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排序
发布时间
522个结果
  • 突发高层变动后涉通道业务赔偿,业绩亮眼的光大信托称将上诉

    突发高层变动后涉通道业务赔偿,业绩亮眼的光大信托称将上诉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黄晓峰编 | 鹿   田在信托严管的2020年,光大信托表现了强劲的增势。根据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的光大信托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上涨35.3%;净利润28亿元,排名行业第五,同比上涨34.6%;ROE(净资产收益率)21.85%,位列同业第一。但是,在光鲜业绩的背后,快速扩张仍有隐忧。此前,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2020年光大信托弘信10号、信益21号、弘信6号、智兴5号、广元建投1号等多款信托计划都出现过兑付风险。业内认为,通道业务大量违约跟光大信托的发展战略有关。为了快速壮大,光大信托通过扩大通道业务谋发展,相关业务爆发式增长,业务体量大,也造成了有瑕疵通道业务的聚集。 近期,光大信托又因一起通道业务赔偿案被法院判决需承担100%的本金损失和资金占用,引起业内震动。这是继华澳信托因通道业务被判罚后,全国第二起信托公司因通道业务被判罚的案件。对此,光大信托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公司将就此案进行上诉。1通道业务不免责,法院认定多项违规据悉,该案是投资者诉天津大业亨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业亨通”)、光大信托的侵权责任纠纷,近期由北京朝阳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大业亨通、光大信托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赔偿原告陈某投资本金损失100万元及其资金占用损失(以100万元为基数,按照年利率8.3%计算,自2018年6月25日起至实际支付之日止)。 回顾案情,大业亨通于2017年6月计划发起设立大通阳明18号系列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最终募集资金2.25亿元,投向光大信托受托管理的“光大・大通阳明18号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用于受让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简称“工大高总”)持有的上市公司*ST工新6600万股限售流通股收益权,并由工大高总对其转让的股权收益权按约回购,同时设定股票警戒线、平仓线。 但大业亨通作为大通期货的全资资管子公司,大通期货又是哈尔滨工大集团子公司,与工大高总存在关联关系。而上述资管计划到期后,投资标的*ST工新出现重大违规,所持有的6600万限售流通股被多家法院查封冻结,大业亨通未能兑付投资款及收益。 由于大业亨通、光大信托向其推介上述资管计划时,提供了《大通阳明18号集合资管计划推介材料》、《大业亨通项目尽职调查报告》、《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书》,并反复强调本资管产品是信托公司作背书,故投资者请求法院判令大业亨通、光大信托赔偿他的损失。 北京朝阳区法院认为,在此案进程中,光大信托有以下几点违规: 1. 光大信托在相关信托计划成立时,未按照《银监会关于印发信托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对该信托产品进行登记,也未按要求补办信托登记,违反了有关规定; 2. 大业亨通、光大信托没有向投资者送达过《光大・大通阳明1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之信托合同》和《股权收益权转让及回购合同》,投资者并不知晓信托文件及交易文件的具体约定,光大信托又未按有关规定办理信托登记,使得投资者无法通过公开途径查询信托计划详细信息; 3. 光大信托对该信托资金是集合资管计划资金,来自于投资人而并非是大业通自有资金,以及大业亨通与融资方工大高总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均应是明知的,而且在股权收益权转让及回购交易中仅由工大高总办理了《账户限制单》及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债权文书公证,该信托产品风险较高; 4. 在此情况下,光大信托未按中国银保监会《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事前进行尽职调查,就可行性分析、合法性、风险评估、有无关联方交易等事项出具尽职调报告,仍与大业亨通签订事务管理信托合同,约定光大信托不做尽职调、不盯市、不承担主动管理职责。 综上,法院认为光大信托在履行合同时未按照法律规定恪尽职守,且在投资标的触及警戒线、发生可能对财产产生重大不利情况时未督促大业亨通质押股票、申请强制执行,对投资人的资金损失持放任态度,未尽到其作为受托人应尽的谨慎有效管理并维护受益人最大利益的法律义务。由此,光大信托也应对投资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目前,光大信托称正对此案进行上诉。 2信托原董事长调离,光大集团再现人事变动然而,就在光大信托交出亮眼业绩之际,1月21日,据消息人士称,光大信托内部已宣布免去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闫桂军职务,另有任用。由光大集团协同发展部总经理冯翔接任,目前相关任职资格进程还在批复中。 据悉,闫桂军是光大信托的“灵魂人物”,一直带领光大信托从排名倒数第三挤入如今的业界前十,其于2015年4月出任光大信托总裁,任职期间,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分别达到重组之初的15.66倍、6.73倍、6.63倍、7.19倍。 掌管光大信托前,闫桂军历任中国光大银行总行公司业务总部总经理,中国光大银行浙江(杭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中国光大集团金控资产管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 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光大信托在内部公告中只字未提其去向,只说另有任用,不禁使业界猜测,市场甚至一度出现董事长被带走的传闻。 接任的冯翔曾是光大最年轻的一级分行“指挥官”,据资料显示,冯翔曾任光大银行宁波分行客户经理、公司部总经理、分管行长;2010年起担任光大银行南昌分行筹备组组长、行长;2016年底担任光大银行总行投行部总经理,此后任光大集团协同发展部总经理。 “冯翔书记出任董事长,还兼任光大集团协同发展处的工作。今后光大信托一定会在集团协同发展,资源充分利用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接近光大信托人士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而这位“80后掌门人”接任光大信托后是继续延续前期发展的强劲势头,抑或改变风格,目前尚是未知数。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08 2021
  • 吉利狂结亲家“补短板” 避免被新能源时代淘汰

    吉利狂结亲家“补短板” 避免被新能源时代淘汰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郭    文编 | 鹿   田提到近期汽车行业的战略合作,不得不提到吉利。燃油车领域堪称自主一哥的吉利,在新能源领域久久不见起色,最近又开始了频繁“结亲”的行动。 “结亲”似乎是吉利最擅长的运作,但外部资源能否真正带动内生增长不好说。2021年1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控股”)先后与百度、富士康达成合作;1月19日,吉利汽车集团与腾讯达成合作;1月29日,吉利控股与FF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 频频合作的背后,是吉利在追逐智能电动化急促的步伐,其资金和实力是否能撑起拓局的野心?转型需要“断臂”的决心,但吉利的新能源车销量不占优势,多头兼顾如何打造自我品牌,都值得关注。1频繁合作“补短板”2021年1月29日,吉利控股与美国共享智能出行生态系统公司Faraday Future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同时作为财务投资人,吉利控股还参与了Faraday Future SPAC上市的少量投资。 消息刚传出时,外界认为吉利选择与贾跃亭旗下的FF合作是一项“疯狂”的举动,资本市场似乎也并不买账,1月29日,吉利官宣与FF合作之后,股价持续下跌,截至收盘报收28.35港元,跌幅3.9%。 2020年9月,吉利发布了自己的SEA浩瀚架构,并规划了16款车的研发计划,但公司旗下目前的新能源品牌“几何”发展并不理想。 投资法拉第未来,一是希望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更多元化发展,二是法拉第未来是定位较高的纯电动汽车品牌,而吉利从收购沃尔沃开始高端化转型,此次合作也是希望在高端纯电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但吉利选择争议的FF内情与未来尚难预测。 不过,2021年1月开始,吉利“疯狂”开展合作。吉利控股先后与百度组建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并与富士康签署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富士康在ICT领域的专业能力、丰富经验和全球化布局,对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吉利控股将发挥在汽车领域的专业能力,包括设计、工程研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的体系化优势,与富士康强强联合,融合发展,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探索全新路径。”吉利方面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 1月19日,吉利汽车集团与腾讯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底座、数字化新业务及低碳发展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2业绩下滑、问题频出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行业趋势,还是环境影响,吉利近两年业绩下滑明显。 从营收来看,根据财报显示,吉利汽车2019年累计销量136万辆,同比下滑9.28%;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同比下降9%;净利润82.6亿元,同比下滑35%;财报显示平均单台车辆售价为7.4万元,与2018年相比几乎一样,虽然平均售价相差无几,但整体的车辆销售额度和净利润仍有下滑。 “受全球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国五、国六排放标准切换等因素影响,2019年汽车市场整体下滑。但从中国汽车产业来看,吉利汽车仍然跑赢大势。”吉利汽车认为,公司保持战略定力,表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在市场遇冷的前提下,2019年现金水平达193亿元;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6.2%提升至6.5%,且利润结构呈多元化趋势。 2020年全年,吉利汽车共计销售132.02万辆汽车,同比减少约3%,超过了年中重订的132万辆销量目标,而年初吉利汽车制定的销量目标则为141万辆。 对于吉利认为,2020年全球经济一体化受到巨大挑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重创,吉利实际在加快数字化转型:“2020年吉利汽车市场占有率稳健增长。自2017年以来,吉利汽车已连续四年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持续引领中国品牌向上发展。” 不过,《今日财富》杂志发现,近年来关于吉利的质量投诉越发增多,离合器失效、车身生锈、发动机漏油等问题层出不穷,并且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根据车质网公布的投诉榜单显示,2020年12月轿车销量投诉量排名中,吉利帝豪、吉利星瑞上榜,其中,吉利帝豪2016款投诉达3320个之多,用户满意度仅3.0,问题集中体现在汽油箱异响、变速器故障、发动机漏油、离合器失效、出售问题车、销售承诺不兑现、服务流程不完善等方面。就这些来看,吉利汽车在品控和经营诚信方面仍需提升。(数据来源:车质网)3起大早、赶晚集相对尴尬的是,吉利的纯电动品牌市场识别度低,作为自主汽车旧世界的佼佼者,能否在新世界里占据一席之地,还十分不明朗。 吉利是最早一批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的车企,在2018年吉利发布新能源战略称,到2020年计划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90%以上。但在2020年12月,吉利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171辆,2020年全年共计销售新能源汽车6.81万辆,仅占总销量的5%。 从2020半年报看,纯电动汽车只占吉利新能源车的较少部分,而插电混动和油电混动车型则占了销量的80%以上。作为对比,长城汽车的纯电动品牌去年总销量达5.63万辆,同比增长44.76%;比亚迪的纯电动车销量则超过13万辆。吉利的纯电动品牌在同级市场的竞争力仍有很大差距。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融合开放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特征。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吉利也很急迫,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必须主动拥抱变革,寻求广泛联合,资源协同,为用户创造最大化价值”。 可以看到,收并购、合作是吉利擅长的手法。近年吉利活跃在资本市场,并购了宝腾、路特斯,收购戴姆勒9.69%的股份等,宝腾打开了吉利在东南亚的市场,路特斯是吉利在英国的名片,吉利收购沃尔沃赢得了欧洲的敲门砖,近期收购力帆则加速了在国内西南地区布局。 创业35载的吉利正由汽车制造商向智能电动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如何追上新能源车发展步伐,避免沦为“代工厂”,决定了吉利下一个十年。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05 2021
  • 频繁减持,比亚迪耍起资本术

    频繁减持,比亚迪耍起资本术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朱玥明编 | 鹿   田伴随股价的攀升,比亚迪在资本运作方面动作频频:发布品牌新LOGO、成立电池研究新公司、分拆半导体上市、H股融资三百亿港元等。截至目前,比亚迪成为总市值仅次于特斯拉的全球第二大上市车企,一连串的举动,不难看出比亚迪的野心。 如何界定比亚迪的内涵价值,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需要注意的是,销售业绩下滑、半导体应用有差距、销售人事一变再变,反观A股、港股市值双双登上七千亿的过去一年多里,比亚迪高管的减持却比以往来得更“猛烈”了一些。1新能源销售不佳屡换帅1月21日,比亚迪宣布配售1.33亿股新H股,每股价格为225港元,募资总额近300亿港元,此次配售将作为公司补充运营资金、偿还带息负债、研发投入和一般企业用途。 新时代证券研报指出,配套资金将助力公司抓住新能源车爆发的窗口,牢牢把握新能源车产业链关键领域,如电池、新能源整车和智能化等。配售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 65%左右,利息费用较高拖累利润表现。偿还带息负债有助于帮助公司优化资本结构,增强盈利表现。 不过,从销售数据看,比亚迪近年表现并不如意。数据显示,2020年,比亚迪销售汽车约42.70万辆,同比下降7.4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18.97万辆,同比下降17.35%。这已是比亚迪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两年下滑。 强中更有更强手,在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接连下滑的同时,老对手特斯拉正快速崛起。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特斯拉Model 3销量137459辆,比亚迪汉EV销量28772辆。比亚迪汉和Model 3竞争处于弱势,随着特斯拉降价,比亚迪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后起之秀”如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快速攀升,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比亚迪目前正在进行人事大换防,而销售总经理的岗位虚席以待。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的销售重岗近年来频频换人:2015年7月,比亚迪时任销售总经理侯雁主动离职,比亚迪第八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接替。2017年10月,比亚迪又再调整,销售原常务副总经理赵长江接替舒酉星出任比亚迪销售总经理。 动力电池方面同样不省心,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陆续被同业赶超。2017年,宁德时代赶超松下和比亚迪,跃居全球第一;2020年,LG化学后来居上。比亚迪从曾经的“电池大王”到现在的行业第三。2芯片短缺下急分拆半导体不过,比亚迪似乎没有放弃,像做口罩一样在不断派生新的概念。受疫情影响,全球半导体芯片供应出现失衡,除电子行业外,汽车产业受到严重波及,致使大部分车企被迫减产停产,半导体发展迫在眉睫。 启动半导体拆分上市,2020年上半年,比亚迪半导体在短短20天内完成了两轮融资,合计融资27亿元,红杉资本、中金公司、国投创新、小米、联想、招银国际、中芯国际、上汽、北汽、碧桂园、韩国SK集团等全球知名机构纷纷参与认购。据悉,比亚迪半导体正在接受中金公司辅导,计划在A股上市。有业内人士表明,比亚迪的车规级IGBT或是其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比亚迪半导体背靠比亚迪整车业务,在产品应用方面有优势。 分拆的决策有三点意义:一是提升半导体业务经营活力,在保持公司控制权的基础上,强化独立经营,为品牌中性化和拓展体外销售奠定基础;二是半导体业务价值可在资本市场中进行重估,有利于挖掘市场价值,进而带动公司整体市值向上;三是在公司财务费用和负债率相对承压的情况下,通过股权融资缓解公司研发投入和财务融资压力,借助外部资本提升半导体业务投入力度,加速市场扩张。不过,也有担心称,在新一轮产业浪潮下,资本争相涌入半导体领域展开产业升级竞赛,竞争非常激烈。 据悉,目前国际上能够提供车规级IGBT的企业不过四五家,包括英飞凌、西门子半导体、安森美、三菱电机、富士电子等。国内新能源汽车80%采用的IGBT是英飞凌的,少量采用三菱电机和安森美等,却极少采用比亚迪的半导体电池。比亚迪虽然突破了IGBT的国外垄断,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但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 面对比亚迪近日的频频举动,市场对此的反应也大不相同。支持者认为,比亚迪掌握核心科技,具有全产业链,有巴菲特加持,理应如同特斯拉一样享受高估值。但也有部分人认为,比亚迪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和销量不足以支撑过高的市值,且财务数据透露出危险信号,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32020年以来高管减持频繁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比亚迪整体销量下滑、营收不利,但过去一年来,比亚迪股价水涨船高,实现重大突破,A股和港股股价均由最初的40元左右一路上扬,最高超过270元,两市目前市值均突破了7000亿元。 1月26日晚间,比亚迪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股东、高级管理人员李柯的告知函,其以个人资金需求为由,计划减持公司A股股份不超过100万股。 比亚迪副总裁李柯与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是夫妻关系,根据《今日财富》杂志统计,相比2018和2019年,2020年至今,比亚迪高层减持套现的动作较为密集。 根据财报薪酬表,吕向阳、夏佐全和李柯三人是除王传福外,公司排名最靠前的三位。2020年6月末,夏佐全首先进行减持,从6月底到7月27日,共进行了10余次减持。公告显示,夏佐全减持价格区间在72.459-72.176元/股,套现约4.91亿元,减持后夏佐全持股由3.716%降为3.467%。 第二个减持套现的是比亚迪第二大股东吕向阳,据公开信息显示,吕向阳1995年2月与其表弟即王传福,共同创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现任比亚迪副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其创立的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捷投资”)在比亚迪持股5%以上。 此次吕向阳减持,正是通过融捷投资实施。按照1月15日发布的公告,从去年9月14日开始到今年1月15日,融捷投资已累计减持20余次,减持数量过半,减持价格区间为 93.787元/股至241.112元/股。按照减持区间成交均价粗略计算,融捷投资已套现约7.6亿元。 虽然,比亚迪表示“李柯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信心,仍将长期坚定地持有公司股份。”但有业内人士猜测,多位高层减持套现的举动绝非巧合,或与近来比亚迪股价估值过高和业务乏力有关,就该问题《今日财富》杂志多次联系比亚迪方面,但未获回复。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05 2021
  • 白银下挫,散户抱团惨遭华尔街血洗,史诗级逼空大战就此结束?

    白银下挫,散户抱团惨遭华尔街血洗,史诗级逼空大战就此结束?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朱玥明编 | 鹿   田2021年1月22日起,基于散户和华尔街的撕扯,全球市场出现明显动荡。互联网社区Reddit的股票投资分区WallStreetBets(以下简称“WSB”)的散户们在集体逼空股票游戏驿站(GameStop)成功后,将逼空目标转至白银,白银连涨数日创新高后又开启“过山车”模式。 美国时间2月2日,美股堪称史诗级逼空大战迎来重要拐点,WSB概念股集体崩塌,抱团散户遭反扑:游戏驿站收盘暴跌超60%,创历史最大跌幅;散户抱团的白银暴跌近9%,被打回原形。而不论后市如何,激烈的厮杀,后果多半是一片狼藉。 在价格夹带情绪脱离价值的回合里,市场看到了逻辑之外的人性,也引起诸多反思。“一方面,投资者可以通过逼空案例,冷静地认清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投资;另一方面,可能某些商品真如散户所言,是具有价值,不应去一味做空,虽然爆炒到这样一个价位也未必是真的合理。”星展银行投资策略师邓志坚对《今日财富》杂志说。1白银被操控飙升逻辑回首白银战,在WSB论坛中,有用户发长文称白银价格应该是1000美元而非25美元,价格与真实价值严重脱节,价格被严重操纵。该用户分析,白银是全球范围内存在操纵最多的市场之一。近年来,全球银矿几乎枯竭,供应严重短缺;同时,需求猛增,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电子产品等诸多产品都比以往更需要白银,而该文获得了众多散户的支持。 之所以选择白银而非黄金,业内认为,是因为白银的市场体量比黄金小得多,且易操控。 据悉,目前人类已经开采并持有的黄金量约20万吨,约合164亿盎司,开采出来的黄金大多数被保存了下来,但人类历史上开采的白银(约272亿盎司)约一半已被消耗,而目前全球探明可开采白银仅剩28亿盎司。粗略计算,白银的可投资存量不足黄金可投资存量的4%,白银更容易用较少的资金来操控。 这种所谓“操控”,其实早已见怪不怪,因为不止白银,黄金的货币属性也早被投资界忽略,现在二者只剩资产属性,其价格主要受实际利率影响。 对于此次白银飙升,邓志坚指出,虽然主要由互联网券商Robinhood的用户通过逼空手段直接推动,但理论上白银在中长线上也确有逐步上涨的空间:一是需求,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所有的制造业将反弹,对工业所需的金属,无论是白银、黄金或者其他基础金属,理论会呈增长趋势;二是随着流动性的增强,美元可能产生偏弱势头。 虽然传统意义里,贵金属中只有黄金是避险工具,但很多投资人会根据金银比来对白银进行投资。一般而言,当金银比达到100以上时,黄金会首先上涨,白银紧随其后并涨幅超过黄金。而投资者会先投最有避险价值的贵金属,剩余一些资金时便会转战到白银。结合实际,去年三月,金银比达到最高时有124,现在又跌回到67左右,白银的涨幅也的确比黄金高出很多。 不过,白银会成为“暴打空头”的目标吗?嘉盛分析师Joe Perry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白银与黄金都属于贵金属,贵金属通常扮演对冲通胀的角色,美元下跌常常带来通胀。所以,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贵金属走高。 “白银ETF和现货白银/美元都不是股票,如果人们尝试挤爆白银空头,可能影响美元与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市场,即外汇市场。这是贵金属与股票之间的主要差别。世界各国央行是外汇市场的‘幕后老板’,不会任由少数交易员操控为所欲为,做多势头或许无法长久。”中国时间2月2日晚间,嘉盛分析师Joe Perry刚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转眼白银暴跌。 2逼空背后或有金主白银的飙升与下挫与抱团的散户密不可分。近期,大量散户投资者开始涌入衍生品市场“以小博大”,与做空机构为敌,狂热的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抱团”,最火热的WSB社区里,他们互相催促扎堆购买对冲基金和机构大举做空企业股票的看涨期权,并始终坚守交易准则:永不卖出,永不投降。 在邓志坚看来,这种散户抱团的行为偏离了股票的真正价值和白银的供求关系,不理智也不合理,但WSB社区讨论追低做空的用户实际信奉的是与所谓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完全相反的YOLO主义。 YOLO即You Only Live Once的首字母缩略词,意为人只活一次,即使承担风险,也应该享受人生。通过网络,全球拥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打破了地域上的界限,凝聚成一股强劲的力量。当做空仓位现象大量出现的时候,这些YOLO主义者形成了一种“惩罚富有的基金经理”和“自华尔街银行家手中夺回权力”的共同意志。 “通过散户逼空游戏驿站股票事件,我们不难窥见这股力量背后的人员之多和资金之庞大,当然背后资金究竟来源何处,仍尚未查明,但至少能察觉出这股逼空力量较为强大,跟以前所谓散户的动作截然不同,背后一定是有大集团的资金支持,投资者应持谨慎态度。”邓表示。 同时,不少机构也持相同观点,散户可能仅为“炮灰”,其背后更多的是其他机构的力量,尤其是手法和策略的专业程度不似散户所为。甚至WSB负责人注意到,最近论坛上的热门话题下面出现很多“机器人”用户,并非真正的投资者驱动的。3散户抱团遭反攻截至美国时间2月2日收盘,美股“散户抱团股”集体狂泻。游戏驿站不止一次触发熔断,跳空低开逾37%,早盘跌幅一度超过66%,收盘暴跌60%。散户抱团的白银也急剧逆转大幅下挫,暴跌近9%,被打回原形。而据报道,在WSB论坛已有投资者发帖表示“愿赌服输”,声称“华尔街就是赌场”。  邓志坚认为,美国散户疯狂的逼空行为偏离价值和供求关系,打乱了投资者的节奏。而美国互联网券商Robinhood停止用户买入游戏驿站等上周以来的热门交易股票引起众怒的操作也应引起监管重视,美国的政府部门和交易所应该去审视背后的监管漏洞以及这种行为的合法性。 而对未来的白银行情,邓志坚认为,虽然今年对白银的目标价是看到35美元/盎司,但在2022、2023之后可能逐步回落,四到五年之间将走完一个波幅。“我不觉得白银的未来会到一个很高的价格,我认为大概到30-32美元/盎司左右,理论上是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04 2021
  • 民生财富回应“尊系列”资金池产品逾期,称在积极处理

    民生财富回应“尊系列”资金池产品逾期,称在积极处理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黄晓峰编 | 鹿   田近期,有关民生财富“尊系列”产品逾期兑付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民生财富尊系列基金产品九成以上投向民生信托,本质是民生信托的蓄水池,此前已主动压降规模,2019年底约240亿元,目前约170亿元,但仍未达压降预期。 市场的传闻是真是假?相关产品的真实情况如何?为了厘清公司和产品现状,《今日财富》杂志向民生财富、民生信托多次求证,但截至发稿,民生财富仅回应了部分问题,而民生信托尚未有回应。1“尊系列”全线下架,面临清算《今日财富》杂志发现,民生财富“尊系列”产品此前一度表现不错,投资者中不乏上市公司。山东章鼓(002598)和辰欣药业(603367)都曾是“民生财富尊享6号投资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其中,山东章鼓认购1000万元、辰欣药业共计认购5000万元。 《今日财富》致电上述上市公司求证目前产品的存续情况,山东章鼓表示:“该产品已于2020年9月1日赎回本息”,辰欣药业也表示此前投资到期的产品已全部赎回本息。 由此可见,“尊系列”产品在去年9月前仍在正常运作中,但目前已全部下架。有自称投资者人士向《今日财富》透露:“目前民生财富的理财顾问们对外的口径是,由于证监会新规,这一系列产品不允许卖了,说要延期半年,但目前并未与投资人签订延期协议。”  而依照民生财富的回复: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中第九条第三款规定,公司决定对尊系列基金进行整改。民生财富作为基金管理人,按照基金合同约定以书面方式通知尊系列产品的投资者,暂停尊系列产品的申赎,在APP中将产品下架,并明确了该基金的终止日期。” 《今日财富》杂志发现,上述《规定》于2020年12月30日发布,其第九条第三款规定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从事私募基金业务,不得有下列行为: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等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至此,民生财富首次公开回应“尊系列”基金产品涉及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等特征的资金池业务。但对该资金池产品是否将资金投向民生信托、产品停止申赎后如何清算等问题,仍未有答案。 在业内看来,如以媒体报道的“尊系列”产品目前存续规模约170亿元~180亿元计算,如今产品全线下架,无法期限错配的情况下该如何清算兑付?或是摆在民生财富面前最大的问题。2“龙系”或有利息逾期,疑云待解除“尊系”产品以外,上述投资人向《今日财富》杂志透露,民生财富代销的“龙系”产品,如龙盈、龙尊等,如今也面临利息逾期兑付的问题。根据该人士提供的“龙系”产品中“龙庆佳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材料显示,此产品原应在2020年12月22日分配利息收益,但是延期了。 “理财顾问表示该产品收益将在下周兑付,先兑付收益的19%,余下将在2021年3月2日前兑付。但这仅为口头通知,暂未有书面文件。”1月30日,上述投资人对《今日财富》杂志说。而截至2月2日发稿前,本社了解到收益的19%已经支付。 不过,当《今日财富》杂志就龙庆佳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问题再次询问民生财富时,对方却称:“此事不属实。” 有知情人士向《今日财富》透露称,据了解,民生财富“龙系”产品中目前确实有一款产品涉及利息未兑付,但可能不是“龙庆佳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不过,据接近民生财富人士表示:“1月21日,民生财富董事会、各区分公司总经理和其他高管内部开会讨论过相关事宜,要求‘尊系列’产品积极兑付,同时表示民生财富将保留目前的内部编制,继续经营。之前外界宣称‘民生财富或将解散、破产’等传闻实属谣言。‘尊系列’产品此前也已将本息的10%兑付给了投资者并发布确认函,目前正在稳步兑付。”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03 2021
  • 花旗银行:中国大陆将是花旗银行财富管理的主战场之一

    花旗银行:中国大陆将是花旗银行财富管理的主战场之一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袁娇杨编 | 宋   鸿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投资市场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回首2020年,财富市场和机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日前,花旗中国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董事总经理徐旻和个人银行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吴晶晶在向《今日财富》杂志介绍花旗中国财富管理业务的最新进展时,也发表了对2021年的市场研判。花旗中国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 董事总经理 徐旻2020年花旗中国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迅速,Citigold花旗财富管理(服务可投资资产一百万以上)和Citigold Private Client“花旗私享家”(服务可投资资产人民币八百万以上)的客户数均取得两位数的增长,其中“私享家”客户数量增长近70%。 据《今日财富》杂志了解,花旗财富管理业务去年在亚太地区录得20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为历年最多。2020年花旗中国财富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超过20%,达历史新高;全年最佳表现的QDII基金创造100%以上的收益,同期境内基金收益最高达91%以上,客户投资收益创历史新高。公司净推荐值(“NPS”或“Net Promoter Score”)达到新记录。 中国大陆和香港市场为此增长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占此新增资金超过10%。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最大的财富市场,高净值人群规模迅速扩大,增长潜力可观。 徐旻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近日,花旗银行对全球财富管理做了重新定位,把财富管理业务作为花旗集团将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专门成立Citi Global Wealth(全球财富管理)业务条线,同时把私人银行和零售的财富管理合并,结合资本市场、投研等资源,全方位服务包括中国市场在内、从富裕阶层到全球顶级超高净值的个人和家庭客户,所有财富管理业务在同一个机构项下进行,打造完全不一样的全球财富管理价值主张。 “展望2021年,资产多元化的配置还是非常重要。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债券市场还是股权市场,另类投资或者是大宗商品,我们觉得会有不一样的机会。”徐旻说。 据介绍,在全球领先配置方面,花旗中国得到了中国外汇管理局的认可,拿到了新增的QDII额度,目前是QDII额度最大的银行,累计额度达35亿美元。徐旻表示,为持续强化花旗中国境内外的资产管理能力,继去年牵手中信证券推出首支面对高净值客人的资产管理计划后,花旗目前正与更多本地头部企业积极洽谈合作。花旗中国个人银行及财富管理 投资策略总监 吴晶晶在吴晶晶看来,2020年全球资产大类里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表现都非常亮眼,“2020年A股牛冠全球,美国股市在3月触底后大幅反弹,市场分化也非常明显;债券方面,由于货币政策不断推出,债券利率下行,全球债券绝大部分在2020年取得不错的正收益;汇率方面,美元指数去年下跌6.7%,整体回落走弱,也会影响到今年的判断和策略。” 2020年市场的三大线索:一是疫情;二是为了应对疫情,各国政府推出的空前的政策刺激;三是地缘政治事件,例如贸易协议、美国总统大选、英国脱欧等。不过,伴随疫苗的推进,吴晶晶认为,今年下半年可能在主流发达国家看到全球进入新的复苏周期,“2021年整体宏观会恢复正增长的大背景,但国家之间会有很大不同,取决于疫苗覆盖率和国家对疫情的控制。”花旗预期,政策利率上可能不会那么快看到美联储和欧洲的政策转向;货币政策方面,唯一可能需要关注的市场波动是在中国市场,但对货币政策的步伐会非常谨慎,可能不会有加息或降准的大政策;财政刺激方面,美国的财政刺激规模可能收窄,约5000到1万亿美元。吴晶晶认为,2021年的投资策略和疫情引发的资产价格分化和修复过程有很大关联:一是关注周期切换早期所出现的板块轮动情况;二是区域角度的投资策略方向,提醒客户做资产占比的分散,分散方向是例如从美国市场向非美市场等,相对看好中国和估值还处于比较合理范畴的地区;三是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券表现或难以超越股票;四是美元走弱,弱势美元状态比较利好基金市场的走势。 《今日财富》:您如何看待基金抱团的现状?徐旻:我想这说明市场观点非常高度一致,在专业人士眼里是一致性看好,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 很明显,因为疫情影响到很多产业,尤其是数字化、医疗、新能源等,大家有相同的观点,并有信心认为这部分资产会长期增长,也有机会。 以消费为例,受疫情影响,很多高端消费者留在国内,我们看到有些产品价格在提升,包括高档场所等开放后价格也在上升。消费行业的上升有其确定的原因,也反映了大家的高度认同并以认同的方式去做资产配置。 《今日财富》:如何看待A股和港股市场的投资?如何看待2021年的投资配置? 吴晶晶:从宏观角度,我们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有信心。IMF给的是8.1%,花旗认为是8.2%。消费是2021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基于此,我们对2021年中国企业盈利的增长预期是18.2%。从全球配置来看,大中华股市的估值跟领先市场相比不算贵。从历史估值的角度出发,中国企业的长期盈利增长预期现在比2011年到2018年的还要高。但和美国比,中国股市估值仍然偏低,所以全球看,大中华市场还是相对便宜。 从2021年全球宏观政策宽松的角度,我们认为一些基金会继续支持中国市场。A股和港股比较,花旗分析师会更偏好港股一些:一是港股市场资金面和海外相通,资金流动更快;二是新基金“日光基”很大部分的配置往港股去;三是港股估值更便宜。 徐旻:需要强调的是,花旗银行在全球有200年历史,经过全球各个政治事件和大的变迁,始终支持全球客户服务,在不同情况下,花旗都有能力和办法帮助客户去渡过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作为一个长期的全球性银行,我们还是以客户利益至上,帮助客户能够在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包括不同的地域风险情况下进行资产配置。 《今日财富》:您认为拜登政府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怎样影响?可预见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吴晶晶:未来我们肯定也会持续观察拜登政府的政策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刺激政策,二是税制问题,大家认为民主党上来后会加税,但并不会很快推行,后期可能小范围调整,目前市场还没有那么担心,但如果将来真要加税,我们可以关注在降税时没有拿到那么多好处的行业,到加税的时候它可能受到的影响小一点。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02 2021
  • 徽商银行:高层动荡不断,同业依赖待解,回A之路暂搁

    徽商银行:高层动荡不断,同业依赖待解,回A之路暂搁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王恩浩编 | 宋   鸿作为全国首家由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联合重组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徽商银行近几年一直风波不断。1月14日上午,徽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徽银理财董事长夏敏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具体原因不详,其在总行、理财子的办公室也均已被搜查。 据了解,这是全国范围内首位被带走调查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董事长。除此之外,徽商银行的业务也频出问题。为了解相关信息,《今日财富》杂志向徽商银行求证,但截止发稿前,对方一直未有回应。1大波罚单未平 被查风波又起公开信息显示,2005年12月28日,徽商银行于合肥正式成立,是全国首家由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联合重组设立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继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之后全国第五家资产过万亿的城市商行。 2020年4月26日,徽银理财在合肥开业,系徽商银行全资理财子公司,也是中部地区首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夏敏出任董事长兼法人,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 1971年出生的夏敏,曾任合肥城市合作银行长江中路支行行长助理,合肥市商业银行逍遥津支行行长,合肥市商业银行资金财务部总经理,合肥市商业银行行长助理、副行长。2005年12月起夏敏担任徽商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并于2011年12月起任徽商银行行长助理。据徽商银行2019年年报显示,夏敏在2019年从徽商银行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15.9万元,远高于该行行长张仁付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66.6万元。 而就在2021年1月11日,夏敏还在媒体公开发表《加快银行理财子公司转型升级》一文,探讨银行理财子如何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天后,夏敏被带走调查,距其担任徽银理财董事长不足一年。 除此之外,徽商银行近几年罚单风波也未曾间断。 《今日财富》杂志注意到,2020年12月25日,安徽银保监局一口气向徽商银行开出11张罚单,并处以徽商银行罚款290万元,徽商银行合肥分行也被处以40万元罚款。而9位身为高管的直接负责人也同时被处以7万至30万不等额的罚款及警告, 相关负责人合计被罚款89万元。根据安徽银保监局公布的信息,徽商银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同业业务专营部门管理不到位、信贷资产非真实转让、同业投资严重不审慎、同业投资风险分类不实等。上述11张罚单,有9张涉及同业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徽商银行已被银保监会开出43张罚单。从近些年银保监开出的处罚信息中,徽商银行大多被处罚事实都与同业业务相关。2过度依赖同业资金  问题频出尽管徽商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客户存款和同业资金融入,但同业资金在负债中占较高成为该行发展的一项隐患,即便如此,徽商银行对同业资金热情不减。 2021年1月5日,据徽商银行公布的2021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徽商银行2021年度同业存单拟发行额度为2240亿元,而去年该行累计发行152期同业存单,累计发行量达2291.8亿元。截至2020年12月18日,该行同业存单余额为1432.3亿元。从2020年同业存单发行期限结构来看,徽商银行存单主要以6个月、1年和1个月期限为主,发行量占比分别为43.12%、22.71%和21.59%。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在2020年6月对徽商银行的评级报告中指出,同业业务方面,为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该行积极发行同业存单以拓展融资来源,对市场资金依赖度较高。2019年以来该行加大同业资金融入力度,截至2019年末,同业负债(扣除保险公司存款)及同业存单(不含应计利息)余额较年初大幅增长47.82%至3235.82亿元,在总负债中占比31.05%,较年初上升8.72个百分点;同业资产较年初增长21.31%至476.43亿元,在总资产中占比4.21%。该行存款结构有待优化,同业资金在负债中占比高,负债稳定性有待提升。 此前,徽商银行一度卷入包商银行风险事件。2020年11月23日,徽商银行与包商银行、包商银行接管组及存保基金签订收购承接协议。徽商银行收购了包商银行部分资产负债并设立或直接收购包商银行4家分行,即包商银行北京分行、深圳分行、成都分行和宁波分行及内蒙古外的全部资产净值912亿元(资产账面价值为1409亿元),还有包商银行4家分行价值153亿元的业务。 徽商银行全国17家分行,除了南京分行外,其余分行均在安徽省内。由于省外的分行少,收购包商银行宁波、深圳、成都、北京四家分行意味着徽商银行需要跨区域布局。 徽商银行在2021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中表示:“在收购原包商银行北京、深圳、成都和宁波四家分行后,本行经营区域进一步扩大,为各项业务的发展创造空间。但本行新增四家分行所在区域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管理半径的扩大对本行管理和风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3高层变动频繁 回A之路一波三折人事方面,徽商银行高层变动正在加剧。 2017年12月12日,前董事长李宏鸣辞去徽商银行董事长等职务,由时任行长吴学民接任,该人事变动当时被外界定为“内斗”,有消息称李宏鸣离职原因主要是徽商银行董事会与第一大股东中静集团及关联企业就公司治理等问题存在明显的分歧。去年,徽商银行总行人员岗位变动频繁,更有消息流出声称“徽商银行员工大面积离职”。 2020年4月21日,职工监事、监事长张友麟向该行监事会递交辞呈。2021年1月21日,徽商银行发布公告,该行股东监事李锐峰因工作职务调整原因向该行监事会递交辞呈,请求辞任该行股东监事及监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同日,该行外部监事杨锦之亦递交辞呈请求辞任该行外部监事、监事会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委员职务。 除了人事动荡不停,徽商银行回A之路一直颇受外界关注。2013年11月,徽商银行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注册资本为121.55亿元。长三角一直辖市和三个省会城市中,徽商银行是目前唯一一家没有登陆A股的城商行。 过去五年,徽商银行曾数次在公开场合及定期报告中提到将积极推进A股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项目,但迟迟没有进展。早在2010年,徽商银行就启动了上市工作,但在A股市场的排队名单中等待了两年多依然杳无音信,遂于2013年转道H股上市。 2013年11月12日,徽商银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15年,徽商银行再度筹划回A股IPO。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撤回上市申请,并在当年年末再次申请恢复审查,但未有任何进展。2020年4月29日,徽商银行又一次宣布回A战线拉长。其公告称,公司拟将A股发行方案的有效期延长12个月,即延长期限自2020年6月30日起至2021年6月29日止。截至目前,该行A股IPO尚未有新进展传出。徽商银行回A之路的曲折是否和其人事频繁变动有关,尚不得而知。 在筹划回A的这几年,徽商银行的盈利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至2019年,徽商银行营业净收入分别为169.77亿元、209.18亿元、225.08亿元、269.51亿元、311.59亿元,整体增幅为83.54%;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1.6亿元、68.7亿元、76.15亿元、87.47亿元、98.19亿元,整体增幅为59.4%。 但在2020年,徽商银行却面临盈利能力下降、资产质量风险上行的风险。根据半年报,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该行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同比减少0.01个百分点、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减少0.97个百分点,而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也分别同比减少了0.12个百分点和0.09个百分点。 此外,徽商银行还出现了“不良双升”的情况。2020年上半年徽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3%,较去年年初增长0.09%,同比增长了0.1%;拨备覆盖率为290.45%,较去年年末下降13.41%。而不良贷款余额也在增长,2020年上半年,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9.66亿元,较去年年初增加11.51亿元。 2021年1月4日,徽商银行完成非公开发行内资股98.94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在盈利能力下滑、资产质量风险上行的基础上,监管开出多张罚单直指该行同业业务违规,而其理财子公司董事长被调查无疑是雪上加霜。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02 2021
  • 蚂蚁战配基金场内价格坐上过山车,“落袋为安”还是“做时间的朋友”?

    蚂蚁战配基金场内价格坐上过山车,“落袋为安”还是“做时间的朋友”?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黄晓峰编 | 宋   鸿日前,5只蚂蚁战略配售基金在场内市场上市后,价格便坐上了“过山车”。 1月21日,易方达创新未来、中欧创新未来、鹏华创新未来、汇添富创新未来和华夏创新未来5只蚂蚁战略配售基金在场内上市首日齐齐涨停,之后两个交易日同样呈一字涨停走势,场内价格较场外出现了大幅溢价。(蚂蚁战略配售基金上市首日涨幅) 期间,1月22日和1月25日5只基金涨幅太过迅猛而停牌,5家基金公司也纷纷多次发布二级市场价格溢价风险称,在溢价水平较高情况下投资者如果盲目买入,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果不其然,1月26日在经历了三天连续涨停后,除易方达创新未来于收盘时仍收涨7.33%,其余4只基金全线下跌,之后两日5只基金都出现了一字跌停。 (数据来源:《今日财富》根据公开数据整理)1涨跌因成交量而变就5只基金场内暴涨的问题,《今日财富》杂志向易方达、汇添富、中欧、华夏和鹏华基金发函询问,中欧基金在回复中表示:“连续几日来的大涨,与市场情绪波动、场内交易份额数量相对较少,以及过往的优秀业绩等因素都有关系。” 较为一致的是关于早期的供求不平衡。“在场内基金份额较少的情况下,少量资金能撬动大幅上涨,而伴随入场份额增多,价格可能会下来。”相关人士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 不过,通过基金净值变化可见,该5只基金于上市前便已开始运作且收益良好。截至1月29日,自成立以来易方达创新未来累计收益约16%、汇添富创新未来累计收益约14%、中欧创新未来累计收益约22%、华夏创新未来累计收益约16%、鹏华创新未来累计收益约6%。 由于这些基金均有18个月封闭期,封闭期内无法申赎,且上市前三日场内份额不多,便造成投资者纷纷抢购,形成买方市场,出现涨停。 (数据来源:《今日财富》根据公开数据整理)可以看到,在5只基金开始显现跌势的1月26日,交易量全部攀升到6位数,交易量较上市首日皆扩大10倍有余。高额的溢价和大幅上升的场内份额很快形成了卖方市场。2成交背后券商助推成交量大幅上涨的背后,是券商们的推波助澜。 据悉,自5只蚂蚁战配配售基金上市涨停以来,不少券商便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向基金持有者介绍如何将份额转至场内套现,操作路径类似,只是根据不同券商APP有所差别: 第一步,需要一个已经开通的证券账户,并拿到席位号; 第二步,点开支付宝,我的-总资产-基金-持有-右上角问号-拉到最下方在线客服-发送“我要转托管”,然后根据收到的智能客服发来的转托管具体要求填写; 第三步,T+1日返回确认结果,如确认成功后,T+2交易日起可通过券商股票账户查询基金份额,查询到份额后,即可正常挂单卖出。 由于基金份额转至场内需要开通证券账户并拿到席位号,所以券商可收获新开户用户。 而由于大部分用户是首次执行基金份额转场内操作,并不了解T+2交易日规则:即使1月21日基金上市当天便实施转场内操作,也需要1月25日才能进行交易。这或许是1月26日交易量呈此前的10倍上涨,形成踩踏的原因之一。3短期套利还是长期持有?无论如何,即使截至1月29日,5只基金在场内都跌到了历史低位,但相比打新时获得的净值仍存在10%~20%的溢价,原基金的持有者并没有损失。 对于应该短期场内套利“落袋为安”还是长期持有“做时间的朋友”,每位投资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在中欧基金看来:“公募基金是一种适合长期投资持有的产品,我们建议持有人理性操作、长期持有。从历史数据来看,追涨杀跌的短期投资行为,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实际投资收益和基金净值增长率差距较大,无法享受到优质基金的长期投资收益。”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蚂蚁战配基金受追捧或与其高配港股有关。据统计,上述五只基金中有四只将腾讯控股作为第一重仓股,而美团-W、舜宇光学科技、金山软件等港股也均在上述5只基金十大重仓股之列。 在阿里没有纳入港股通的情况下,腾讯或许会成为未来公募基金的基本盘。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01 2021
  • 郑爽丑闻连环炸,明星爆雷商业风险再被审视

    郑爽丑闻连环炸,明星爆雷商业风险再被审视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朱玥明编 | 宋   鸿2021年初,女星郑爽给娱乐圈上了深刻的一课:由于被曝代孕弃养,郑爽遭到了公众、官媒和主管部门的一致批评。虽然郑爽父母出面澄清,并称一年前已在美国寻找律师争取孩子抚养权,但考虑其不领孩子却要孩子的动机,网友对此并不买账。 根据《今日财富》杂志统计,郑爽风波牵涉超11家影视公司、12家品牌方和4部待播剧。目前,相关品牌均已发布声明,与郑爽解约,并删除信息,影视作品也纷纷下架。但商业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包括上市公司北京文化,作为《只问今生恋沧溟》(原名《倩女幽魂》)主投资方,其因现金流持续承压,并爆逾期贷款本金人民币5亿元。 值得注意是,从范冰冰、高云翔到郑爽,近年来明星“翻车”事件屡见不鲜,投资方和品牌方在通过明星“光环效应”和粉丝经济增加曝光和销量之余,如何选择与作品调性相契合的人物、降低或规避明星丑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成为郑爽背后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1丑闻发酵,品牌解约1月18日,郑爽前男友张恒在微博晒出了两个孩子的照片,随后网友爆出出生证,母亲一栏写着“郑爽”。在商议的录音中,郑爽“打也打不掉,我都烦死了”以及其父母坚持“弃养”“送人”等言论引起轩然大波,被认为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受代孕弃养事件影响,1月18日,郑爽代言的PRADA港股股价应声下跌,最终收盘跌1.70%,报46.20港元。几乎是同一时间,PRADA官博删除品牌话题下郑爽信息。1月19日回应已终止与郑爽女士的所有合作关系。或是及时公关缘故,股价有所挽回。 继PRADA后,来自英国的女表品牌Lola Rose也宣布终止合作并在微博删除了有关郑爽的全部内容。Lola Rose称,已向郑爽方发送了《解约告知函》。 随着事情发酵,郑爽代言的品牌纷纷与其切割关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Prada、Aussie 袋鼠洗护发、Lola Rose、周末画报、时尚芭莎等均已删除合作官宣微博。 代言解约,奖项收回,综艺打码,行业封杀。根据媒体分析,郑爽或将面临6-10亿元的赔款。与此同时,网络有关郑爽降价出售上海豪宅的消息不胫而走,但成交与否最终成谜。2影视“踩雷”,损失待估需要注意的是,相对品牌一次性的影响,郑爽参与待播的影视作品的投资方恐将面临更大或更长期的损失与追索。 据悉,郑爽所主演的待播电视剧有《翡翠恋人》、《绝密者》和《只问今生恋沧溟》。《翡翠恋人》是亚洲第一部以VR(虚拟现实)技术拍摄的特辑,原本预计在全球范围播放,投资达2.3亿元。《绝密者》的投入资金虽未公开,但以郑爽曾在节目里称自己单集电视剧报价约40~50万元,电影约500万元计算,《绝密者》40集仅郑爽片酬约需1600万元。 作为《只问今生恋沧溟》的主投资方,北京文化1月25日公告称,近期因资金困难,未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发生贷款逾期,逾期贷款本金5亿元。震荡不止的北京文化刚被证监会调查立案,又遭遇了债务危机,可谓“雪上加霜”。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北京文化营业总收入1308万元,归母净亏损1.17亿元。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6377万元,而同期短期借款高达8.96亿元。 对此,北京文化表示,目前公司正在与债权银行沟通,将通过出售资产、电影项目融资等方式,全力筹措资金。而郑爽代孕弃养事件或使《只问今生恋沧溟》无法上线播出。 参考此前唐德影视诉高云翔案,原本可确认收益6亿元的《巴清传》,因高云翔澳洲丑闻无法播出,导致唐德影视不仅投资亏损,且市值一度蒸发超50亿元。随后唐德影视起诉高云翔,冻结其名下6千多万资产。 业内认为,若相关影视公司纷纷起诉郑爽,郑爽或面临资产冻结和上亿元金额的损失。 据《今日财富》了解,目前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TV等平台都会在合同中要求影视公司对演员的劣迹行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郑爽主演的《只问今生恋沧溟》已与腾讯、爱奇艺、优酷签署相关协议,如果该剧下架,北京文化或将还需要向合作方退款甚至赔偿。3明星“翻车”,如何避免明星代言“翻车”绝非偶然,对于吃瓜群众来说,郑爽事件很快会被新“瓜”代替,但对相关片方和品牌方来说,郑爽这一扇翅膀所引起的“蝴蝶效应”,却导致了资本的海啸,投资方的巨额投入、制片方的辛勤付出、品牌长期经营的形象,都因此受到重创。 2014年,黄海波因嫖娼被抓,其主演的《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停工搁置,同年夏天,柯震东吸毒被抓,其主演的《小时达4》《捉妖记》只能通过删减镜头和追加投资重新拍摄来保证上映,其代言品牌遭到网友抵制。而范冰冰的偷税漏税问题和高云翔涉案件,直接导致两人主演的《巴清传》至今未上映。 当艺人扔雷后,影视公司该如何防爆?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董媛媛表示,在艰难弥补明星暴雷的损失后,行业也在尝试摸索预防的方法,包括签订道德条款。“影视公司会在演出合同中详细规定道德协议,例如艺人因为道德问题,引起大众负面舆论导致影视作品上映\播出受影响,艺人将被要求退回片酬,并赔偿影视公司实际损失,同时对出演角色进行特效换脸,不给劣迹艺人署名权等等规定。” 董媛媛表示,现在市场关于道德条款的签署尚未明确规范,在早前的演出合同中一般很少提及道德条款,直到近两年才在演出合同文本中出现,但道德条款还是要片方和演员协商,也会存在某些艺人拒绝签署道德协议的现象。 “针对郑爽事件,即便没有签署道德条款,基于现在广电已明确点名批评,而相关作品也确实是因为郑爽的劣迹行为无法播出的情况,影视公司在大量取证并协商无果后,可以起诉郑爽,要求赔偿。但目前我国相关案例很少,大部分类似情况影视公司和艺人私下协商解决了,因此法院或仲裁机构对相关案件意见不明朗。”董媛媛表示。 《今日财富》杂志发现,早在2019年,知名编剧赵冬苓就曾发表《关于建立污点艺人使用和惩诫机制的建议案》,提议“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责成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制定污点艺人使用管理和惩诫制度,以更好地管理和约束艺人队伍,有理有据地惩诫污点艺人,管控由污点艺人出现的市场风险,促进影视市场的健康发展。”  建设稳定的防暴雷、抗风险机制,让投资人更有信心,资本市场更加稳定。郑爽代孕弃养事件不仅涉及法律底线,且触犯生命伦理,其后牵涉出的众多资本因此蒙受巨额损失。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明星艺人而言,“艺”是成就事业之本,“德”是安身立命之根,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而品牌方和影视公司在“话题女王”“热搜明星”等标签大行其道的时代,如何评估风险,选择德艺双馨的演员和代言人,成为了应该深思的问题。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01 2021
  • 斩断非法利益输送 贵州茅台整理进行时

    斩断非法利益输送 贵州茅台整理进行时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袁骄杨编 | 宋   鸿白酒龙头贵州茅台凭借一己之力带起贵州省上市公司市值,股价一直是A股的标杆,2021年的首个交易日,一举突破2000元大关,随后几经起伏。 1月26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地区工商局严打茅台加价销售,价格超过指导价1499元即没收并另处罚款。本次政策为茅台联合本地工商局打击加价销售行为。”但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否认,称消息不实,目前正在准备通报,稍后会发布。 需要注意的是,贵州茅台曾多次出台控制价格的政策,以防飞天茅台的倒买倒卖,但收效甚微。加之近年事发频繁,高官、高管贪污受贿落马,非法利益输送链也使茅台酒“有些不香”。1斩断非法利益输送 茅台整治2021年1月12日晚,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首度披露了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与涉案人串供的细节。随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表题为《贵州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长王晓光案以案促改工作启示:斩断茅台非法利益输送链 推进名贵特产特殊资源专项治理》的文章。 文章指出,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将茅台酒作为谋取私利、享乐奢靡的工具和政治攀附、利益输送的媒介。因此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及时清除这一党内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污染源,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王晓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中,茅台酒是突出的“关键词”,他集喝酒、收酒、卖酒于一身,仅通过茅台酒就获取数千万元的巨额利益。而以此为突破口,聚焦源头,去疴除弊,完善茅台集团治理结构,在专项整治之余,监管加大问题发现查处监督的力度。 强化日常监督,对涉酒问题线索实行专账管理,从历史和现实角度把握分寸、分类处置和恰当处理,并杜绝“特权店”、“后门酒”,对数百家超越正常经营的专卖店予以坚决取消;整顿领导干部对茅台销售“打招呼”的不正之风,取消茅台集团内部批条销售量2500吨;全面停止审批新增专卖店、特约经销商和批条零售;制定实施《理顺和规范茅台酒流通体制方案》,并加强内部制度治理,斩断非法利益链的内容等等。2真假限价令 销售震荡成谜变化似乎在发生。为抑制酒价,贵州茅台采取了“一揽子”措施,例如签约华润万家、物美、大润发等线下直销渠道商,签约天猫、苏宁、京东等线上直销渠道商,并不断加大直销投放。 2020年四季度,茅台加大直销渠道的投放占比,飞天茅台共投放4160吨,约有883万瓶平价茅台投向市场,同时定调2021年茅台直销要理性管价格、多开瓶维护好市场、把控区域平衡和体验营销。 但收效似乎并不明显,甚至一瓶难求。以53度飞天茅台为例,500ml出厂价969元/瓶,厂家建议零售价1499元/瓶,然而极少有人能用1499元买到茅台,甚至涨到3000元以上。 2021年1月18日,贵州茅台将开箱率升级到100%。所谓开箱率,即专卖店开箱售卖的比例,以此检查是否存在私藏茅台酒、倒买倒卖抬高价格的情况。如果发现箱子数量没有达标,酒厂就会对经销商作出相应处罚。在业内看来,每次茅台出台的政策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价格稳定,之后就会猛涨。不仅如此,在“100%开箱”的政策下,不仅散装飞天茅台酒价没降,原箱飞天茅台酒还迎来了一波上涨。伴随春节临近,白酒迎来销售旺季,如何稳定终端市场价格仍有待商榷。 据悉,飞天茅台酒的社会库存问题一直成谜,大量消费者购买飞天茅台酒不是自饮,而是送礼或者收藏,成为价格隐患。所以,为提高开瓶率,贵州茅台某些专卖店还规定“消费者可以凭一个空瓶子获得复购资格”。 1月26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地区工商局严打茅台加价销售,价格超过指导价1499元即没收并另处罚款。本次政策为茅台联合本地工商局打击加价销售行为。”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否认,称消息不实,目前正在准备通报,稍后会发布。3机构抱团 资本市场小幅下跌毋庸置疑,无论是消费市场还是资本市场,茅台都是明星产品。 截止至1月28日收盘,贵州茅台股价2088元,较高点2187元有一定下降,出现小幅度下跌的趋势,市场有一定分歧,但仍是看好居多,机构抱团现象明显。 根据2020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报告,被1361只基金持有的贵州茅台依然牢牢占据公募第一大重仓股。1月18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做了关于A股市场投资策略的研究,其表示短期内抱团难瓦解,蓝筹股行情还将继续。 当前贵州茅台的动态市盈率为58.71倍,此前也多次达到60倍,和其他个股相比确实估值偏高。华创证券在研报中提醒,目前白酒板块估值偏高,建议关注一二线市场春节需求提升。但也有人士认为,近期白酒板块的调整可能与公募基金的调仓换股有关,部分手握重金的基金经理可能已经调仓换股。例如资管集团旗下的美洲基金-欧洲亚太成长基金和美洲基金-新世界基金都有小幅减持茅台的动作。 连曾经有过“茅台一万年不会崩盘”、“如果有资金,想将茅台整个买下来”言论的资深“茅台粉丝”但斌都在微博上发表言论,称医生建议他不要喝酒,以后酒不能喝了,贵州茅台股价能否再创奇迹只能留给时间。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1-29 2021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