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宏韬:回归主动投资 经验与创新结合推进净值化产品发行
2018-06-06
2.jpg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攀升,截至2017年年末,不考虑交叉持有因素,总规模已达百万亿元。其中,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22.2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1.9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保险资管计划余额分别为11.6万亿元、11.1万亿元、16.8万亿元、13.9万亿元、2.5万亿元。

4月27日影响这百万亿资产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从适用范围来看,《意见》主要适用于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即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管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其资管产品包括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子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保险资管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行的资管产品等。

资管新规的正式稿在许多方面做出了温和放松,但仍需要提醒投资者关注新规冲击,以及资管理财部门将面临的重大重塑转型风险。《意见》将征求意见稿中的过渡期延长了一年半至2020年底,虽意味着自发文起至过渡期结束过还有两年半时间,但金融机构的转型压力仍极大。在同一监管的大趋势下,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的路在何方?

《今日财富》为此专访了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宏韬先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章宏韬


章宏韬,文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合肥工业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先后在安徽省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安徽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安徽证券交易中心、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工作,现任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证券业协会托管结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证券期货业协会副会长。长期在奋战在经济、金融一线,在经济研究、企业管理、并购重组、股权投资、证券投资、资产管理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今日财富》:资管新规的正式出台对产品方、投资端、风险控制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资管行业的业务重点与资金流向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章宏韬:资管行业业务重点将实现回归主动投资。资管新规的实施,将逐步引导资管行业回归主动管理本源,逐步收缩多层嵌套通道类业务,进一步提高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投资重心转向标准化资产,并鼓励将各类非标资产打包进行资产证券化,同时更加注重以市场为导向的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

过渡期内,新旧产品将并行一段时间,但市场未来将以能穿透到底层资产的产品为主。从资金来源的角度来看,同时考虑交叉投资的因素,当前银行理财是资管业务**的主力军,而个人理财在其中占比较高,这部分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当银行理财被禁止期限错配并净值化后,也就势必会引发这类投资者资金的分流,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将会表现出各异的投资行为。从资金用途来看,在穿透监管的形式下,资管新规规范非标投资,引导资金投向标准资产,避免资金空转、脱实向虚,防止产品过于复杂加剧风险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传递。为确保市场稳定,合理设置过渡期,同时鼓励企业进行直接融资或发行ABS,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今日财富》:资管新规中,对资管业务进行了重新定义,并进行了扩充。对于您所在的证券行业将如何应对这些变革与机遇?

章宏韬:华安证券的资管业务目前涉及定向计划、集合计划、资产证券化、私募基金以及参股的公募基金(华富基金),新规重新定义了资管业务,要求资管回归本源,尤其是未来资管以主动管理净值型产品为主,很大程度上使得报价型产品、资金池产品成为历史,产品的净值将直接体现公司的投研能力,未来多元化产品开发能力、丰富的投资策略和科学的投资标的选择就成为了关键。

华安资管强调主动管理能力,业务发展坚持稳健,目前无清理资金池产品的压力,监管调控影响相对较小。但在回归资管本源的过程中,华安资管业务需要聚焦客户结构、渠道开发、投研能力等方面,一是要实现回归主动投资,利用大集合转公募基金的行业契机,充分利用上市品牌和资金实力,加快转型和业务布局;二是推进产品创新进程,拓展资产管理创新业务,丰富产品种类和形态,尝试和探索以资产证券化为主的创新业务,推进自有资金跟投或者新型结构化设计的低风险类型产品,以寻求公司资管业务新的发展方向;三是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在巩固现有渠道客户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多元化销售渠道,提高新型销售渠道对公司资管规模的支持力度;优化公司资管产品面向的客户群体,逐步由低风险客户群体向多元化风险偏好客户群体拓展。

《今日财富》:资管新规对公、私募产品的投资要求进行了大幅修改,资产管理类金融机构将如何应对变化下的机遇与挑战?

章宏韬:资管新规按产品类型制定统一监管标准、对同类业务作出统一规范从而重塑行业规则,各类资管机构都需以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去面对资管新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自我鞭策、积极转型,金融机构均面临短期控制收缩规模、长期由量变到质变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面对挑战和机遇,金融机构越来越要依靠长期培育的风险定价、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等形成核心竞争力,一是树立长期发展目标并保持定力,虽然资管新规制定了新的起点,但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中,不同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和目标还是差异化的,长期坚持既定发展战略才可能取得难以超越的优势。二是以匠心追求专业化能力的提升,在公募基金发展20周年之际,资管行业总规模已超过100万亿,但规模增长主要来自通道、资金池等几类相对简单的模式,公募基金作为国内实践最早、监管最规范的资管产品贡献约10%的规模,资管新规要求资管业务回归本源,借鉴和吸收公募基金的经验和做法,金融机构要在坚持长期战略方向指引下,培养一批立足长期、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工匠,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三是从经营模式、组织架构和风险管理方面积极转型主动管理,加快转型和业务布局,实现各项业务的均衡发展,避免因公司治理、投研能力、客群基础等核心竞争能力薄弱而在新一轮竞争中被淘汰。

《今日财富》:新规中对净值化管理的条款进行了重新修改,对于资管行业来说,机构在实行产品净值化管理上有何良方?

章宏韬:资金池或报价型产品常采取预期收益率模式,过度使用成本法计量所投资金融资产,基础资产的风险不能及时反映到产品的价值变化中,导致投资者自身不关心所购买的产品具体投资情况,也不了解具体投资风险。作为打破刚性兑付的重要手段,资管产品净值化一方面需要建立公允的估值系统确定产品净值,另一方面有了净值波动就会有更为频繁的投资者申赎行为,对净值波动及产品流动性管理的要求大大增加,这涉及产品形态、投资组合管理模式、交易结构,以及配套的信息系统、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调整。具体运营管理上,要求金融机构作为管理人强化产品净值化管理,并由托管机构核算、外部审计机构审计确认,三者相互制衡,按公允的原则进行核算,保障净值化管理的真实和准确,并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赋予监管机构分类惩处的权利,从外部强化净值化管理的落实情况。

《今日财富》:此次新规延长了新老交替的过渡期,资管机构将如何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安稳着陆、健康发展

章宏韬:此次新规充分考虑存量资管产品期限、市场规模及其所投资资产的期限和规模,兼顾增量资管产品的合理发行,将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较前期征求意见稿延长了1年半,给予金融机构更为充足的整改和转型时间。同时对提前完成整改的机构给予适当监管奖励,也鼓励资管机构尽早适应监管形势,主动进行创新和尝试。短期内,整个资管行业在具体监管细则未出台前,多数机构抱持谨慎态度,资管规模必将出现收缩,中期来看,资管机构行为调整、业务结构调整包括信用创造模式的变化、资产与资金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将产生一定流动性波动和信用风险波动,但长期来看更加标准化、净值化的资产管理行业对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今日财富》: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众多领域都已被其替代,此次资管新规中明确了智能投顾的监管,这对传统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券商、银行、保险、基金会带来哪些变革与机遇?

章宏韬:资管新规的总体思路在于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而人工智能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也被单独提及,一方面说明监管层充分肯定了人工智能投资顾问这种模式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监管层对于人工智能投资顾问的认知,与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主流做法大体一致,并充分考虑了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实际情况。

智能投顾有很多优势,比如提高服务效率、利于线上传播推广及增加用户粘性等,但同时也面临**的挑战:用户层面,传统的股票投资者仍喜欢追涨杀跌、看中短期收益而忽略中长期的资产配置,而理财客户则更强调流动性、对稳健收益的产品存在惯性依赖,客户适当性层面,由于服务对象多为长尾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过高的门槛与智能投顾的初衷背离,容易引发不稳定事件,系统风险方面,过于密闭的人工智能算法,在高频交易或极端情况下的是否会放大风险,引发羊群效应。所以智能投顾出现后,对于如何疏导投资者的需求,依然任重道远。对于券商和基金公司而言,逐渐向净值型公募产品转变是大趋势,发展智能投顾未来可能会逐步分化为两个方向。一类是专注于钻研A股策略的机器人,一类是以ETF为标的的资产配置机器人,在这两个领域深耕,各自形成自身优势。对于银行和保险而言,考虑到客户群体的风险偏好较低,发展智能投顾可能先逐步向专属私人理财经理靠拢,专注于财富管理和理财规划层面的各类产品的筛选和配置功能。

《今日财富》:资管新规的出台将对投资者的影响以及资管机构将如何把握投资者的变化?

章宏韬:资管新规出台后,排除个别机构为短期保障流动性在过渡期内续发新产品,期限短、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将渐渐消失。以个人投资者为例,很多个人投资者都是银行理财的拥趸,主要原因就是保本保收益,收益比存款利息高。打破刚兑就使得这部分个人投资者产生了“把钱放哪”这样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会有相当部分的资金进入表内,如结构化存款等,这在市场产品净值化初期会特别明显。之后,投资者需要客观认知自我、认知项目、认知金融机构,改变原先选择产品上的习惯。资管新规在投资者适当性工作方面做出了对“合格投资者的要求”,投资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相当于有了一个选择的框架以及准入门槛,准入门槛本质就是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在自身资产管理的金字塔构架上,根据时间成本或者流动性上的明确要求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新规明确禁止多层嵌套使得投资者距离资产本身更近了一步,同时也减少了相关投资成本。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资金总是具有逐利性,去追逐自身风险边际内的**利润,引导投资者做科学的资产配置。

而对于资管机构来说,适应投资者的变化事实上就是适应新规的要求。资管机构适应监管培养转型理念。充分发挥自身投研实力,发挥自身投资优势,将历史投资经验与创新金融产品相结合,积极推进净值化产品的发行,培养以风险定价、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竞争力。在过渡期内,资管机构要紧跟政策变化,贴近市场、深入客户、主动沟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客户需求和监管导向,开发符合监管趋势的新产品。



加载中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