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赴美投资机会
2014-11-27
FrtFzPwX7S_h72vkouBpTpYGmHxz.png

文稿统筹/陆臻祺

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是美国的一个华人精英组织,目前有会员140人左右,全部是在美国社会中有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华裔组成。该组织由**美籍华裔贝聿铭、马友友等人发起,成立于1990年,常设机构设于纽约。百人会是一个非政治团体,但其近年来一直与中央高层保持互动,对促进美国与中国以及两岸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起到了特殊的促进作用。


数字对比体现贸易平衡

黄伟:非常荣幸邀请到百人会的核心成员参与此次圆桌座谈,首先请百人会新任会长关德铨简单介绍一下百人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它都在干些什么。

关德铨:百人会是美国的一个非党派的非盈利机构,我们的会员差不多150位,都是在美国各行各业比较有成就的华裔美国人。我们把我们的力量集中一起,努力于两个方向,一个是怎么加强中美之间的关系,另外一个就是怎么提高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的地位。

黄伟: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的18月份,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是20.8亿,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9%。另外一方面,中国现在对美国的投资是达到了32.6亿,同比增长了16%,一降一增之间的对比非常明显。作为一个民间的中美两国的交流组织的会长,您认为在中美经贸往来的这个过程当中,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又可以如何来解决呢?

关德铨:我觉得这个中美商务投资之间差额不一定代表其中有问题,如果从中国对美国的投资继续增长,而且平均规模增大,数量有所增加,这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显示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平衡了,而且不是单方面的,主要是美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现在美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的速度有所降低,不一定代表他们对中国市场失去信心,也可能是代表过去已经投资到了某一个程度,现在是一个平台上的调整时间。要知道美国现在的经济环境也慢慢改变了,所以很多美国企业的重心也慢慢改变了。

 

中企赴美投资的两种玩法

黄伟:在您看来,现在中国的资本到美国去投资,有些什么样的领域和行业是比较好的选择?

关德铨:我觉得所有的领域其实都是开放的,重点是看中国企业他要追求的是什么。中国企业去外面的话,看你是要为了进入美国这个市场,把你的产品打进去,还是要在美国进行收购,去吸收他们的产品、技术,挖掘他们的品牌,利用这些品牌来加强你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这是两个不同的玩法。所以我觉得每一个行业其实都有同样的规律,一种是中国企业因为国内的市场饱和了,所以他需要追求新的市场。另外一种是,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厉害,而且中国市场竞争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竞争,所以企业为了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在海外收购一些能够帮助他在中国更加成功的一些原材料,他的技术,还有他的这个品牌。

黄伟:在您一个华人眼中看来,美国资本到中国来,现在又有些什么好的投资领域?

关德铨:最近几年,美国资本到中国,永远是看好这个市场的发展趋势,完全是跟随,他们觉得中国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是怎样。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你看中国的GDP增长还是比美国高起码3倍,在这个市场对比来说,机会肯定是更大。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环境也变化很大,所以变成过去成功进来中国的方法,还有在中国能够成功的方法,到今天也需要修改,所以这时候整个市场的改变,对美国的企业提出很多重新修改、重新思考的一个要求。

黄伟:那我们就来说说方法,中国企业到美国去投资,中国资本到美国去投资,需要什么样的方法?

关德铨:我觉得这要从两个层次来说,一个是你有没有准备好,你知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去美国收购?你的战略目标是怎么样?如果你要收购,你要考虑的是收购这个企业后,增加合并后的企业价值,企业价值是来自于销售收入的成长,还是来自于运营费用的降低,还是来自提高资产的运用率。另外,在执行收购的过程里,一定要有严谨,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团队、成熟的谈判和运作技巧。**,就是收购之后怎么整合的问题。另外有个新的挑战,就是你能不能说服美国其他的利益所得者、利益相关方来接受你在美国的投资。美国大众对中国和中国的企业还不是很了解,对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的动机不清楚,他们最担心你是把工作拿走,把工厂关闭掉,把所有的生产设备都运回中国去。你如何要他们放心,告诉他们,我们来投资,是为了互利互赢,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价值。让当地的民众、工会能接受中国的投资者,让当地的政客、议会不会对你的投资提出反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改革开放给海外华人带来机遇

黄伟:威特国际董事长李学海在美国有着“仓储大王”的美誉,为国际物流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请李学海来分享一下他创业和投资经历。

李学海:我1976年从香港移民到美国,1981年就开始做一个公司。因为当时中国刚改革开放,开始建很多工厂,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运到美国,我就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开始从几千吨级别的运输起步,到后来每年以很高的速度来发展物流配送的生意。因为那些货物运到美国后,还要配送给百货公司,还要做很多增值的服务。也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给我们海外华人的一个机会,也是我们企业有这个市场,由于这个市场的需要发展起来的

黄伟:您在美国、在中国都有投资。从现阶段的角度来讲,您如何评价中国和美国的投资环境?

李学海:首先,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的一个消费市场,特别中国是全球**的工厂。虽然这个工厂现在物价、人工跟市场运营费都涨了不少,增长也有所放慢,但至少目前的地位还是无可替代的,还是**的出口生产的市场。而美国是**的消费市场,这两个市场对于企业来说,都有很多的商机。但两个市场又有区别,因为美国融资成本低,利息低,市场已经很成熟,并且有完善的信用体系。而中国市场机会更多,但是外商进入,很多地方还有不少限制。

 

电商全球化 物流仓储有大生意

黄伟:中国电商阿里巴巴在美国挂牌上市,号称美国“史上**IPO大单”,引起了投资界的广泛关注。从物流业的角度来看,当阿里发展成全球的货物交易平台,它在哪些领域是更有机会的?整个供应链又如何来跟进?

李学海:阿里巴巴在中国的规模跟市场的份额是**,但我觉得它在进入国际市场后还是有很大的空间。因为记得还有很多要进一步能够发展的地方。我们去参观过阿里的杭州总部,他门也有过团队来我们美国总部做调研。我们探讨,现在的跨国电商是中国人买美国货,美国人买中国货,运输距离远,而且如果单品一包包寄过去,涉及到报关和税收的很多问题。一件本来便宜的商品,可能附加的费用比商品本身还要贵。这里面有些问题一定要解决,技术、物流等各个方面,我们已经发现,并且在共同探讨。中国电商进入全球市场,或者说全球的电商物流要打通,谁都能从世界各地买货,这个目标总有**能够达到。到那天,阿里的规模可能比现在更大,是全球的,不单是中国的。所以可能要把整个仓储分开,中国的货在美国有库存,美国的货在中国也有储备,实现消费者下单几个小时后,就可以拿到商品。

黄伟:你们已经在讨论这些实际操作的问题?

李学海:对,包括要解决物流成本跟一些时间上的问题。

 

中国汽车业大而不强 自主品牌仍需努力

黄伟:讨论过了物流业,与此非常相关的,并且一直吸引中国投资者关注的就是美国的汽车业,有关这个话题,请春晖资本董事长汪大总来跟我们分享,汪总,在您看来,中国保持多年的全球汽车第一大国的这种格局会持续下去吗?

汪大总:我对中国的汽车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今年看来大概规模总量是2400万辆左右,美国今年则是15001600万辆,第一和第二这个差距已经比较大了。往前看,中国的汽车市场还会保持比较健康的发展,估计每年8%10%左右。按照这个速度的话,应该在世界上还是最快之一,恐怕领跑的格局很难改变。

黄伟:对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品牌现状您作何评价?自主品牌有没有突围的可能性?

汪大总: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已经连续十一次市场下降,目前大家的生存现状确实很难,但再难也要做。关键是怎么做?我觉得还是要练好内功,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另外是品牌,两方面都需要做认真的、踏踏实实的工作。汽车工业发展100多年了,实际上又大又强的汽车工业也很多。他们在产品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的一个是联合,现在我们的自主品牌说起来很多,其实每个都很小,量也很小,规模也很小,这样的话给整个体系都带来很大的压力。我觉着我们的自主品牌是认真考虑联合突围的时候了。而说到品牌,打造品牌的学问其实很大,上海通用做的很成功,上个世纪94年、95年的时候,就花了很大的精力研究品牌,到底代表什么意义,跟产品怎么相连,在中国市场怎么定位,等等。我也希望百人会在这方面跟中国汽车一起做点工作,真正擦亮我们的自主品牌。

 

零部件企业出海比整车企业机会多

黄伟: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现在要走出**去开外,收购兼并,您觉得有机会吗?机会在哪?

汪大总:去年春晖也跟国内企业一起成功的完成了四项并购,其中有三个在美国。现在美国的并购机会还是非常多,总的来看,美国去年的并购总量达到了1万多亿美元,占世界并购总量的41%,说明有很多目标,可供大家选择。在汽车零部件方面,或者在轻量化方面,即汽车业现在用的铝材料、镁材料,另外还有比较重要的底盘件以及汽车电子方面,我们都知道有些企业准备出售。

黄伟:在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方面,收购零部件企业会不会碰到问题?

汪大总:这方面的挑战不像其他行业企业那么大,美国相对还是比较开放的,他主要一个是CIFUS(美国外国投资审批委员会),还有反垄断的审批,别的都是开放的。CIFUS是针对涉及国防安全方面,所以一般的汽车零部件他也不会涉及,但有少数的,他也卖给军车,但这个通常还是可以走得通的。

黄伟:在整车企业方面,在您现在看来还有机会吗?

汪大总:整车这个机会是比较少一点,因为世界上大的汽车集团就是那么几家。但是这里面应该还有战略联盟合作的机会,比如说最近东风就入主了法国的汽车公司,不是完全并购,是实现战略联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方面潜在的机会应该还是有的。

 

企业在校园投入 投资的是未来

黄伟:说到学习海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国人一直会感叹,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的大师。就这个问题,来听听纽约理工大学校监张钟浚的观点,中国的教育跟美国教育之间**的差别在哪?

张钟浚:中国的教育从小到大都要考试,要有个标准答案,而美国的小孩子,从小就被培养要有自己的意见。所以我感觉就是说这个真正要能培养出来真正大师来讲,从小学要给他们这样一个启发性的教育。我以前带博士生的时候,就常常跟他们开玩笑说,你有哪**可以不赞成我的讲法,按照你讲的自己的理念,我还批评不出有什么地方不对,那就是你该毕业的时候了。

黄伟:在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方面,您有很多的经验,中国现在有很多的企业是和学校在合作,能能不能分享下美国的经验?

张钟浚:美国的经验可以这样说,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跟学校合作,而且是比较长期的合作。一个比较大的企业,他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公益,而是在战略上,这个学校的学生将来对他公司的成长、对他人才的引进,有什么好的帮助。从这个角度讲,企业进校园,常常也许是给你仪器,也许是给你学生实习的机会,也许参加学校创新的孵化器支持他们的活动,是投入人的资源进去,跟学校配合。

 

美国基础教育或存投资机会

黄伟:现在很多的中国企业都走出去,他们也愿意在美国设立一些研发中心,能够将更好的技术带回中国来。对于出海的中国企业来说,该如何来吸引当地的人才,比如说美国的这些毕业生,到他的公司来工作?

张钟浚:在美国来讲,工资并不一定是**吸引人才的方法,工作的保障培养与工作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常常也许你提供的环境,如果让他感觉到有充分的机会发展,能承担更大的责任,或者收入虽然不高但是保障做的特别好,这些理由都可以使不同的员工愿意留下来。美国现在对移民,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的环境现在非常宽松,所以中国学理工的人,到美国去留下来,其实越来越容易。反过来说,海归回来是不是一定有发展的机会,这反而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黄伟:在美国的教育投资领域中,中国企业有什么样的机会?

张钟浚:教育跟投资两个名词配到一起是不寻常的,美国不管大学也好,中学也好,基本上是非盈利性质的,要么是公立学校,要么是私立学校但是靠某些募款的基金来维持,真正做好的学校是不赚钱的。有没有赚钱的机会,有没有投资好的机会?也有,从就职培训来讲,大部分美国成人教育是赚钱的。私立学校现在也有个新的模式出来,在美国现在有个很出名的新的私立学校,就在纽约叫Avenues,学费可能到45一年,小学生。但他的特色是所有学生都要掌握双语或者是三门语言,除了英文以外一定要中文,或者是要西班牙文,或者是三门语言都要。这个学校的创办人是耶鲁大学以前的校长,他的创始理念就是要办一个很好的学校,以吸引投资人来。现在这种方式能否成功还是未知,学校还很年轻,但等于是已经有个新的模式建立起来。一般来讲,在美国可能**档的最容易赚钱。

 

中美创业成本差距减小 资金来源仍是关键

黄伟:说到赴美国念书,之后回归故土创业,很多年前,一直时至今日,很多创业者都是走的如此相同的路径。晓龙基金创始人曾宪章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请他来分析下这条路径背后的逻辑。

曾宪章:主要是资源的不同,在美国学校刚毕业的,或者是工作个三五年,其实你的人脉资源、你的资金资源都很有限,你很难聘到一流的大学生为你工作。但当你回到国内,你就很容易聘到相对的一流大学生工作。所以在人才、成本、人脉等方面考量比较,回归创业的成功机会相对比较大。到今天来看,中美的薪资差距越来越小了,如果你能够找到你要的人在国外,他的成本不见得会更高,未来就看你的管理能力。当然在国外管理能力又相对跟国内又不太一样,需要更大的能力做管理,所以考量会发生一些变化。

黄伟:科技创新人才往往都具有很强的吸金能力,您觉得他们如何能够更好的和资本之间形成对接?

曾宪章:其实创业者大部分都是科技出身,跟金融界的接触相对少,所以并不是很容易找到资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从事所谓的人脉网络的建立,我当年为了找第一个100万美金,整整花了18个月。所以我成立了玉山科技,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脉网络的平台,在这里有资深的人,他很容易把门打开。只要你的技术吸引了他,再接触就很容易了。过去20年来,我们也建立了“摇篮计划”,扶助各地的创业年轻人,借助导师们的人脉、资金和经验,来协助年轻人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

黄伟:目前国内的P2P网络平台中,有很多的平台也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您怎么来看这个问题?

曾宪章: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毕竟网络上的小额融资很容易操作,但**当你真正需要大额募资,人还是最重要的。我们投资其实不是投他的产品,而是投他的人,人对了,产品和模式慢慢演变下去,**还是得看创业者本身所具有的人格特质、他的呈现度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需要的。这两方面会相辅相成,网络融资不会取代现有的人脉网络。

黄伟:**再请到关德铨会长来给我们谈谈,百人会可以为帮助中国企业到美国发展做些什么贡献?

关德铨:百人会是一个非盈利机构,我们不会直接帮助到中国企业走出去,但我们很多会员都有这方面的能力。百人会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怎么去把中美经贸的大环境维持的比较正面。我觉得中国企业,走进去美国,有可能有负面的影响,也可能创造正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是去帮助中国企业关注到在美国投资的行为责任,不单只是关注这个企业该做什么,管理层该从哪里来,更加要关注到合并收购以及投资对当地的社会有什么影响,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到这些方面,而且可能帮他们建立一些在美国公司责任的行为标准,这将个是很大的贡献。



加载中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