2015年7月,钜派成功于纽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二家于美国上市的财富管理机构。而**公布的2018年一季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钜派总资产管理金额为人民币545.0亿元,同比增长26.5%;一季度净收入4.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7.5%。对此,倪建达坦言,“钜派到今天发展比较好不是钜派聪明,是钜派笨,做傻事。别人可以偷钱的咱不能偷,别人可以想办法让自己多挣钱的咱不挣。我们只想让投资人因为投资我们、信任我们,使财富可以增值保值,就这么简单”。“其实我们挺笨的。但我觉得在这个行业里面,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在金融领域里不需要太多聪明人,这个领域的从业人员已经够聪明了,就扎扎实实地不忘初心”。为此,他提出“正心、正念、正道”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是乐观、敬业与专业。他相信只要坚守本心,市场会给出**的甄别。至于钜派未来的规划,倪建达则表示,“钜派管理层对公司在2018年的利润增长空间充满信心,未来,房地产依然是钜派的投资重点”。
    07-26 2018
  • 陈宗胜:我国收入分配目前呈“葫芦形”,距离“橄榄型”尚远

    陈宗胜:我国收入分配目前呈“葫芦形”,距离“橄榄型”尚远

    6月30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通论》出版座谈会暨中国的共同富裕之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举行,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陈宗胜教授做“另一部分人什么时候富起来”的主题演讲,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主持会议,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原总裁陈昕、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甘犁、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姚先国等出席会议。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 陈宗胜《今日财富》杂志注意到,陈宗胜教授在演讲中提出,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在改革开放前是类似于飞碟形,非常平均。随着经济发展已经从高度平均的“飞碟形”转变为“金字塔形”后,目前正在呈现为类似“葫芦形”,即中等收入阶层还不够发达,距离“橄榄形”还为时尚远。中等收入阶层处在葫芦形的中间,比重较小。所以中等收入阶层比较焦虑,一个是想继续往上爬的焦虑,一个是怕再掉下去的焦虑。为了解决这一焦虑,得让较低的阶层提高收入进入并稳定处在中等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逐渐上升到富裕阶层,中产阶级的焦虑才会消失。他在进一步研究后提出,中国居民收入差别的各主要组成部分,整体上已越过“公有经济收入分配差别倒U曲线”的**点即拐点,收入差别基尼系数开始进入下降阶段。按照十九大提出新的战略方针,只有经济稳定持续发展,逐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才能消除中产阶级的焦虑。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甘犁则对此提到,“我们的收入差距虽然在下降,而且过了倒U曲线的高点,但仍然很高。我认为它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市场初次分配中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在二次分配,尤其是直接转移支付”。因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其实是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如果在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过程中,单纯靠直接转移支付来实施就很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所以,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认为,“从全球的角度来讲,收入分配问题尤其是贫困问题主要还是靠发展来解决”。此外,陈宗胜还提到,在近几年的财富大分配中,房地产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政策导致的,里面实际上存在着土地制度、财税体制以及信贷政策等的扭曲。他表示,我们长期实行的就是售房制度,房子只能售,而现在这些扭曲也在逐渐改革,*近开始实行的租售同权,这就是对过去只售不租的一种改革。另外就是城乡居民自建的差距,农村的土地房产只能在农民当中流通。这些相关政策将来也应当适当的改革,引导城市资金投入到乡村当中去,投入到土地上,才能真正发展振兴乡村,缩小收入差距。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程名望认为,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一就是城乡收入差别,它的贡献率是38.2%。户籍制度以及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导致了有些人贫困,或收入分配不均等。因而在缩小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分配政策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分配政策主要不是居民收入方面,而是宏观上的财政转移支付,工业支援农业等等。更重要的是发展政策,也就是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以及这次十九大上提出来的振兴农村经济、振兴农村城镇产业这些大的措施。所以,陈宗胜认为,近些年采取了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措施,如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城乡一体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等战略措施都在缩小城乡差别,使收入分配底部的群体缩小,特底层逐渐往上提升并缩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形成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一个状态,让另一部分人富起来就需要这么一个过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 陈宗胜陈宗胜,现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1993年从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毕业,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获得过“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和“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并入选“百名有市场价值经济学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陈宗胜提出的“混合经济理论”,被党的“十五大”文件作为国策实施,并记录在中国经济学说史中,提出的“公有经济收入分配倒U理论”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被称为“陈氏倒U曲线”。此次出版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通论:由贫穷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与经验》是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宗胜及其研究团队历时十余年共同完成。全书基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近4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理论与实践、发展与改革、轨迹与格局、城镇与乡村、行业与地区、总体与家庭、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分配与贫困、现状与趋势、政策与建议等角度,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变动,进行了综合性、全局性的研究和探索。
    07-26 2018
  • 人物专访|钱倩:明珠不会暗投,怀才总会相遇

    人物专访|钱倩:明珠不会暗投,怀才总会相遇

    公开场合下的创业者往往西装革履,气场强大,谈吐不凡,但背后的心酸却鲜为人知。他们可能为了路演几天没合眼,可能正强忍着种种心酸……对创业者来说,得到支持和认可尤为重要,进入一个好的创业孵化平台是他们成功的第一步。飞马旅就是这样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的掌舵者之一是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高管——钱倩,她是飞马资本合伙人,任飞马旅集团CEO。在2018中国青年创业**峰会暨青创大赛总决赛的现场,笔者见到了这位干练且颇具气场的CEO,并对其进行了简短采访。飞马旅集团CEO 钱倩钱倩,飞马旅集团CEO,飞马资本合伙人,飞马基金、峰瑞资本个人LP。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上海交大上海**金融学院EMBA,高金创业创投协会执行会长。曾加盟Dreamer(梦想家中文网),见证了它由盛及衰的全过程,也先后在人民网、东方企业家杂志任职,原分众传媒创始团队成员,集团资深副总裁。谈创业:优秀的创业者要对行业有所洞察在提及飞马旅举办此次活动的背景时,钱总指出,“飞马旅长期致力于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举办各类创投活动是我们的长效工作。我们的二期基金会在南通落地,南通的创新产业园也即将开幕,再加上受到南通市政府的热情邀请,结合江海英才创业周,我们来这里举办青年创业**峰会和青创大赛,是水到渠成。”据了解,此次大赛共15家创业企业入围决赛,涵盖了科技、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当被问及最看好哪个项目时,钱总陷入了选择困境。她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这个就像我生的孩子一样,每一位我都很喜欢。”虽然项目难以抉择,但在她心目中,优秀的创业者总是具有相似的特质。“优秀的创业者可能不是最聪明的,可能不是‘学霸’型的,可能也没有那么的全面,但重要的是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的洞察。对他所处的行业是个怎样的状态,要么有研究,要么有直觉,这两点都非常重要。通常我们看不到天赋在创业中的太多作用,重要的是勤奋和坚持。我一直讲‘明珠不会暗投,怀才总会相遇’,不太会有意外产生。每一个出色的创业者总会冒出来的。”对于当下的创业环境,钱总保持十分乐观的态度,她觉得当下中国的创业者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都受到了“保姆式的呵护”,得到了各种政策上的支持。因此她认为,中国的创业者目前面临的是“最**的机遇”。“根本不用担心怀才不遇,除非你的才还不够高。”而在这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业者亦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全局的眼光。钱倩建议,希望创业者能够脚踏实地,从脚下起步,但心中要装着全世界,这样才能以全球视野更好地看待一些创业机会,而不仅仅停留在眼前的小小世界里纠结自己能做什么。谈投资:投资人会根据不同领域做好投资组合从投资角度而言,什么样的项目更容易得到投资或者说投资人更偏好哪些项目,钱总也给出了她的回答。她指出,早期的投资各行业都有,呈现了一种分化的状态,当然投资人也要投资不同的领域做好投资组合;另外一种则是专注于某一行业,比如说最近比较热的亲子、教育、技术、医疗等行业,呈现出一个细分化、专业化的趋势。“这两种其实是并行的,并无谁高谁低。其实每个投资人或每一只基金根据自己的投资团队、管理团队、资源情况等会制定出不同的投资取向和风格。对早期投资来说,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不可能每一个要素都具备,重要的是人对于这个领域,对于他要做的事情的透彻理解”。回归到飞马旅本身来说——我们有非常不错的投前和投后团队,大家花很多时间在所关注的“新世代文创、泛健康、智能化服务”等领域里,也做了自己的投资人成长营,邀请到这几个细分领域里最顶尖的机构和大咖做深度闭门分享。这里其实藏着我们的一个大企图,就是希望建立我们对于行业洞察和研究体系的一整套逻辑。据《今日财富》杂志了解,飞马资本在直接投资这部分有着不错的成绩,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投了近50个早期项目,近一半进入下一轮。新世代文创、泛健康和智能化服务是飞马旅比较关注的领域。“无论创业也好、投资也好,时不时会有大风口小风口。但我们一直稳住内心,始终坚定价值投资的理念,去看长期的力量”。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钱总表示,“未来飞马旅还会坚定地做创新创业的综合服务平台,我们是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首先我们有落地的产业空间,产业空间里我们把创业服务、创业辅导、创业孵化做成我们的特色,接下来我们会有行业的垂直基金跟进。所以我们是健康的、有现金流模型的发展模式。有长期的收益模型,才会有未来的产业发展”。就钱倩个人而言,从资深媒体人到投资人的转变也是一场从零开始的跨界战役,但好在她身上总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她曾表示,无论学什么专业出身,做哪方面工作,都要做到**。跨界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却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界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跨的,而是要一步一步逐渐完成的。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国内飞行里程与飞马旅创始人袁岳不相上下。为了有更好的身体状态可以跟上工作节奏,她一有空就锻炼身体并爱上了长跑。就在本月2号晚,笔者还在朋友圈看到她带着同事做运动,让人不得不感叹,钱倩一直在拼搏奋斗的路上,从未停止。
    07-26 2018
  • 陈永旗:老兵新上阵 成就鸿坤财富厚积薄发

    陈永旗:老兵新上阵 成就鸿坤财富厚积薄发

    2018年,在《今日财富》记者走访专门为财富管理公司提供服务的机构的时候,很多人提醒记者,有一家叫“鸿坤财富”的公司值得关注一下。当我们走近鸿坤财富,发现它是在今年1月份刚刚成立的。一家刚刚起步的财富管理公司何以能够迅速的以“后起之秀”的姿态引起业内关注?这是我们想要寻求的答案。在与鸿坤财富ceo陈永旗的对话中答案变得慢慢清晰。我们发现,鸿坤的成长更像一棵厚积薄发的春笋:人们看到的是它破土而出之后的快速成长,但其实在这之前它就已经积蓄良久。因为,无论是陈永旗还是他带领的团队,已经在财富管理领域深耕多年,对财富管理行业与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认知都已经非常成熟与专业了。鸿坤财富CEO 陈永旗在谈到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前景时,陈永旗并未受近期金融市场波动引起的负面情绪的影响,仍然表现出坚定的乐观,他认为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未来前景广阔。而对于鸿坤财富未来的发展路径,陈永旗的表达清晰又笃定:到2023年,鸿坤财富要在全国24个城市布局61家财富中心,理财师团队达到1000人。未来,鸿坤财富要成为一家能够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的财富管理机构。关于财富管理,关于鸿坤,让我们听听这位财富管理行业的老兵如何说。《今日财富》:您从1999 年就开始进入金融行业工作了,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银行机构与非银行机构您都待过,这样的从业经历对您现在的事业有哪些帮助?很多人都喜欢背靠大银行的平台,当初您为什么跳出银行系统,走向了第三方财富管理这样一条道路?陈永旗:我大学时学的就是金融专业,毕业后近二十年也一直从事财富管理相关的行业,可以说经历了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全过程。财富管理是一个让人越老越值钱的行业,如果从业人员经历过好几次金融危机和牛熊市转换,阅历越丰富,为客户提出的财富管理方案就越合理。这是这个行业最吸引我的地方。随着监管逐步到位及投资者教育的深入,中国的高净值群体越来越接受通过非金融机构打理资产;同时,与金融机构相比,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产品更加多样化,服务也更加人性化,能够满足投资人对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参考美国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我们发现,财富管理市场一定不会只有金融机构参与,各种主体都会存在。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刚起步,市场前景广阔,是一个值得长期从事的行业。《今日财富》:中国的独立财富管理行业与美国同行业相比来看,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但国内的行业竞争已经很激烈了,您认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现阶段的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您怎样看待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在这些认知的基础之上您如何定位鸿坤财富自己?陈永旗: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现在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一,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庞大,且在不断增加,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私人财富市场,达到了165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其二,中国高净值人群的理财需求正呈现多样化、专业化、机构化的趋势,他们的投资组合已不再局限于储蓄或投资房产,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选择通过专业、大型的财富管理机构打理资产。财富管理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蕴含着无限潜力。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鸿坤财富致力于打造离资产端最近的财富管理公司,可以打通募集端和资产端壁垒,让更多投资人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可以看清底层资产和投资标的,做到心中有数。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产品设计、销售流程以及投后服务等多个环节,让投资人明白投资,放心投资。《今日财富》:鸿坤财富成立并不太久,但除了北京以外,已经在厦门、武汉、泉州、深圳、福州、西安等地设立分中心,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鸿坤财富是如何做到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布局的?选择布局这些城市当初是处于怎样的考量?陈永旗:鸿坤财富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实力股东“地产百强”鸿坤集团的支持。鸿坤集团连续六年位列地产百强,目前已经形成资本、产业、文旅、地产四大板块。作为鸿坤资本的细分领域,鸿坤财富借助集团的地产和投资优势,经过2017年下半年的筹备,于2018年1月8日正式开业,并迅速在全国12个城市设立了财富中心,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国内重点的一线城市和核心二三线城市规划布局。鸿坤财富之所以选择进驻这些城市,首先是与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据统计,中国高净值群体数量超过10万人的省市共有5个,主要位于东南沿海的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占全国高净值群体数量的47%。因此,鸿坤财富也重点在东南沿海布局,以期为更多投资人带去全面、高效的资产配置服务。其次,财富管理这个行业属于人才主导的行业,我们选择布局这些城市,也和我们能够在当地找到优秀的理财师团队,从而能够将鸿坤财富的产品和服务落地;**,我们在选择城市布局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进入那些有鸿坤地产项目的城市,这样可以形成品牌的互动和协同效应。《今日财富》:我们知道,无论是资产管理市场还是财富管理市场其实都是人力资本为主的市场,其中,高水平的理财顾问、金融规划师对一个公司甚至整个行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成长中的鸿坤财富来说可能这一点就更加重要了,您在核心团队的建设方面有哪些原则和自己的心得体会?您对您领导下的理财顾问都有哪些要求和期待?能否介绍一下鸿坤财富的理财顾问团队?陈永旗:2018年是鸿坤财富的发展元年,公司和团队都处在迅速扩张的阶段,人才建设为重中之重。在甄选人才方面,公司有三点要求。首先,我们看中候选人的人品和在行业中的口碑。对金融行业来说,投资人的信任是一切的根基。所以,正直的品行、良好的道德水准和行业口碑是我们对人才的首要选择标准;其次,鸿坤财富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我们更欢迎具有创业心态、积极开拓、勇于进取的伙伴加入。因为大家有共同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携手前行;**,候选人的专业水平十分重要。我们的理财师团队都是来自各大知名金融机构和财富管理公司的行业老兵,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我看来,未来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未来这个行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例如,对前线直接面对客户的理财师来说,不仅要懂沟通和营销技巧,还需要懂资产端的专业知识;而资产端的从业人员也不能闭门造车,同样需要面对客户,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和营销理念。只有两者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更具有市场价值。目前,鸿坤财富已逐步打造出一支由金融行业老兵所构成的高效、务实、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管理层成员均来自国内外知名学府,有多年国内知名金融机构和大型财富管理公司工作经验,能为投资人提供一站式财富管理方案。《今日财富》:理论上来说,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几乎可以代销所有的理财产品,产品选择范围比较广,但实际上,好的投资标的并不是总能够拿到,这样在财富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就容易形成以产品为导向的局面,拿到什么就卖什么夸什么。您如何看待财富管理行业中存在的这个现象?鸿坤财富如何能真正客观帮客户筛选到市场上**的投资标的和**的投资组合?陈永旗:财富管理行业如今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今后,相信随着监管措施不断落地,行业会更加趋于规范。实际上,我认为资产配置的核心是以客户为本,帮助客户投资于优质的核心资产,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为此,需要投资人和从业人员共同努力。对从业人员来说,需要把理财产品对应的底层资产设置得更加清晰透明,便于投资人了解资金的去向,其风险点在哪里,以及收益的来源是否符合逻辑;对投资人来说,则要学会透过平台看资产,不能盲目迷信平台的背景。只有这样,投资人才能在投资之前做到心中有数,选择真正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理财产品。在打破刚兑的大环境下,鸿坤财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资产端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清晰透明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在某些我们长期扎根的投资领域帮助客户获取非常不错的超额回报。举例来说,比如房地产投资,依托于鸿坤集团在地产行业的显著优势,我们的权益类地产基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拳头产品。鸿坤地产股权基金就是通过纯股权的方式帮助投资人参与地产行业的新时代红利。通过鸿坤财富,投资人能和国内外众多优秀的地产“内容和运营”团队对接,借由形式多样的地产基金去参与未来在产业、商业、养老、旅游、城市更新、都市化等地产新领域的投资。《今日财富》:国内财富管理行业,赴美上市的有诺亚、钜派,宜信也刚刚宣布了自己的上市计划,鸿坤面对这些非常强大的同行的时候心态是怎样的?鸿坤自己中短期的目标是什么?长期的规划是怎样的?您认为鸿坤实现这些愿景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陈永旗:作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后起之秀,鸿坤财富会持续向客户、优秀的合作伙伴及竞争对手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精益求精,直至跻身国内**财富管理公司行列。到2023年,鸿坤财富要在全国24个城市布局61家财富中心,理财师团队达到1000人。未来,鸿坤财富要成为一家能够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的财富管理机构,打造离资产端最近的财富管理公司,打通募集端和资产端壁垒, 将更多优质资产推荐给客户。我们的优势,首先是拥有非常专业的团队,尤其是在资产端,对于投资的风险把控更强、专业度更高,投资方向更加清晰透明;其次,力争在某些我们所擅长的投资领域可以赶超行业领先者,可能我们短期内无法在所有投资领域都赶上行业头部公司,但我们也有自己非常擅长、扎根十年以上的领域,如地产投资,是完全有机会在短期内赶上行业领先者的。我们会专注在这些领域,一方面帮助投资人捕捉当下及未来的投资机会,创造超额回报,另一方面也能形成良好的口碑,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今日财富》:我注意到,鸿坤财富的口号是“投资创造**财富,财富缔造美好生活”,这句话将财富最终落脚到了生活上,您怎样理解这句话?结合您自己的从业经历和生活,您自己的财富观是怎样的?陈永旗:我们对这个口号思考了很久,考虑财富管理的核心本质和**目标究竟是什么。首先,财富管理的第一任务是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这是核心,否则财富管理就没有意义。作为财富公司,首先要打造强大的投资能力,形成良好的募、投、管、退机制,这样投资人才能放心将资金交给我们打理。财富管理公司强大的投资能力也是为投资人负责,帮助他们创造**的回报。这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它都是虚的。其次,我们要思考财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仅仅是收获财富,更要驾驭财富,让财富创造美好生活。在近二十年的财富管理工作经历中,我经常看到很多高净值客户在获得不错的财富之后,反而迷失方向,物质上的财富未必等同于精神上的富足。很多高净值客户面临企业转型、下一代财产分配和传承等各种压力和挑战,因此,我希望将鸿坤财富打造成一个多元化的平台,不仅只是帮助高净值客户和投资人创造财富,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鸿坤财富的客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习**的知识,我们的专家团队可以协助客户解决在企业发展、资产传承,甚至包括公益活动等方面的需求,从而享受到财富所带来的美好生活,这才是财富管理真正的目标,也是**目标。
    07-26 2018
  • 李康:资管新规的出台是对常识性问题的回归

    李康:资管新规的出台是对常识性问题的回归

    “如果没有共识能不能回归常识?”,这是湘财证券副总裁兼**经济学家李康博士在“资管新规出台的宏观环境、逻辑背景与未来方向”的演讲中反复强调的观点。5月26日《今日财富》杂志主办的“2018中国资产管理圆桌论坛”活动中李康对资管新规做了解读,《今日财富》随后对他进行了专访。湘财证券副总裁兼**经济学家 李康“刚性兑付”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事实上,资管新规的出台有两个逻辑背景。其中一个是消除多层嵌套,统一杠杆率水平。李康认为“多层嵌套蕴含极高的流动性风险,往往讨论项目的时候,钱去哪里了都不知道,只知道进入资金池了。那么产品的投研能力体现在哪里?”。所以前重庆市长黄奇帆有这样一句话“把金融搞得很复杂的那些人都是骗子”。这句话听上去有点极端,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过于复杂的嵌套就有走向“e租宝”的可能。因而消除多层嵌套首先避免了金融产品复杂性带来的信息不透明。统一杠杆率这个逻辑背景,常常会引伸出杠杆率到底是多少比较合适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在一次有关投资基金的小型讨论会上探讨过,到底多少合适?两倍、三倍乃至五倍十倍?在法律上去规定它行不行,不行再改。比如现在对某些资管产品的投资比例定80%,那为什么80%可以,79%或81%不可以?”,但总要有个标准,至少总量的风险可控。只是**也未能形成统一的共识,那么“如果没有共识能不能回归常识?”。但是往往涉及到逻辑常识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偏差。就像现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很多微信和新媒体出来以后,各式各样的内容铺天盖地遮蔽了大众的视角,经常会发现没有共识,连常识也出现了偏差,所以**又要回归到强调常识的基础上。然而常识的问题,又与另一个“打破刚性兑付,同时实行产品净值化管理”的逻辑背景的产生相对应。李康提出“刚性兑付是中国投资界*荒唐的现实”。如果所有产品刚性对付,这就把资产的委托管理关系置换成了信贷关系。然而这个问题的关键更在于,表面上刚性兑付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件好事,但由于无论是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类产品,都能如期兑付本金和预定收益率,不存在风险,因此使得中国投资者心目中并没有明确的风险收益比概念。更导致中国的默认无风险收益率实际上已不是央行规定的1.5%的定期存款利率,甚至也不是4%左右的余额宝预定年化利率,而可能是5%左右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甚至对于满足金融资产投资门槛要求的高净值人群而言,无风险利率可能是7%左右的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默许的将无风险利率提高到了7%以上,抬高了整个市场的融资成本。“整个价格的扭曲对于市场金融杠杆的作用会产生多么大的负面影响?”这个扭曲的不仅仅是金融杠杆,还有整个市场上投资者的常识。“大家都认为投资这个事是无风险的,7%必须还给我。不还怎么办,找政府兜底。然而这并不是解决了风险,仅仅是将风险的累积往后推,聚集到下一个周期”,这样就容易酿成更大的系统性风险。事实上投资者教育千条万条,*重要的一条是要普及“投资是有风险的”这个基本常识,所以资管新规的出台其实是对常识性问题的一个回归。通道业务是所有资管业务中*畸形的产品新规里面其实还提到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抑制监管套利,去除通道业务;另一个是延长过渡期。针对第一个方面,李康大胆的提出“通道业务是所有资管业务中*畸形的产品”。找了一堆博士生、硕士生研究半天,结果什么事都不干,搞一个通道拿着钱在那边空转。所以在随后的专访中他说到“那些产品就是不规范,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如果不按照自己的专业出发,银行不在自己的信贷业务上下功夫,仅在表外业务上折腾,没有对每个产品充分的风险控制,凭借银行的资金实力,亏损了以后用其他产品去补,这个是不对的;券商也是一样,不去做主动投资,搞通道业务,把投资者委托给券商的钱转而委托给信托,都这样来操作的话,就形成了金融乱象。而金融乱象又造成了刚性兑付,投资者就会觉得交给你的钱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了投资理念和投资的认知,*终就把整个金融市场根本的定价功能给搞乱了。所以李康指出“抑制监管套利空间的实质目的之一就是逼着这一部分空转的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对于延长过渡期这个方面,原征求意见稿**的问题是动作太快,一刀切。“不能把风险的制度化转化成制度化的风险,所以过渡期的延长是为了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然而机构在这个过渡期中如何去调整适应?李康谈到“老的不合规的产品慢慢去缩小规模,新的产品按新规来做,通过两年半的时间慢慢的将它转变过来”。今年**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事实上,从去年以来,整个宏观环境在发展上一直都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无论是机构还是投资者,再到资本市场的发展都有不少阻力。“在这个环境下,今年**的确定性因素就是不确定”,而不确定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不确定。首先,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存在一个前提条件,要设置一些非常明确的条件才能分析下一步。因为当前中美利益关系处于一个不确定的情形之下,对手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所以**的结果无法预测,甚至是已经确定是事实也会发生更改和变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国际环境处于巨大的不确定状态”。其次,是进出口形势的不确定。因为中美贸易谈判到现在也不能确定,很多都还是框架性的东西,变数极多,这对今年GDP的影响,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这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因素都是今年投资决策所面临的很头疼的问题。**,是政府预期的不确定。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财政政策的不确定,年初以来在实体经济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各种税收超预期的增加,实质的减税效果没有具体的体现。另一个是货币政策的不确定,虽然大部分人认为现在的货币政策是中性的货币政策,然而,有数据显示我国新增货币总量是全世界所有国家新增货币量总和的二分之一。李康认为“流通当中大部分的新增货币都被房地产的高价吸收了,所以才导致物价维持了相对的稳定。某种程度上说,资管新规的出台则是平衡了不确定性风险发生的要素,确定的是不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外部环境看,存在巨大的不确定。从行业内部看,各监管细则仍在逐渐发布中。虽然内外部环境都存在诸多不确定,但要度过这一轮的调整,回归正常的逻辑常识和规范化的经营将是基础。
    07-26 2018
  • 资管干货|曾刚:设立理财子公司将成银行发展方向

    资管干货|曾刚:设立理财子公司将成银行发展方向

    5月26日,由今日财富杂志社、中国私募投资行业联合会、上海市各地在沪企业(商会)联合会金融分会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资产管理圆桌论坛暨中国私募投资百人论坛CPF100成立仪式”于上海落下帷幕。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实验室主任曾刚发表了《资管新规的影响》的主题演讲。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实验室主任曾刚 曾刚表示,“资管新规”对整个资管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2017年年底整个资管行业的规模大概130多万亿,规模上相当庞大。新规的下发不仅影响做资管的金融机构,也会影响融资者,短期来说对于融资者的影响更为明显,原来的融资主体短期内会遇到极大的困难。 “延长过渡期”没有改变实质的金融风险              谈及资管新规对于未来整个行业生态的影响,曾刚认为行业生态面临重塑。“原来是通道类为主、监管套利为主的,未来或往资管核心能力的回溯方向发展,这会导致行业重塑”。 曾刚表示,银行理财包括信托都存在所谓“资金池”运作模式,把很多的资金来源和资产运用打包在一起,相当于把资产管理问题转化成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把资产管理做成“影子银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银行理财的核心都是资金池化的运作模式,通过搭配非标完成比较高的收益获取。这次新规要去“资金池”,限制期限错配,对于银行的冲击是**的,未来会有很大的影响。 过去的一段时间很多理财产品交易对手的融资主体,要么是房地产,要么是很多的地方投资平台。投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三年内通过获得****偿还债务,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都是寄希望于到期之后再融一笔资来还掉。可如果不能再续的话,可能导致违约风险的暴露。所以从核心来说,延长过渡期没有改变实质的金融风险问题。到时真正的金融风险取决于当时的宏观环境和再融资环境,这将是很大的问题。总的来说,资管新规没有做什么大的调整,方向没有调整,光是调整过渡期影响不能解读为太大的利好。 资管行业将萎缩行业和产品会分化 新规影响下的资管行业将如何变化,曾刚表示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行业的角度来说,资管行业将会萎缩,而且萎缩的幅度不小。先不考虑期限错配的限制和净值化管理的减少,即便是把过去的影子银行的项目压缩掉,这意味着未来有大量的业务不能做了,这部分的业务减少会导致整个资管行业的萎缩,所以未来通道类的业务、“影子银行”类的业务萎缩应该是趋势。 第二,行业将会分化。不同类型的,尤其是银行的内部分化会更加严重。按照要求,未来大银行会有资管子公司,资管新规终稿中说到“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这是个新的牌照,这个牌照估计就是为未来银行的资管子公司做准备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发了四个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分别是给四大行做债转股的子公司,未来这一类机构会成为方向。 这是只有大银行才可以做的,小银行就没有这样的,这是综合化经营的平台,小银行未必有。因此未来可能就会出现大银行仍然还有比较好的业务发展空间,小银行逐步地脱离市场,这个行业的发展会和以往完全不同,小银行资管业务的定位将出现很大的问题。以前小银行和大银行做差不多的事情,未来要寻找新的空间和新的定位。 第三,整个理财产品都会分化。对于银行的影响是**的,因为银行理财都是以短期封闭式产品为主。大家如果买过理财就知道,**卖的是30天到90天的封闭式产品。现在资管新规为了限制错配,九十天以下不允许有封闭式产品,封闭式产品只能发九十天以上的,这意味着未来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性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也表明,原来三个月短期的产品在资金池的运营下可以再投到非标等产品,但是现在这些只能够投标准化的产品,尤其是由于银行的理财又具有固定收益的特征,这意味着从产品端、性质端、资金端的运作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发长期产品,现在不能期限错配,又不让做“资金池”,到期日不能长于理财的到期日,那意味着如果不能发一年期以上的理财,就不能配一年期以上的资产,这个限制是非常大的。此外,资产端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银行理财影响是**的。因为没有细则,我们就不知道哪些能留下来,哪些还能做,这将影响很多资管机构。因为以前银行的理财资金大多是资管行业重要的资金来源。 融资结构或发生颠覆性变化? 曾刚还提醒,融资结构会受到影响,短期内监管将强化。“2017资管新规还没有出来,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银行贷款占整个社会融资的比重迅速回升,去年达到71%,今年前三个季度达到80%以上。什么意思呢?基本上在别的地方都借不到钱,只能找银行借钱。银行自己也承受不起,一方面信贷的额度有限。另一方面银行的资本和现在存款的资金来源不够支撑它去承接,所以整个社会融资环境非常紧张,这确实是个冲击。你也可以看到过去两三年中融资结构百分之十几二十的比重是有调整的,意味着过去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依赖于表外融资的主体,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会非常困难。这个会持续多长时间不清楚,会不会彻底改变中国的融资结构?我们也不清楚,但是冲击是客观存在的。” 从金融去杠杆到实体去杠杆,很多机构通过其它渠道融不到钱了,实体就要实实在在推动机构。过去的杠杆比较高,资金链比较紧张的机构就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今年我们在债市上很明显地看到违约的事件在上升,而且违约的范围也在有扩散迹象。从政策意图来看,今年的主要任务是要实现宏观杠杆率的有效管控,结构性地去杠杆,重点是地方政府债务和国企的高杠杆问题,这是意图。短期**被冲击的是民企,最惨的是上市的民营企业,未来结构性政策如果不跟上,反而会引发金融风险的上升,但这是必然的结果和过程,实体的去杠杆会维持一段时间,这是调结构的必经阶段。
    06-06 2018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