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速”的捷信:高层变动,业绩大幅下滑,被列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2021-08-23
微信图片_20210823104435.jpg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
文 | 陈   莹
编 | 全   卓


根据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消金”)2020年年报,该公司当年末总资产652.07亿元,同比下降37.62%,其中,营业收入112.32亿元,同比下滑54.22%;净利润1.36亿元,同比降88.07%。

 

从2019年唯一一家破千亿的消金公司至2020年大落榜、失守第一,核心高管纷纷离职,业绩大降,更是被联合资信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失速”的捷信消金未来成谜。


1
净利润大幅下滑 痛失行业首位

从2020年的各项指标来看,捷信消金都已失去行业第一的位置。

 

根据捷信消金2020年年报,该公司当年末总资产652.07亿元,同比下降37.62%,其中,发放贷款576.32亿元,同比降37.26%。同时,2020年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88.07%。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联消金”)2020年末总资产1083.11亿元,同比增长16.84%,一举超越捷信消金,成为持牌消金行业新龙头。

 

2020年末,捷信消金逾期贷款占比高达21.87%,创下新高。2017年-2019年,捷信消金逾期贷款占比分别约16%、21%、16%,一直居高不下,公司信贷资产质量下行和拨备计提压力有所加大。

 

基于此,联合资信发布公告称,将捷信消金主体及“19捷信消费金融债01”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联合资信认为,捷信消费金融2020年经营业绩表现暴露出其业务处在转型期,业务规模收缩趋势较明显、高管稳定性呈现一定波动、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盈利水平承压、未来经营发展趋势尚不明朗,以上因素可能会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盈利能力、流动性与融资环境等产生影响。

 

不难看出,2020年对于捷信消金来说,异常艰难。


2
重资产模式“失速” 线下业务受冲击较大


过去数年间,捷信消金曾长期占据行业的头把交椅,这与其以人海战术长期重资产铺设线下展业密不可分。

 

数据显示,2018年,捷信集团覆盖国家人口规模共计34亿,消费金融加权平均渗透率不足10%。主要通过网上及实体分销网络向客户提供销售点贷款、现金贷款及循环贷款产品。截至2019年6月30日,捷信集团通过全球大约453,593个贷款服务点、贷款处、银行、邮局、汽车经销商和自动取款机网点组成的庞大销售网络,为超过1.237亿客户提供贷款服务。

 

线下网点推广、驻店推广的地推模式,为捷信消金赢得了行业第一的地位,同时也带来回报周期长、利润率低,线下虚假宣传,丧失线上红利等问题。所以,当疫情突然爆发,捷信消金受到的冲击较大。

 

与此同时,关于捷信消金“强制”裁员、“变相”裁员的消息并不少见。

 

2017年开始,捷信消费金融便开始在长沙、深圳、天津等地进行人员优化,相关媒体报道显示,2019年3月-9月期间,捷信消费金融在中国的员工减少了1.5万人,2019年年底员工已经减少至4万名。

 

自2020年年中以来,捷信消金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核心高管纷纷离职,迄今为止大多数职位仍未宣布接替人选,且在今年3月份,其实际控制人因为发生意外而去世。对于这一系列的人员变动、后续影响和业务情况,《今日财富》向捷信消金发函求证,遗憾的是,截止发稿,并未收到其关于此的正面回复。

 

不过,捷信回复了其他信息表示,2021年1-5月,捷信消金业绩情况良好,盈利已超去年全年。同时公司自2020年开始着手数字化转型,“2023战略”已初见成效,已有超过4,400万用户注册了捷信金融APP。2021年,捷信加强战略布局,紧锣密鼓的筹划新项目,针对捷信“2023战略”的实施、国内外消费金融市场的对比、捷信的品牌策略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等问题。


3
消金行业大变局 浪潮之下承压转型


麦肯锡在一份报告中也提到,2020是中国消费金融的转折之年,市场参与者们在未来面临着息差收窄、监管趋严和年化利率(APR)收紧以及不资产持续增长三大挑战。但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全面赋能消费金融价值链条,将成为下一个五年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整个消费金融行业还将处于调整期,而捷信消金的转型之路也在进行。公司总经理翁德雷·弗里德里奇曾披露,与一年前相比,公司内部运营降本增效极为显著,现在每产生一笔新贷款,捷信所承担的成本降低了31%。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总体成本大幅削减,成本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可变成本从31%上升到41%——这是一个重大进步,表明捷信如今可以以更灵活、更弹性的方式管理成本,使之更好地与实际业务量相匹配;服务成本降低了23%,这意味着捷信如今可以以更低的花费,为顾客提供同样水平的服务。

 

但是,在拼资本、拼流量、拼技术、拼速度的“红海”时代,留给捷信消金的转型时间显然不多。监管的态度也更加明晰,对消费金融整个产业链的整肃依然在持续。无论是互联网贷款和助贷的模式,还是征信数据的使用与隐私保护,又或者是潜在的利率下行,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捷信消金能否快速实现商业和业务的可持续以及风险可控之间的平衡,仍待观察。

 

可以肯定的是,捷信消金已经已经认识到中国市场所独有的机遇与挑战。

 

捷信消金产品与市场负责人巴斯克·兰加查理(Basker Rangachari)认为,就中国来讲,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独特之处和挑战在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必须与拥有世界领先技术、财力雄厚、拥有庞大规模和客户群的互联网巨头展开竞争。

 

“但中国市场的机遇也很有吸引力,对于消费金融机构来说,成功不在于一味的大量放贷,更在于是否有成熟的风控催收系统和资产组合促成有效回款。这正是捷信比较擅长的地方,因为捷信在其他国家有银行业务,我们的风控水平在质量和深度上都更接近银行。随着监管的积极调控,捷信作为持牌机构将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其表示。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

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

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

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
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图片



加载中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