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独立财富公司会成为金融第四大支柱吗?
2021-11-15
申玉玺.jpg


作者:申玉玺(资深财富管理专家、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玉尔财富创始人)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



独立财富管理公司,俗称“三方”理财公司,是指除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公募基金六类金融机构外的一类专业代销金融理财产品的金融机构。它的合规性主要来自于中国证监会颁发的独立基金销售业务资格。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共有独立基金销售机构130余家。中国体量比较大的、有行业影响力的前20家大型财富公司无一例外地都在这个名单之中。


1
财富管理市场的格局
 

目前,金融行业有六大支柱中介机构,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期货和公募基金。这六大类中介机构无论是资产规模、从业人数、客户数量、市场影响力,都远超其他类金融机构。除了以上六类机构之外,还有如下类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中介行业



六大类金融机构之所以是金融业六大支柱,最主要原因是他们可以吸收公众资金,可以把规模做大。其他类机构绝大多数是附属类机构和““边缘化”机构,前者主要为可以吸收公众资金的机构提供附加服务,如支付机构、评级机构等,后者主要是一些限制只能以自有资金展业的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等。仔细分辨,以上各类机构中,在业务模式上能够与六大类金融机构争夺资金客户,有机会成为资金“端口”的机构仅包括保险代理、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私募基金、地方交易所五类机构。这五类机构无疑是下一个风暴眼。据专业机构提供数据,独立财富公司拥有千亿以上累计募集规模的公司超过10家,境外上市的公司4家,综合考虑资产规模、从业人数、客户数量、市场影响力,已稳坐第七大行业宝座。


2
超高净值比重下降,中高净值比重上升


传统金融业格局中,银行、保险、证券“三大”和信托、期货、公募基金“三小”构成的六大类机构组成。


三大和三小之所以分大小,除了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以外,核心的差距之一就是三大有大量的直接客户,而三小的资金端要依赖于三大。


传统盈利模式上,银行主要赚取存贷差,保险主要赚取事故差(寿险业称为死差),证券公司主要赚取交易佣金。三小主要赚取资产管理的业绩报酬。

 

自从有了财富管理概念以后,传统的金融格局被彻底打破了。银行的收入构成越来越多元化,中间费用(即代销理财产品)比重越来越高,以招商银行为代表股份制银行和以宁波银行为代表的城商行异军突起主要得益于在理财业务的发力;保险公司的利润贡献度构成也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利差的贡献度已经超过了事故差;证券公司来看,行业领先证券公司中理财业务早已取代经纪业务成为营业部的业务重心和竞争力的发力点。

 

随着财富管理业务会异军突起,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分业经营模式被混业经营模式所取代。金融机构原有的业务布局被打破,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和业务范畴也被重新定义。可以说:不管哪类金融机构,谁抓住了理财客户,谁才会有未来。

 

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呢?第一,居民财富分配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二,居民财富增长贡献来源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上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当下,在“共同富裕”的国家政策下,未来这一变化是否会继续?抑或停滞或者回转呢?第一,更大的中产阶级和和“橄榄型”社会财富分配结构会大大拓宽财富管理客户的基数;第二,让劳动收入成为人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会抑制财富管理行业的成长空间。以上两点中和抵消,预计财富管理行业会继续发展而不会止步,更不会倒退,但是发展特征会有变化,高净值、超高净值客户权重会下降,中高净值权重会上升。

 

3
迈过“三座大山”   独立财富公司才能稳坐“第四把交椅”


独立财富公司虽然有理财客户多元化服务的优势,但是能够在私募基金、典当、小贷、P2P、保理等一众新生机构中异军突起,也是经历了艰苦的探索。下一步,独立财富公司要想挤进舞台的中央,需要迈过三座大山:

 

第一,合规。


财富公司目前主要的合法性来源于证监会2013-2016年批准的独立基金销售资格,该资格本身也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2020年之前,持有该牌照的公司可以销售各类理财产品,2020年8月,证监会又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修订说明文件。按照该办法规定,独立持牌机构未来只能销售公募基金和证券类私募基金,股权类和非标类资产是不可以销售的,独立财富公司未来只能通过嵌套来解决。

虽然目前还没有跨银监、保监、证监、金管局的全能销售牌照,但是各板块的独立机构销售逐渐在放开,法律边界越来越清晰。

 

第二,风控。


泛资管和财富高歌猛进的十多年来,逃离银行和保险的资金都去过哪里?效益怎么样?这是一个大家极为关心而又敏感的话题。这批资金一部分去了信托、少部分去了券商、基金、私募,大部分去了独立财富公司。但是,独立财富公司的表现可以说是差强人意。肉眼可见的规模较大的“雷”就有八起:


  • 2010-2013年有限合伙

  • 2012-2016年P2P

  • 2015-2017年上市公司信用贷

  • 2015年年中股灾

  • 2016年年初熔断

  • 2016-2017年定增破发

  • 2018年股市暴跌

  • 2015-2025资金池


好在,好在,各家头部财富公司都已吸取历次“劫难”的教训,逐步探索出了既符合监管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又能体现自身特点的“产品列表”。

 

第三,自身的成长


行业的成熟一定是从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成熟开始。从公司层面,公认的第一家财富公司,至今也只有16个年头 ;大部分头部财富公司正在筹备或刚刚庆祝过自己的十岁生日。从业人员层面,十年前,财富管理人才极为稀缺,从业人员都是刚刚从相近的传统行业转让而来,我们可以从130余家独立基销公司持牌机构的股东原有行业分布上管窥一下:主流是银行、保险、证券、公募、期货私募等相近行业转化而来。他们虽来自相近行业,但是财富公司和传统机构的业务模式和经营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整和适应。除此以外,有的之前是做财经网站的,有的是做炒股软件的,有的是做金融行业CRM软件的,这些都还是相对接近的行业,调整适应的过程就更复杂一些;其他的如BATJ、新浪、360等互联网巨头,苏宁、国美等家电连锁巨头,通联、集付通、汇付等支付机构,基本上是本着流量变现初衷入行的,抱着同样目的的还有融创、碧桂园等开发商,世联行、易居等地产服务商,甚至还包括做在线旅游的途牛和做体彩的9188彩票网。这些流量出身的股东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学习和适应财富管理的内在逻辑。


总之,各路神仙从相近或有一定关联的行业转行而来,经过了十年的转型和沉淀,大多都已走上正轨。据专业机构统计,目前行业超过10年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5年以上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

   

总而言之,迈过上面“三座大山”后,才能看到星辰大海:对比信托、期货、公募基金而言,独立财富公司离资金客户更近,服务范围更全面。弯道超车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4
独立财富公司的“突围”


前景看似十分诱人,但是大部分机构可能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或者熬到了那一天也无法分享到胜利的果实。未来十年财富管理行业还将经历残酷的洗牌。


各家财富公司如何在这个十年中活下来并且发展壮大,是摆在所有财富公司面前的一个灵魂拷问。先从外部竞争来看,第三方理财行业对比传统三大三小金融机构的优劣势显而易见。财富公司的优势,第一就是监管环境相对宽松,机制相对灵活,能够抓住更多参与优质资产的机会;第二,财富公司规模小,时间短,历史负担轻,经营成本低。而独立财富公司的劣势则是:第一,研究能力弱,风控挑战大;第二,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

 

独立财富公司如何突围呢?援引业内资深人士观点,至少要在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先锁定细分市场,先做精做专,再做大做强。


第二,要联合外部力量,比如特定行业的龙头企业,这样可以在资产端和资金端同时得到助力。


第三,要始终把风控放在第一位,风控是0和1的问题。这印证这那句俗话: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

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

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

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
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图片



加载中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