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内卷”将打破,光伏产业链或迎降本增效
2021-12-22
1221-1头图.webp.jpg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
文 | 刘祉妤
编 | 全   卓



2021年11月30日,隆基股份发布最新硅片价格,全线下降0.41~0.67元/片,降幅为7.41%至9.75%。紧接着另一光伏硅片巨头中环股份在12月2日也下调官方报价,各尺寸硅片降价0.52元/片至0.72元/片,降幅为6.04%至12.48%。


12月8日,高位横盘大半年的硅料价格终于迎来了下调,环比下降3.41%-3.75%。12月15日公布的最新硅料价格再次下跌,再降4.2%-4.23%。12月16日,隆基硅片再降5-6%。


除光伏产业链上游降价外,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该指导意见与此次光伏龙头降价,或将打破光伏产业链上游企业持续强势的市场格局,使“内卷”了一年的光伏产业链走向平衡。


1
年内上游硅料疯狂涨价
 

光伏产业链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从事硅料的生产和设备制造;中游是技术核心环节,设计各类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等,包括硅片、电池片、组件、胶膜、光伏玻璃、逆变器的制造;下游包括光伏电站、储能设备等在内的光伏产品系统集成与安装。


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中国主要硅片企业产能合计约235.2GW,产量167.7GW,产能利用率仅70%,在产能未完全利用的情况下,各家机构继续扩产,2021年的中国硅片企业预计产能便达357.3GW。除此之外,今年中旬,由于拉闸限电,让不少硅料企业陷入停产状况。而硅料扩产周期又长,致使供需严重失衡。


拉闸限电、硅料下游硅片企业疯狂扩产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硅料价格大幅提升,截止2021年11月26日,由年初每吨不足8万涨至27.07万,涨幅超235%。由于硅料价格持续走高,硅料、硅片相关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优异,股价屡创新高。


工业硅的代表企业合盛硅业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1.15亿元,同比增长123.34%;扣非归母净利49.74亿元,同比增长640.88%。其股价在今年9月14日一度触达259.80元,而对比该股票年初的32.98元,实现了近8倍的增长。


硅片龙头企业中环股份前三季度业绩也十分优异,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290.89亿元,同比增长117.46%;扣非归母净利24.94亿元,同比增长295.04%。


2
下游利润承压,装机不及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大幅涨价背后并非是下游需求猛增所致。但硅料、硅片的涨价也导致了其下游的电池片、组件行业逐渐失去议价能力,利润空间被上游企业疯狂压缩,严重阻碍了下游的发展。


处在光伏产业链中游的硅片,起着上下游价格传导的作用,即硅片价格的变化跟随硅料价格的变化。但硅片下游电池片和组件面对的终端客户是电站,而平价上网一直是光伏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成本增加,下游盈利空间下降,电站装机需求降低。


非终端需求增加导致的产能扩张最后造成的结果便是:上游硅片企业不断扩产,但下游企业盈利空间下降无人接单,新增产能无法消化,最后导致上游硅片产能严重过剩。


就最新的数据而言,下游装机数据并不及预期,想要达成全年目标,存在一定压力。12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截至11月的光伏数据:前十一个月全国光伏累计新增装机量达34.83GW,同比增速34%,与十月持平。


而根据CPIA预测,2021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55-65GW。而目前国内装机仅34.83GW,想要达成全年的指标,今年最后一个月还需新增装机20.17-30.17GW。


上游成本压力叠加下游需求压力,处于中间环节的组件两头受压。组件企业晶澳科技、东方日升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增加,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龙头老大天合光能三季度虽然交出不错的成绩单,但就季度数据而言其营收和净利也受到了上游价格增加的影响。天合光能三季度毛利率13.57%,该毛利率与2020年的15.97%相比出现下滑。同时,三季度实现营收110.77亿元,归母净利4.51亿元,环比二季度均下降5%左右。


3
光伏产业链有望降本增效
 

两家龙头硅片企业接连提出的降价终于让极致内卷的光伏产业迎来了转机,不少券商研究所表示硅片成交价格下调后,将带动产业链降价,前期产业链由于涨价导致的需求成本承压状况也将有所改善,需求-价格的负反馈效应将如期而至。


但也有不少声音认为此次两家硅片龙头接连降价标志着硅片价格战的开启,国金证券研报表示与其说是两家龙头之间的“价格战”,不如看作是对近两年的行业新进入者、以及当前还在蠢蠢欲动要进入硅片行业的潜在新玩家的威慑。


中环股份向《今日财富》表示:降价并不是“价格战”,目前硅片的定价主要根据上游多晶硅价和对市场的多方综合判断而来。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且供应规模过大时容易引发价格战,而相当一段时间供应链依旧是紧平衡状态、装机需求无法满足,因此市场所担忧的价格战,也并不具备条件。


硅片的降价对于光伏产业链来说无疑是好事,但对于硅片企业来说,硅料价格是否将发生变动无法确定,且硅料降价幅度与硅片降价幅度孰高孰低短期内无法确定,所以短期内硅片利润必将承压。11月30日,在隆基股份发出降价公告后,12月1日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分别下跌3.84%和6.27%,此后震荡走低。


12月8日,单晶复投料、致密料、菜花料成交均价终于迎来了周环比下滑,下滑3.4~3.7%至25.8~26.2万元/吨。硅料价格的下调终于让产业链价格博弈初现拐点。12月15日,硅料价格环比再下滑4.2%-4.23%至24.9-25.1万元/吨。在硅料价格下跌后,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的股价也迎来了小幅上涨。


对于硅片下游的电池组件和终端需求方面,硅料、硅片的降价将进一步传导至电池组件。据PV InfoLink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8日,当前组件价格已下跌1.0%-1.5%,均价在1.92-1.95元/W之间。此次组件的下降,终端电站装机的需求也有望激发。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价格刚进入下跌通道,产业链可能会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市场的观望情绪大概率会很浓厚,所以此次降价,是否真正起量还需看下游的装机数据而定。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目前产业链仍然受制于硅料供应,当前时点对需求的观察应聚焦新签订单、存量订单的交付等方向,而非组件排产。


近日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部分政策也与光伏产业链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指出近年来,有的地方搞“碳冲锋”,有的搞运动式“减碳”,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的要求。实现“双碳”,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此外,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该政策有利于上游增产,从而降本增效利好下游释放需求。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

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

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

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
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图片



加载中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