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美国名校校友捐赠的历史和现状
2019-07-19
art (11).jpg

《今日财富》特约专栏作家 黄兆旦 北京大学学士和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优你教育创始人

不久前,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Rubens Bloomberg)向他的母校约翰霍布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捐赠了18亿美金,成为了迄今为止美国学术机构收到的*大的一笔捐赠。他还表示,捐赠这笔资金是希望任何一个符合大学录取标准的学生,都不应该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而被拒录。这18亿主要都是用来给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捐款给毕业的母校这件事,对国人来说还不算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在国外,尤其是美国有捐赠文化。一个家庭给孩子就读的学校捐款,数额不论大小,这种文化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本文先来跟大家说说捐赠文化从何而来。

1.美国大学捐赠文化的由来

两百多年前,也就是17世纪初期至18世纪中期,英国和来自西欧的移民在北美大陆上一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正因如此,那时的美国继承了英国传统文化,强调友爱、互助等精神。在美国独立战争前,殖民地共建立了9 所学院,分别是:哈佛学院、耶鲁学院、威廉和玛丽学院、国王学院、新泽西学院、达特茅斯学院、费城学院、罗德岛学院以及女王学院。而这些学院一开始都是以传教为主要目的。

创办初期,由于受到学费水平和招生规模的限制,这9所殖民地学院始终不能通过学费收入来维持其正常运转。同时,政府也没有给予殖民地学院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这几所学校不得不选择慈善捐赠作为经费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因为英国本土已经具备发达的经济和悠久的捐赠传统,一些没能来到美国的牧师和传教士们纷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以帮助美国学院的建立。

其中*为知名的就是哈佛大学名字的由来。1638年 9月14日,牧师兼伊曼纽尔学院院长的约翰·哈佛(John Harvard)病逝,他把自己一半的积蓄共720英镑和400余册图书捐赠给了哈佛大学前身——剑桥学院。 1639年 3月13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把这所学校命名为哈佛学院。 *终于1780年扩建成哈佛大学。

然而在独立战争后,来自英国本土的捐赠急剧下降,导致在南北战争前,美国大学捐赠都以小数额为主。

直到南北战争后,美国的大资本家们看到了大学改革背后对于生产力提升的作用,于是大量大额资金开始涌入大学市场。1892年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捐资3500万美元创立了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此外,同时期成立的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也都源自于大笔私人捐款。

二战后,美国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形成。现今的大学慈善捐赠既保留了前几个阶段的传统,又有所变化和提高。其成熟程度也达到了**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捐赠的来源更广、规模更大、种类更多。由于冷战时期的美苏交恶,为了人才储备,美国尽举国之力大力发展了国内大学教育,再加上二战退役的士兵都被政府安排进大学进修,导致美国大学数量大幅度增长。不仅校友捐赠、政府补贴增多,大批量慈善教育基金会也在那时相继成立,如:洛克菲勒普通教育委员会(The General Board,1902年)、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1905年)、罗素·塞奇基金会(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07年)等等。

现代美国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捐赠基本延续了二战后的架构,以校友和基金会为主,政府补贴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而公立大学中政府补贴的数额则更多。

谈谈美国名校校友捐赠的历史和现状

2.美国当代名校捐赠对学校、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 对学校的影响

正如之前所说的,美国很多大学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校友资助和基金会的运作。充足的资金能够招聘来优秀的老师、建立先进的教研设备,也能提供奖学金给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学校也能让不同的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挑战和激励,*终培养出成功的学生。功成名就的学生是大学*好的品牌推广大使,不但提升了母校的知名度,日后他们的捐赠也是学校不菲的收入。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就此形成。

许多人认为美国的优质大学更倾向于招收家境好的学生,以提升毕业后的捐赠数额,但这点有失偏颇。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6年的调查,虽然各个州的中产阶层收入有差异,从全美平均数据来看,家庭年收入在40,425美金到120,672美金的属于中产阶级。从图一哈佛大学2018年*新入学的新生数据统计中的家庭收入分布可以看出,近30%的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有近55%的哈佛学生收到了不同额度的助学金,平均在53,000美金一年。总的来说,不同收入阶层所招收的学生数量基本上是持平的。而之所以这些名校学生的成功概率比较高,主要还是因为学校能给学生提供的各种优质的资源,这一点在之后对学生的影响中会提到。

谈谈美国名校校友捐赠的历史和现状

图一:2018哈佛大学入学新生家庭经济状况比例

- 对学生的影响

在获得经费后,大学往往能提供给学生更优质的教育和资源

申请阶段,大学在招生时会有专人接待你,带你体验学校生活,会带你去食堂、教室、图书馆等地方参观,介绍学校历史及文化。

入学之后,学校也会主动给学生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不只会保证提供给学生*好的学习环境,还有各类服务设施,包括法律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学业指导处、心理咨询中心等等。如果对某个专业特别感兴趣,部分学校还会让不同行业内的顶尖人物给学生们做演讲。

当学生毕业后开始找工作,学校会鼓励各地校友会协助;如果你毕业后从事低收入的社会公益活动,你的学生贷款可以延期支付甚至被减免;毕业后,无论到哪里工作,校友联谊都会无处不在;甚至将来你的子女申请你的母校,还会有特别的优待,即所谓“校友子女偏好”(Legacy Preferences)。从图二哈佛大学提供的官方数据来看,近40%的学生家庭中有家长、兄弟姐妹或者亲戚上过哈佛大学。经过这种长期的感化,自然而然会对母校心存感激,待机回报。

谈谈美国名校校友捐赠的历史和现状

图二:2018入学哈佛大学校友子女学生比例

高瓴投资创始人张磊就曾表示耶鲁大学多次在他低谷时期给予了他帮助,包括奖学金的支持、专业方向的引导,创业初期的投资等等。所以在2010年初,张磊给耶鲁捐赠了888万美元,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捐赠这件事下还是存在着一些“潜规则”。就像在之前哈佛歧视亚裔案中,被爆出Z名单(Z-List)的存在。根据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和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这样的权威媒体爆料,每年有50-60位在录取边缘线上的学生上了Z名单。在这个名单上的学生,70%是白人,且绝大多数都是校友子女。要上Z名单,光有钱不行,还要有影响力,比如某总统的孩子。当然孩子本身成绩也不能太差。答应上Z名单的前提是同意延后一年入学。绝大多数名单中的学生都答应Gap一年,去旅行,或者去工作。可以说,部分名校还是会因为捐赠而对某些特定权贵的亲属放宽招生政策,圆他们的“家族名校梦”。

“校友子女偏好”政策是在20世纪初引入美国的,当时是作为一种把犹太背景的学生拒之门外的方法之一。根据一位哈佛的博士生迈克·赫维茨(Michael Hurwitz)的调查显示,如果父母一方是美国前30顶尖大学毕业的,他们的子女被这些学校录取的几率要增加45%。根据纽约时报2017年发布的文章,包括五所常春藤在内的38所大学招收金字塔尖1%的学生比来自中底层60%的要多。图三所示,家庭条件越好的孩子越容易上到顶尖的大学,而底层20%中绝大多孩子上好学校的比例只有10%左右。所以,在美国要上名校也是要拼爹拼妈拼家境。

谈谈美国名校校友捐赠的历史和现状

图三:美国不同经济收入的学生上大学层次的比例(来源:2017年1月纽约时报文章)

- 对社会的影响

大学捐赠会对社会层面也产生许多积极的作用,大学会努力提升学生在校期间的感受,也会使用学校资源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实现理想,取得成功,这样才能有更多回馈学校的资本。另一边,因为大学招生本身就需要实现学生的差异性(参照之前哈佛大学2018届新生家庭收入分布),所以也能帮助许多中下阶层的优秀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实现阶层跃迁。总的来说,校友捐赠是一种积极正能量的行为。只是,是否捐赠的家庭就应该享有特权,这是一个敏感而灰暗的话题,在哪个国家都不会是公开倡导的现象。我的观点向来是,有足够的勇气,把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做到**;同时也有足够的胸怀,去包容自己没有办法控制的事情,善待他人、善待世界。

3.总结

许多人喜欢拿中美大学生捐赠数额的不同进行比较,但这个比较其实意义不大。这两种模式无分优劣,都是社会形态和政府政策长期发展导致的产物。中国大学大多依赖国家补贴和科研经费。于此同时,虽然许多知名大学都有高额的捐款收入,但以捐款为主要来源的高校,不过就只是美国几十所的名校才有的特例。据2017年美国大学收入数据统计,捐赠数额排名靠前的80所大学占有了全美97%的校友捐款。而美国大学这种通过提升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奋进,增加成功机会,*终接受馈赠,实现盈利的教育方式,仍然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如果换做你,你愿意为你的大学捐款吗?




加载中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