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排序
发布时间
522个结果
  • 重磅!200W+观看,一场云论坛,两大榜单,2021财富进化论—中国财富管理云峰会圆满收官

    重磅!200W+观看,一场云论坛,两大榜单,2021财富进化论—中国财富管理云峰会圆满收官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12月15日,由国内知名财富媒体《今日财富》杂志主办,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的主题为“进阶与革新”的“2021财富进化论—中国财富管理云峰会”圆满落幕。本次线上云峰会由新华社现场云、东方财富浪客、凤凰网财经、同花顺、鲸平台、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等媒体同步直播,直播在线观看总人数超过200万,覆盖中高净值人数超过5万,成为财富管理行业最受关注的线上峰会。2021年,面对疫情与加速演变的国内外局势,中高净值投资者对于财富的抗风险需求显著上升。内循环、共同富裕、北交所、科创新时代等,随着“十四五”开局,整个市场经济体系正在不断地升级、转型和迭代,“财富管理”本身也在持续的自我升级进化中。在云峰会上,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办公室副主任、《基金法》《信托法》《证券法》起草工作小组组长王连洲、今日财富杂志社社长王炬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辞。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获得者、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陈宗胜、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发展与实验室主任曾刚、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主任蔡概还 、国家企业信息化标准委员会专家、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宋振晖、中国董事学会(香港)理事会首席经济学家朱长春、交通银行私人银行副总裁桂泽发、兴业证券家族财富办公室总经理刘金平、资深私人银行家、尚合家族办公室创始人施峥嵘等近20位重磅学者专家分别就“橄榄型”社会财富分配、大资管财富管理、慈善信托、ESG投资、独立董事制度、财富“三学”、家族财富管理等话题作了精彩的演讲。本届云峰会还揭晓了第七届“金象奖”榜单和“2021中国式家族办公室TOP30”榜单。“金象奖”作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标杆奖项,已经举办了七届,成为国内众多财富管理机构备受关注的一个专业奖项。据《今日财富》杂志执行主编李春来介绍:我们推出两项榜单旨在表彰优秀的财富管理者,为中高净值创富者提供决策参考。经过三个多月的调研及初审,银行、证券、信托、基金、三方等约150家财富管理机构及公司入围。再经特邀专家小组复审,50余家单位最终脱颖而出,构成2021年度第七届“金象奖”榜单和“2021中国式家族办公室TOP30”榜单。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12-15 2021
  • 榜单|第七届“金象奖”榜单隆重揭晓

    榜单|第七届“金象奖”榜单隆重揭晓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12月15日,由国内知名财富媒体《今日财富》杂志主办,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的主题为“进阶与革新”的“2021财富进化论—中国财富管理云峰会”圆满落幕。本届云峰会还揭晓了第七届“金象奖”榜单。“金象奖”作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标杆奖项,已经举办了七届,成为国内众多财富管理机构备受关注的一个专业奖项。据《今日财富》杂志执行主编李春来介绍:我们推出两项榜单旨在表彰优秀的财富管理者,为中高净值创富者提供决策参考。经过三个多月的调研及初审,银行、证券、信托、基金、三方等约150家财富管理机构及公司入围。再经特邀专家小组复审,40余家单位最终脱颖而出,构成2021年度第七届“金象奖”榜单。第七届金象奖榜单:财富管理机构类:2021年度中国财富管理领军者: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中金财富、国泰君安、中信信托2021年度家族财富管理贡献奖:农业银行私人银行、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平安银行私人银行2021中国财富管理品牌奖: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兴业证券、中金财富、兴业银行2021中国财富管理投研奖:中海基金、工银瑞信基金、长江证券、国盛证券、东方基金、中国外贸信托2021中国财富管理投顾奖:银河证券、南方基金、中信建投、广发证券2021中国财富管理科技创新奖:陆金所、兴业证券、博时基金、东方财富、平安银行2021中国财富管理成长奖:中庚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前海开源基金、宁银理财 独立财富公司类:2021中国独立财富管理年度公司奖:诺亚财富、天天基金、恒天财富、华设资产2021中国独立财富管理品牌奖:诺亚财富2021中国独立财富管理科技奖:恒天基金2021中国独立财富管理金融服务奖:浦领财富2021中国独立财富管理成长奖:玉尔财富 私募类:2021中国资产管理综合实力奖:淳石集团2021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成长奖:勤灏资本2021中国债券投资策略奖:春雷基金2021中国FOF基金投资成长奖:联聚资产2021中国私募基金五年期稳健基金经理奖:利檀投资 陈昊扬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12-15 2021
  • 榜单|2021中国式家族办公室TOP30榜单隆重揭晓

    榜单|2021中国式家族办公室TOP30榜单隆重揭晓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12月15日,由国内知名财富媒体《今日财富》杂志主办,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的主题为“进阶与革新”的“2021财富进化论—中国财富管理云峰会”圆满落幕。面对疫情与加速演变的国内外局势,家族财富管理和传承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家族企业呈现多元化的个性需求。随着家族财富管理意识的觉醒,家族办公室这一组织形式备受中国家族企业关注和欢迎。在财富进化论的演变中,中国式家族办公室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为客观调研中国家族办公室的状况,为中国3000家族提供家族办公室“白名单”,经过三个多月的报名筛选及调研,《今日财富》杂志隆重推出“2021中国式家族办公室TOP30”榜单。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12-15 2021
  • 公募选基大法:规模与持仓组合相匹配,择股与择时备其一

    公募选基大法:规模与持仓组合相匹配,择股与择时备其一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刘祉妤编 | 宋   鸿 在《今日财富》之前发布的《前三季公募“权益+固收”盘点,2021年小型基金或异军突起》和《2021年前三季公募基金榜单出炉:战况焦灼,孰优孰劣》中显示,今年小型基金公司表现较优,且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前十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产品中有七家规模不到100亿,三家规模不到20亿。为了解规模对收益是否造成一定的影响,《今日财富》对基金业绩、规模及换手率进行了梳理分析。1基金规模、产品持仓和组合分布 根据Wind资讯,《今日财富》按照规模对基金产品排序后发现,截止2021年12月7日,市场上规模破百亿的基金产品共59只,其中收益为正的产品31只。从同类排名看,规模破百亿且同类排名前20%的基金产品仅14只,其中同类排名前5%的8只。规模较大的基金产品今年来表现不佳,可能与今年结构化行情有关。由于今年市场风格多变,不少主题基金产品出现了风格漂移,而《今日财富》通过对主题基金风格漂移产品梳理发现,规模相对较大的基金产品基本未发生漂移。关于规模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金业绩,某大型基金公司向《今日财富》表示,不能说规模和收益呈现绝对的正相关性或负相关性,即规模大的业绩一定不好,或业绩不好一定是由规模造成。但当基金产品达到一定规模后,规模对业绩还是有一定影响。例如,目前有两个基金产品,规模分别为一百亿元和一千亿元。当两只基金同时看好一只股票,并都想用10%的仓位去购买这只股票时,对于一百亿的基金仓位是10亿元,而对于一千亿的基金仓位就是100亿元。而同等情况下,投资100亿的基金对该股票的要求呈现几何级数的增加,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调仓成本的增加。即若持有100亿元的某股票,当想调仓时,考虑市场影响,无法一次性全部卖出,只能慢慢减仓。而此时,基金规模便对收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金持仓的换手率反映了基金经理交易持仓股票的频繁程度,是衡量基金经理投资效率的重要指标。若换手率高,说明基金经理偏好短线交易,换仓频繁;而换手率低,则说明基金经理偏好长线交易,不容易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对于今年风格轮动较快的行情,很多基金经理为了适应今年的结构化行情,开始频繁换仓。对此,《今日财富》通过中报对基金的持仓换手率进行分析发现,规模较大基金的持仓换手率与规模较低的基金相比较低。规模影响业绩也非绝对,又如在去年的消费股行情里,大盘蓝筹基金的表现超强。即使规模很大,它的收益率仍然比很多基金要好很多。因此,一个基金产品的好与坏,不完全取决于规模,还有产品的持仓和组合的分布。2规模大重选股,规模小好择时就换手率而言,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二季度持仓换手率大于400%的基金产品中,今年以来仅34%的产品收益率在同类排名中排前20%。因此,并非所有基金经理都能很好的适应风格轮动的变化。对此,《今日财富》将换手与收益分为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是,换手率高收益率高,此类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强。例如华商新兴活力,Wind计算的二季度持仓换手率为1182.18%,截至2021年12月7日,今年以来回报71.25%。数据表明,二季报公布的换手率高且今年来业绩排名前20的基金产品管理规模都不足15亿。二是,换手率低收益率高,此类基金经理选股能力较强。例如前海开源新经济,Wind计算的二季度持仓换手率为158.66%,截至2021年12月7日,今年以来回报112.81%。数据显示,对于换手不那么频繁且收益率高的产品,其规模大多都大于50亿元。三是,换手率低收益率低,此类基金经理选股能力较差。例如方正富邦创新动力A,Wind计算的二季度持仓换手率为361.33%,截至2021年12月7日,今年以来回报-31.44%,且近两年收益率为-12.80%。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基金产品所属主题与目前行业热点相背离。例如中欧医疗健康,Wind计算的二季度持仓换手率为67.06,由于今年来整体医疗股行情不佳,导致今年来收益率-2.95%,但追溯长期来看,其近三年收益率206.27%。四是,换手率高收益率低。此类基金经理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均较差。例如长安鑫禧,二季度公布的持仓换手率为735.47,但今年来回报为-20.72%,且三年来收益率均为负。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12-17 2021
  • 2021期货公司分类评级暂无3A,大通、东方汇金、上海东方、和合、新纪元评级为D垫底

    2021期货公司分类评级暂无3A,大通、东方汇金、上海东方、和合、新纪元评级为D垫底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李钰琴编 | 全   卓 10月15日,中国证监会公布2021年期货公司分类结果。今年共有149家期货公司参加评级,结果显示,A类有39家,其中17家为AA级,22家A级,没有AAA级期货公司。 此外,被评为BBB级的期货公司34家,BB级期货公司39家,B级期货公司22家,CCC级期货公司5家,CC级期货公司3家,C级期货公司2家,D级期货公司5家。而今年评级为D的有大通期货、东方汇金期货、和合期货、上海东方和新纪元期货。1评级影响经纪业务 据悉,根据期货公司评价计分的高低,期货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类11个级别,在A类评级中,AAA等级是最高的,BBB和CCC同理。分类级别是根据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市场竞争力、持续合规状况等评价指标与标准,对期货公司进行的综合评价。(数据来源:中期协,《今日财富》整理) A类、B类、C类期货公司综合评价都达标,D类公司综合评价在行业内较低,潜在风险可能超过公司可承受范围,E类公司潜在风险已经变为现实风险,已被采取风险处置措施。 11月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官网发布《关于期货公司会员限仓比例调整的通知》, 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参考《2021年期货公司分类结果》,结合2021年度各期货公司会员在合规经营以及对交易所工作的支持与配合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上期所调整相关期货公司会员的限仓比例,39家《2021年期货公司分类结果》A类期货公司的会员限仓比例为35%;6家自A类调整至B类及以下的期货公司的会员限仓比例,自35%调整至25%。 由此可见,期货公司评级对期货公司的经纪业务有一定影响。 2监管趋严 改善结构   目前期货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还是经纪业务,即手续费收入,中期协统计1-10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6247.80百万手,累计成交额为485.6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0%和44.56%。(数据来源:中期协,《今日财富》整理)(数据来源:中期协,《今日财富》整理) 《今日财富》研究发现,全国期货市场每月手续费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超过60%,而手续费率下降趋势还在延续,期货公司经纪业务竞争早就白热化。据了解,大部分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收入依赖于交易所手续费减收和返还。 期货公司改善收入结构并非易事,但面对客户群体同质化的现象,寻求改变是必然,除了经纪业务,期货公司可以发展资产管理、风险管理、投资咨询等业务。据了解,在国内资产管理业务中,信托、保险资金管理、银行理财占据市场前三位,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而期货资管业务起步较晚。 据悉,2014年政策是加快发展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适度放宽了行业要求,此后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开始进入迅猛扩张、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好景不长,无序扩张无法逃离被监管的命运。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约1276亿的资管规模和2017年的2458亿相比,业务规模几乎“腰斩”。《资管新规》明确规定不得对理财产品进行刚性兑付,原本资管新规的过渡期是在2020年末结束,之后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这也意味着《资管新规》已进入倒计时。 (数据来源:中基协,《今日财富》整理) 以和合期货为例,消息显示,它在2018年时曾连收三张罚单,并主要和资管业务有关。2018年7月6日起中期协暂停受理和合资管资产管理计划备案,协会表示,暂停备案期间,和合资管应当妥善处置现有业务风险,对照纪律处分决定书进行全面和彻底的整改,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源,回归期货公司主业,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合规教育和培训。在有关整改完成前,不予恢复和合资管资产管理计划备案。 资料显示,和合期货从2019年的D级评级上调至2020年BB评级,上调了5个等级,而今年又重回D评级,对于今年评级下调的原因,以及资管产品备案等问题,截至发稿,和合期货方面并没有回应。 去年10月23日,证监会就修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允许最近两期分类评价均为A类AA级的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设立投资标准仓单、场外衍生品等非标资产的资管产品,选取头部期货公司进行试点。业内人士认为,该规则有利于头部期货公司做大资管业务规模。3期货资管开始起量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业务规模达3275.12亿元,与去年年底2197亿元的规模相比,今年期货资管规模已增长近50%,可见资管业务规模受政策影响较大。 (数据来源:中基协,《今日财富》整理) 《今日财富》研究发现,2020年Q4和Q3相比,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混合类规模增加,但权益类和固收类规模缩减,整体规模增幅不大。2021年一季度以来,整体规模增幅明显,其中,权益类增幅较小,固收类增幅较大,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一直是稳步增长的。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将财富管理与风险对冲作为业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体现期货及衍生品投资优势的基础,持续提升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管理能力。 今年11月26日,中期协发布《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备案管理规则》与《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信用报告工作规则》,主要从机构展业资质、登记备案、人员设置等方面对期货经营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备案工作进行细化和调整,同时启动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信用报告工作,以期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推动行业以信用立身。《备案管理规则》指出期货公司以单设部门形式展业的,分类监管评级条件由C类C级提升为B类BB级;以子公司形式开展业务的,主要对其母公司提出资管业务开展年限、开展情况、合规情况和内控要求等业务层面的要求,不再对其母公司净资本和分类评级设置条件;期货公司与其专门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不得同时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简而言之,期货公司开展资管业务的评级门槛提高,母公司符合要求的,已有的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不受评级影响。另外,人员不少于8人的要求对中小期货公司来说会有压力,但是促进了制度的完善。 今年7月,证监会就《期货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要求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净资本不低于3亿元,且最近一期分类评级不低于 B 类 BBB 级,一系列的政策都指向了扶持头部期货公司做大做强,特别是AA级期货公司。业内人士认为,评级偏低的公司重点在于提升合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或许可以往细分方向发展,避免同质化,也可以寻求合作发展。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12-19 2021
  • 二次上市的微博,“老树”难开“新花”

    二次上市的微博,“老树”难开“新花”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王慧雪编 | 全   卓刚刚赴港二次上市,便因内容违规被网信办约谈处罚:12月8日,微博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272.8港元。但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收跌7.18%,报253.2港元/股。 12月14日,中国网信网披露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处罚新浪微博,受此影响,新浪微博股价跳水,当日下跌9.62%。回看美股,微博自201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至今,股价从2018年初的300亿美元/股高点,跌至如今的28.98美元/股,市值仅70.51亿美元,较高点时跌超三分之二(截至12月16日)。股价走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态度。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公共讨论空间,微博不被投资人看好的原因,与其面临的商业化困境、行业竞争加剧、监管合规要求等不无关系。1监管处罚、司法诉讼不断 2021年1月至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新浪微博实施44次处置处罚,平均每个月就有四次。其中,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共累计罚款1430万元。 步入12月,新浪微博更是因为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被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约谈公司主要负责人、总编辑。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对新浪微博运营主体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依法予以共计3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图/信息来源:中国网信网)对此,微博站方回应,将按照主管部门要求,成立整改落实工作小组。从以下两方面发力:一是推进软色情整治专项治理。从人工策略和机器策略双管齐下展开治理,对软色情信息进行有效识别与拦截,对违法违规账号严肃处置。二是推进同质化恶意营销专项治理。站方已经制定《微博MCN运营管理规范》《刷量营销违规行为界定及处罚措施》;“同质化恶意营销”的产品识别模型近期上线,将进一步提升审核与处置效率。 事实上,国家网信办在今年6月开展的“‘饭圈’乱象治理”专项行动中,就对微博的“饭圈”明星排行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及粉丝互动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微博也相应调整了其产品和运营策略,但从此次约谈处罚的力度来看,整改效果或许还远远达不到监管的要求。 除了监管层面频频出手,微博本身也存在各种司法纠纷。根据天眼查数据,《今日财富》研究发现,自微博成立以来,发生了超15000起司法纠纷,涉案总金额约2亿元。其中,微博身份为被告/被上诉人的金额就有1.87亿元。位列案由前三名的分别是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和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图/信息来源:天眼查) 尤其近几年,微博涉及的司法纠纷明显增加,单2018-2021年,就有超14000起案件。(图/信息来源:天眼查)2业绩低迷,结构单一,增值乏力 外部形势严峻,新浪微博自身经营也非一帆风顺。 财报显示,2016-2018年,微博曾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7.23%、75.37%、49.43%。然而此后情况急转而下。2019年,微博营收增速降至2.82%;2020年更是出现负增长,增速为-4.36%。净利润方面,2018年微博净利润达到5.18亿美元的高值,随后开始下滑。2019年和2020年,其增速分别为-13.93%和-36.17%。(图/信息来源:东方财富choice,《今日财富》整理)细究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一是成本及费用的增加;二是收入结构单一、营收趋缓。《今日财富》注意到,近三个完整财年,微博的营业成本、营销费用、研发费用和行政开支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仅今年上半年成本及费用总额就高达7.3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85亿美元,增幅高达34%。而同期微博净利润不过1.3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2亿美元。 微博的营收主要来源于广告营销和增值服务,其中,广告收入又占绝大多数。2018-2020年,微博广告及营销收入分为15亿美元、15.3亿美元、14.86亿美元,分别占总营收的87.2%、86.6%、87.9%。最新发布的微博Q3财报显示,三季度微博广告收入5.38亿美元,占同期总营收的88.5%。 在如此单一的营收结构下,广告业绩的波动,对于微博来说可谓“一损俱损”。从营收数据来看,微博更像一个广告平台,一手牵着用户,一手连着广告主。(图/信息来源:公开信息,《今日财富》统计制图)而广告客户的逐年减少对微博而言,似乎成了无解的难题。数据显示,2018-2020年微博广告主数量为290万、240万、160万,跌幅最高为33.3%。2021年前三季度微博广告主数量为80万,较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0万,跌幅为43%。 在业内看来,从2014年赴美上市到如今在港二次上市,微博一直没有解决营收结构单一的问题。对此,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直言,“微博目前的商业模式是畸形的,未来应由相关部门出面承担社会公众职能,由政府主导社会公众新闻榜单,这既能减轻微博的合规压力,也能够促使微博定位于更加清晰、专业化的传播领域”。3竞争加剧,“饭圈”文化严重 虽然早期新浪微博在与网易微博、腾讯微博等的厮杀中拔得了头筹,但市场从不缺新来者。近年来,微博仍不断面临以抖音、快手、小红书为代表的社区类APP的冲击。 极光大数据显示,抖音2021年Q3月活均值达到6.3亿人,同比增加2.9%,用户日使用时长均值为144.6分钟;快手月活均值为3.2亿人,同比下降6.7%,用户日使用时长均值达125.3分钟,同比增长30.9%。 反观微博,自2020年一季度以来,微博MAU增长就陷入停滞。2020年第四季度,微博MAU为5.21亿,较当年一季度下滑近3000万人。(图/信息来源:公开信息,《今日财富》统计制图)近年来,凭借头部社交媒体的优势,微博逐渐成为粉丝聚集平台。面对粉丝经济快速崛起,微博通过推出超话、热搜等一系列产品来支持粉丝群体的留存和宣传,成为流量明星运营的重要阵地。 但也由此引发一些恶意刷量、流量造假的行为。对此,今年6月15日,国家网信办开展“‘饭圈’乱象治理”专项行动,随后于2021年8月2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取消所有明星排行榜单、规范粉丝群体账号等,并明确指出要“压紧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 在国家层面整治“饭圈”乱象的大背景下,微博基于粉丝经济所打造的营销生态体系遭到重创。在新闻、文娱和游戏三大垂类中,文娱热搜业务一直是微博创收及获客的重中之重,影视娱乐则是微博重要的广告主群体。 失去饭圈后的微博,面临到用户增长和影视行业下行的双重压力,令其广告业务面临新的挑战。虽然今年中概股普遍低迷,二次上市的微博似乎有些“时运不济”。但究其根本,微博自身层面存在的各种问题,粉丝经济的衰退以及抖音、快手等新晋平台的冲击,都让投资者对其商业模式缺乏足够信心。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12-21 2021
  • 大尺寸组件龙头天合光能股价创新高 持股机构与持股数量陆续减少

    大尺寸组件龙头天合光能股价创新高 持股机构与持股数量陆续减少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刘祉妤编 | 全   卓在“双碳”政策下,光伏作为新能源重要的分支,今年来受到市场强烈的关注。但由于今年来产业链上游硅料价格连涨,让下游企业成本增加。同时,中游组件价格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下游终端电站一直倡导平价上网,导致下游装机需求减弱,让中游组件企业两头承压。两头承压的组件企业终于在两大硅片巨头降价后迎来了利好。受成本价格的影响,据PV InfoLink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8日,组件价格已下跌1.0%-1.5%,均价在1.92-1.95元/W之间,全面低于2元/W。天合光能作为全球最早布局组件业务的龙头之一,其海外收入占比常年超过50%。2021年上半年,公司共出货超10.5GW,其中210组件出货超5GW,在大尺寸组件产品市场中出货量第一。1上游降价,中游组件两头承压局面将打破 受益于国家“双碳”政策,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组件产量达124.6GW,同比增长26.4%,以晶硅组件为主。受政策利好刺激,组件企业股价也屡创新高,天合光能在2020年6月10日上市后,半年时间股价便上涨了185.35%。虽说2021年受到上游企业疯狂涨价以及下游装机需求热度不足的影响,组件业务占比74.96%(2020年年报)的天合光能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2021年11月1日,天合光能股价创出新高85元/股,较年初的23.15元/股,上涨了3.67倍。由于股价不断创新高,截至2021年12月17日,天合光能总市值达1665亿元,市盈率TTM达107。与同样业务包含组件的晶澳科技(市盈率TTM 97.3)、隆基股份(市盈率TTM 45.5)、东方日升(市盈率TTM-237)相比较高。数据显示,天合光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2.65亿元,同比增长56.90%;归母净利11.56亿元,同比增长39.05%。而其它组件企业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如东方日升前三季度营收增长19.93%,但归母净利却下降45.33%;又或利润涨幅与收入涨幅存在较大差距,如晶澳科技前三季度营收增长56.32%,但归母净利仅增长1.62%。但细看天合光能的三季报也不难发现其营收和净利也受到了上游价格增加的影响。天合光能三季度毛利率13.57%,该毛利率与2020年的15.97%相比出现下滑。同时,三季度实现营收110.77亿元,归母净利4.51亿元,环比二季度均下降5%左右。随着上游硅料、硅片的接连降价,中游组件的压力也随之减少。成本降低有利好中下游的发展这一逻辑在市场得到验证。继隆基发出降价公告后,天合光能股价在12月13日再创新高87.30元/股。12月3日至12月13日,十天时间上涨了24.65%。2除中游组件外,积极开拓下游领域 天合光能在组件业务上的能力不容小觑,据PVInfoLink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公司的组件总产能约22GW;组件出货量15.92GW,同比增长59%,在国内光伏组件出货量中排名第三。2021年上半年天合光能积极布局海外,出货表现亮眼,全球出货量超10.5GW,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隆基股份。天合光能为更好的扩展大尺寸210的产能,也与上游通威股份共同投资150亿元进行光伏产业链硅料、硅棒、切片和电池四个环节产能的建设。包括年产4吨高纯硅项目、年产15GW拉棒项目、年产15GW切片项目及年产1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除组件业务外,天合光能也积极向下游布局,截至2021年中报,国内光伏电站系统项目开发达到1.5GW以上,海外电站系统项目储备持续增长,分布式光伏业务原装品牌系统出货超500MW。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21年中报,天合光能光伏系统业务实现收入17.32亿元,同比下降47.61%。其中光伏电站工程建设管理业务实现13.43亿元的收入。3三季度持股机构与持股数量陆续有所下降 前三季度股价飞速上涨离不开机构的支持,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三季度末,机构共持有天合光能8.2亿股,机构持仓比例达67.61%,其中公募产品的持股数量减少3273万股,持股市值增加18亿元。细看持有该股票的公募基金发现,今年来业绩名列前茅的前海开源新经济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也有该股票。同时,《今日财富》发现,持股机构数较二季度末下降了100家。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开始投资天合光能并位列天合光能前十大股东的三家机构在今年发生了减持。此前持有公司股份4.43%的前十大股东常州融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2021年公布的中报和三季报中均进行了减持,合计共减持0.89%,目前还持有公司3.45%的股份。另一家连续两个季度减持公司股份的机构为当涂信实新兴产业基金(有限合伙),2020年持有公司4.25%的股份,也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对公司进行了减持,共减持2.22%股份。最后一家珠海企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三季度减持了公司股票,减持前其持有公司2.89%的股份,在三季度其共减持公司0.97%的股份。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12-21 2021
  • 极致“内卷”将打破,光伏产业链或迎降本增效

    极致“内卷”将打破,光伏产业链或迎降本增效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刘祉妤编 | 全   卓2021年11月30日,隆基股份发布最新硅片价格,全线下降0.41~0.67元/片,降幅为7.41%至9.75%。紧接着另一光伏硅片巨头中环股份在12月2日也下调官方报价,各尺寸硅片降价0.52元/片至0.72元/片,降幅为6.04%至12.48%。12月8日,高位横盘大半年的硅料价格终于迎来了下调,环比下降3.41%-3.75%。12月15日公布的最新硅料价格再次下跌,再降4.2%-4.23%。12月16日,隆基硅片再降5-6%。除光伏产业链上游降价外,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该指导意见与此次光伏龙头降价,或将打破光伏产业链上游企业持续强势的市场格局,使“内卷”了一年的光伏产业链走向平衡。1年内上游硅料疯狂涨价 光伏产业链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从事硅料的生产和设备制造;中游是技术核心环节,设计各类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等,包括硅片、电池片、组件、胶膜、光伏玻璃、逆变器的制造;下游包括光伏电站、储能设备等在内的光伏产品系统集成与安装。(图片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中国主要硅片企业产能合计约235.2GW,产量167.7GW,产能利用率仅70%,在产能未完全利用的情况下,各家机构继续扩产,2021年的中国硅片企业预计产能便达357.3GW。除此之外,今年中旬,由于拉闸限电,让不少硅料企业陷入停产状况。而硅料扩产周期又长,致使供需严重失衡。拉闸限电、硅料下游硅片企业疯狂扩产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硅料价格大幅提升,截止2021年11月26日,由年初每吨不足8万涨至27.07万,涨幅超235%。由于硅料价格持续走高,硅料、硅片相关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优异,股价屡创新高。工业硅的代表企业合盛硅业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1.15亿元,同比增长123.34%;扣非归母净利49.74亿元,同比增长640.88%。其股价在今年9月14日一度触达259.80元,而对比该股票年初的32.98元,实现了近8倍的增长。硅片龙头企业中环股份前三季度业绩也十分优异,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290.89亿元,同比增长117.46%;扣非归母净利24.94亿元,同比增长295.04%。2下游利润承压,装机不及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大幅涨价背后并非是下游需求猛增所致。但硅料、硅片的涨价也导致了其下游的电池片、组件行业逐渐失去议价能力,利润空间被上游企业疯狂压缩,严重阻碍了下游的发展。处在光伏产业链中游的硅片,起着上下游价格传导的作用,即硅片价格的变化跟随硅料价格的变化。但硅片下游电池片和组件面对的终端客户是电站,而平价上网一直是光伏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成本增加,下游盈利空间下降,电站装机需求降低。非终端需求增加导致的产能扩张最后造成的结果便是:上游硅片企业不断扩产,但下游企业盈利空间下降无人接单,新增产能无法消化,最后导致上游硅片产能严重过剩。就最新的数据而言,下游装机数据并不及预期,想要达成全年目标,存在一定压力。12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截至11月的光伏数据:前十一个月全国光伏累计新增装机量达34.83GW,同比增速34%,与十月持平。而根据CPIA预测,2021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55-65GW。而目前国内装机仅34.83GW,想要达成全年的指标,今年最后一个月还需新增装机20.17-30.17GW。上游成本压力叠加下游需求压力,处于中间环节的组件两头受压。组件企业晶澳科技、东方日升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增加,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龙头老大天合光能三季度虽然交出不错的成绩单,但就季度数据而言其营收和净利也受到了上游价格增加的影响。天合光能三季度毛利率13.57%,该毛利率与2020年的15.97%相比出现下滑。同时,三季度实现营收110.77亿元,归母净利4.51亿元,环比二季度均下降5%左右。3光伏产业链有望降本增效 两家龙头硅片企业接连提出的降价终于让极致内卷的光伏产业迎来了转机,不少券商研究所表示硅片成交价格下调后,将带动产业链降价,前期产业链由于涨价导致的需求成本承压状况也将有所改善,需求-价格的负反馈效应将如期而至。但也有不少声音认为此次两家硅片龙头接连降价标志着硅片价格战的开启,国金证券研报表示与其说是两家龙头之间的“价格战”,不如看作是对近两年的行业新进入者、以及当前还在蠢蠢欲动要进入硅片行业的潜在新玩家的威慑。中环股份向《今日财富》表示:降价并不是“价格战”,目前硅片的定价主要根据上游多晶硅价和对市场的多方综合判断而来。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且供应规模过大时容易引发价格战,而相当一段时间供应链依旧是紧平衡状态、装机需求无法满足,因此市场所担忧的价格战,也并不具备条件。硅片的降价对于光伏产业链来说无疑是好事,但对于硅片企业来说,硅料价格是否将发生变动无法确定,且硅料降价幅度与硅片降价幅度孰高孰低短期内无法确定,所以短期内硅片利润必将承压。11月30日,在隆基股份发出降价公告后,12月1日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分别下跌3.84%和6.27%,此后震荡走低。12月8日,单晶复投料、致密料、菜花料成交均价终于迎来了周环比下滑,下滑3.4~3.7%至25.8~26.2万元/吨。硅料价格的下调终于让产业链价格博弈初现拐点。12月15日,硅料价格环比再下滑4.2%-4.23%至24.9-25.1万元/吨。在硅料价格下跌后,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的股价也迎来了小幅上涨。对于硅片下游的电池组件和终端需求方面,硅料、硅片的降价将进一步传导至电池组件。据PV InfoLink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8日,当前组件价格已下跌1.0%-1.5%,均价在1.92-1.95元/W之间。此次组件的下降,终端电站装机的需求也有望激发。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价格刚进入下跌通道,产业链可能会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市场的观望情绪大概率会很浓厚,所以此次降价,是否真正起量还需看下游的装机数据而定。国金证券研报表示目前产业链仍然受制于硅料供应,当前时点对需求的观察应聚焦新签订单、存量订单的交付等方向,而非组件排产。近日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部分政策也与光伏产业链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指出近年来,有的地方搞“碳冲锋”,有的搞运动式“减碳”,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的要求。实现“双碳”,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此外,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该政策有利于上游增产,从而降本增效利好下游释放需求。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12-22 2021
  •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步入后疫情的新常态 2022年A股市场展望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步入后疫情的新常态 2022年A股市场展望

    2021年12月22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召开了2022年A股市场展望媒体发布会。会议围绕2021年12月7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发布的题为《向后疫情的新常态过渡》2022年A股市场展望研究报告。该报告由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主管高挺博士和其策略研究团队撰写。 高挺博士于2019年8月加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任研究部主管一职。在2015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高挺博士曾任瑞银证券研究部中国策略主管。他于2010年8月加入瑞银财富管理,担任瑞银证券财富管理研究部主管兼首席中国投资策略师、并于2014-15年间任瑞银集团香港财富管理亚太区宏观经济主管。在加入瑞银证券之前,高挺博士曾任职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担任经济学家和首席A股策略师。2008年,高挺博士曾被《新财富》杂志评选为年度最佳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 本篇报告对2021年的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回顾之余,对于2022年的市场指明五个结构性方向:1)经济周期性变化带来消费股投资机会;2)场外银行理财资金配置需求提升;3)双碳政策方向调整下的新能源建设提速;4)后疫情的消费科技融合;5)共同富裕政策下的新估值与选股框架。高挺博士预计2022/2023年沪深300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6%和6.9%;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8%和9.7%,并将2022年年末沪深300指数目标设为5500点(静态PE14x)。团队认为一季度的市场环境偏正面关注可选消费、新能源基建和金融行业。 2022年展望:向后疫情的新常态过渡2021年是全球经济逐渐摆脱新冠疫情影响的首年,较早抗疫成功的中国在经历了之前经济增长强劲反弹的阶段后开始明显放缓,公司盈利增长转弱也拖累A股市场表现。我们认为,在未来较长时间里,“长短兼顾”(即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经济增长的平衡)是中国经济和宏观政策的新常态。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目前中国面临的经济压力将使未来政策的重心向稳增长倾斜,并在2022年为经济增长和A股表现提供支撑。 盈利预测和指数目标:沪深300指数22年净利润增速预测为6.8%,年末目标点位5500点考虑上游行业利润增长强劲而且金融业(除保险业外)盈利表现稳健,我们将2021年沪深300营收和盈利增速预测上调至12.2%和14.7%。基于野村宏观团队对中国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以及我们对CPI-PPI剪刀差收窄、保险业修复等预期,我们预测2022/2023年沪深300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6%和6.9%;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8%和9.7%,并将2022年年末沪深300指数目标设为5500点(静态PE14x)。 投资主题:周期变化、资金面、长期趋势和政策规划我们整理2022年五大投资主题为:1)经济周期性变化下的投资机会,主要为消费回升和CPI-PPI剪刀差收窄背景下的消费股机会;2)A股流动性的驱动力切换,反映场外资金的配置需求升温;3)双碳政策下的能源革命的第二驱动力,保障新能源领域的成长性与确定性;4)后疫情的消费科技融合,从需求端带来对科技和消费细分行业的需求共振;5)共同富裕政策从行业和企业层面重塑估值和选股框架。这些机会将主要聚焦消费和科技类细分成长行业,包括消费制造业、消费电子、新娱乐、汽车和穿戴智能化、输配电设备、电力建设承包、新能源电站运营、风光核等非火电建设等领域机会。 一季度展望:短期“经济底”有望浮现我们预计一季度的市场环境偏正面。近期政策出现往宽松方向微调的迹象,显示A股“政策底”临近,野村宏观团队预测2022年春季经济增速有望触底。伴随基本面下行预期的扭转,与经济表现和稳增长政策相关度较高的行业有望实现超额收益,其中我们最关注可选消费、新能源基建和金融行业。此外,市场存有冬奥会后环保限产政策或被短期松绑的预期,考虑到这一长期政策的方向不变,这可能将为双碳政策相关的行业带来买入机会。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于2019年8月20日成立,是日本野村控股株式会社在中国设立的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也是我国首批获准新设的外资控股券商。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设立了财富管理部、机构业务部、研究部、资产管理部和自营交易部,为客户提供全球化视野的金融服务。目前,该公司在我国设有4家分支机构,分别位于上海、北京、深圳和浙江。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12-22 2021
  • 时隔10年!私行第四张牌照花落兴业银行,上海成为“私行总部”

    时隔10年!私行第四张牌照花落兴业银行,上海成为“私行总部”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李钰琴编 | 林旭锋时隔10年!私行第四张牌照花落兴业银行。12月10日,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正式批复同意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开业,并核发《金融许可证》,兴业银行私行业务正式获批独立持牌,这也标志着股份制银行首家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正式成立。 上海银保监局核定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业务范围为:个人财富管理服务,个人资产管理服务,私人金融顾问咨询服务,私人增值服务,个人跨境金融咨询与服务,经银保监会批准,并由该行总行授权的其它私行业务。1重启私行“持牌展业” 值得注意的是,兴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许可证》是由上海银监局核发。这意味着:兴业银行私行业务只能在上海区域管辖范围内开展。某国有银行私人银行部负责人告诉《今日财富》杂志,由于监管层的持牌要求,对于私行而言,没有独立牌照就不能开展异地业务。目前,其他“无证”私行的分支机构只能进行营销和服务,不能开展私行的具体业务。在这之前,虽然开展私行业务的商业银行数不胜数,但真正获批持牌经营私人银行的银行仅有三家,均为国有大行:工商银行于2008年获批持牌,此后2010年农业银行获批,2012年交通银行获批,三家私人银行总部均设在上海。“私行持牌”,是银监会在上海进行的试点,由上海银监局成立营运中心对持牌机构进行功能性监管,研究摸索持牌机构事业部管理的模式。“从这次‘发牌’来看,没有看到对于私人银行客户门槛的要求,零售银行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后续将变得更加模糊。”某资深私人银行家对《今日财富》杂志表示。据了解,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门槛是1000万人民币,农业银行私人银行是600万人民币,交通银行私人银行是200万美元。而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门槛”尚不清楚。2为什么是兴业银行 4月25日,兴业银行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筹建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是时隔近10年首家持牌专营私人银行,也是十年来监管部门首次重启批筹开业的私人银行专营机构,随后在5月14日,恒丰银行也获批筹建私人银行部专营机构,二者筹建均在上海,须在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目前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人数已超过5.7万户,客户月日均AUM超过7400亿元,过去三年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复合增长率超过28%。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戴叙贤曾表示,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有助于该行进一步优化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和经营体制,持续完善私人银行服务功能,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打造符合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精品私人银行,擦亮“财富银行”名片。3上海成为“私行总部” 在私行的牌照核发层面,上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兴业银行总部在福建,但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的总部却设在上海。上海不仅是财富管理的前沿阵地,更是金融开放先行先试的地区。之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许可证》均由上海银监局核发。上海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正在加速建设全球资管中心。随着金融开放力度的加强,上海已成为开放的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全球投资者“中国配置”的首选之地、众多私行总部的首选之地,必将吸引万亿私人财富汇聚入“海”。转型机构设立上海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资管中心财富聚集和专业化管理。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12-22 2021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