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排序
发布时间
522个结果
  • 常年依靠变卖资产获利,引入国资后的苏宁易购危局待解

    常年依靠变卖资产获利,引入国资后的苏宁易购危局待解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黄晓峰编 | 鹿   田只有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2月28日,苏宁易购与深圳国际双双披露公告称,深圳国际旗下子公司深国际与鲲鹏资本拟按6.92元/股,收购苏宁易购总股本8%、15%的股份,交易总价约为148.17亿元。 苏宁易购表示,“深国际、鲲鹏资本作为公司的产业投资人,将与其他相关方共同围绕商品供应链、电商、科技、物流、免税业务等领域,对公司进行综合赋能。” 《今日财富》杂志研究发现,即便引入了深圳国资,苏宁易购依旧面临主业盈利不佳、债务结构不良、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1扣非净利润常年为负,变卖资产成常态自2014年以来,苏宁易购一直持续着“净利润为正,而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的诡异状态。 (图片来源:同花顺iFunD 《今日财富》整理  单位:亿元) 据同花顺iFunD显示,2014年至2020年三季度,苏宁易购净利润分别为8.24亿元、7.57亿元、4.93亿元、40.50亿元、126.42亿元、93.20亿元、-0.7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2.52亿元、-14.64亿元、-11.07亿元、-0.88亿元、-3.59亿元、-57.10亿元、-10.0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主业盈利不佳,苏宁易购多只能从与主营业务关联不大的其他方面获利,维持账面盈利,如资本投资、变卖资产等。 (图片来源:同花顺iFunD 《今日财富》整理  单位:万元) 根据同花顺iFunD显示,2014年至2020年三季报,苏宁易购的营业总收入与营业总成本基本保持持平或略微亏损的状态。而账面净利润大多来自频繁变卖资产:  2014年,苏宁易购向华夏资本出售门店,获益19亿元;2015年,再次向华夏资本出售门店、向境外公司出售PPTV股权,获益17亿元;2016年,苏宁易购卖仓储和子公司京朝苏宁电器,获益18亿元;2017年,苏宁易购出售阿里巴巴股份,获益约43亿元;2018年,苏宁易购再次出售阿里巴巴股份,获益约139亿元;2018年,向“苏宁深创投-云享仓储物流设施一期基金”出售旗下5家公司全部的股权;2019年,苏宁易购作价35.9亿元出售苏宁便利超市、1.6亿元出售陕西苏宁易达、7.2亿元出售4家物流公司、155.6亿元出售苏宁金服,以及3家资产管理公司,累计达196亿元。 到了2020年,苏宁易购依旧在出售资产。2020年8月,苏宁易购将孙公司安庆苏宁悦城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以6.28亿元的对价转让给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苏宁置业”),苏宁置业由张近东父子合计持股75%,是苏宁易购的关联方。2020年12月28日,苏宁易购将2016年5月收购的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努比亚”)4.075%股权进行转让。 市场对于持续通过出售资产来获得利润的行为亦难买单。据了解,2015年苏宁易购曾发布过一项员工持股计划,当时认购价15.17元/股,但至今这份持股计划仍未被出售,究其缘由,主要是股价不达标。而即使本次与深圳国资委合作,复牌当天一字涨停,股价仍仅有7.70元/股,约为员工认购价的50%。2多元化投资布局,债台高筑与变卖资产相对应的,是整个苏宁集团近年来快速扩张、“多元化”布局的野心。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苏宁易购控股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苏宁集团”)目前透过层层持股、控制企业多达1370家,2011年至今,苏宁仅上市公司苏宁易购对外投资总额就超过400亿元。 经过近几年的统筹整合,苏宁集团旗下形成八大产业板块,分别为苏宁易购、苏宁物流、苏宁金融、苏宁科技、苏宁置业、苏宁文创、苏宁体育、苏宁投资。 但这些布局并未带来可观的利润,反而导致了亏损与负债。 2013年,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苏宁控股”)旗下苏宁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斥资2.5亿美元收购PPTV,但在收购后,PPTV亏损超10亿,最终苏宁不得不将其与上市主体“苏宁易购”剥离来维持苏宁易购的账面利润。 2017年,苏宁云商旗下的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以42.5亿元完成对天天快递的收购,但天天快递业绩连年亏损。财报显示,其收购天天快递3年半时间内亏损超40亿,2020年上半年,再创5.52亿元的亏损新高。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曾有苏宁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公司内部存在模式固化,遏制创新的问题。目前苏宁核心高管多是原实体门店业务留下的,对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不足,缺乏互联网思维。 而对外激进的扩张,导致了苏宁易购目前负债结构不良、资金链紧张。 根据最新三季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上市主体苏宁易购的短期借款为280.9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6.16亿元,而其账上的货币资金仅308.37亿元,其中可自由流动的资金仅136.27亿元,无法覆盖短期有息债务。 经营现金流净额更是连续4年为负,据财报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三季度,苏宁易购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6.05亿元、-138.74亿元、-178.65亿元、-24.29亿元。 2021年2月,信用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将苏宁易购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维持其主体信用等级为 AAA。中诚信国际在报告中提到,苏宁易购短期债务占比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可动用货币资金对短债的覆盖能力较弱。 另据公开数据,截至2020年9月30日,苏宁集团短期借款497.3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539.99亿元,而账上货币资金为447.56亿元,同样负债严重。 基于此,业内认为,本次股权转让额184.17亿元或难覆盖苏宁目前面临的流动性困境。 3股权质押、变卖资产、引入国资种种迹象表明,问题日渐严重,苏宁也在寻求“自救”。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披露,2020年12月4日,张近东、张康阳及南京润贤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将苏宁控股股权出质给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总计出质10万股,合计金额10亿元。同日,张近东将其持有苏宁置业65%的股权质押给淘宝中国。 虽然苏宁一再声称这是正常的商业合作,但不免让人担忧苏宁集团的“缺钱”问题。 2021年,张近东在新春团拜会上表示,针对不在零售主赛道的,要主动做减法、收缩战线,该关的关,该砍的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据悉,此次股份转让后,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变为21.83%,苏宁易购将不存在持股50%以上股东,不存在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的股东,因此苏宁易购将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这不禁引起市场的普遍关注,公告两日后,深交所对苏宁易购下发关注函,要求苏宁易购说明本次交易对手方深国际和鲲鹏资本或鲲鹏资本指定投资主体是否构成一致行动关系;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是否会对日常经营生产、公司治理产生不利影响。 据苏宁易购公告显示,深国际与鲲鹏资本都为深圳市国资委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43%、100%,以此计算,深圳市国资委对苏宁易购持股比例合计为18.43%,并未超过张近东持有的21.83%。 (图片来源:苏宁易购年报) 同时,张近东之子张康阳放弃了他曾经骄傲的苏宁足球俱乐部。 2月28日下午,江苏足球俱乐部(原苏宁足球俱乐部)官方宣布,所属各支球队停止运营。有消息称,江苏队目前希望通过“零转让”方式,将其球队进行转让,但是前提需要支付上个赛季,高达5亿的欠薪债务。 2021年,苏宁是否仍会通过变卖资产的方式求生?苏宁的未来,站在十字路口。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3-04 2021
  • 广州银行IPO亟待补位行长清障

    广州银行IPO亟待补位行长清障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袁骄杨编 | 鹿   田继厦门银行、重庆银行成功上市后,正在IPO排队的中小银行也看到了希望。2021年1月22日,广州银行预先披露更新A股招股说明书,迎来新的进展。 成立于1996年的广州银行早在2011年就曾公开表示冲击资本市场的意图,但在九年坎坷之后,其上市终于有了新进展。招股书显示,广州银行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公开发行不超过39.25亿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1股东确权待完成一直以来,股东确权问题都是广州银行的“心病“。 对商业银行而言,股权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都不利于形成科学的治理结构和提高绩效。2012年,广州银行就因股权过于集中在前三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超90%上市受阻。 2020年11月27日,证监会披露了对广州银行IPO的反馈意见,涉及规范性、信息披露、财务会计资料相关和其他四大类,合计51个问题。其中,股东股权及关联交易仍是重点之一。 根据最新招股说明书,截止至2020年7月31日,广州银行尚有311名非自然人股东和1091名自然人股东未完成确权,所持股份数合计近6982.72万股,占本行发行前总股本的0.59%。 “本行虽然存在未确权的股东,但该等股东所持份数仅占本行股本总额的0.59%,占比极小。本行上市前,上述未确权的股东仍可以向本行和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提交确权申请文件,本行和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将按规定将其股份从‘股份集中管理专户’分出并以其名义进行股份托管登记。”广州银行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图片源自广州银行招股说明书) 数据显示,目前广州银行的股权由98.17%的非自然人股和1.83%的自然人股组成。其中,国有股占比96.57%,分别由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和广州工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构成。2房产占比偏高,不良增长证监会反馈意见中指出,广州银行公司贷款业务主要分布在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三个行业,其中房地产占比约25%。要求该行补充说明“贷款业务主要集中的行业现状、收益与风险特征等"、“结合房地产市场调控趋严,房地产业贷款的发放条件,需提供相应抵质押物的具体情况”、“发行人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占比较高的原因,房地产业贷款质量是否下降,对该类贷款计提的损失准备是否充分"等。 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规定,城商行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22.5%、17.5%,上限做上下2.5个百分点的浮动。招股书显示,广州银行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比 23.04%、19.55%和16.98%。不过,广州银行回复表示,其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业的有关政策,审慎开展房地产行业贷款业务,大部分房地产业贷款均采用了抵押、质押、保证等担保方式,针对房地产行业信贷风险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控制度。 与此同时,近年广州银行的不良率不断上升,其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86%、1.19%和1.50%,出现明显增势。 截至2020年6月30日,广州银行的房地产行业公司贷款和垫款为321.1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4%;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240.1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63%。 “去年不良贷款率增加主要原因是个别客户受疫情影响,贷款发生逾期,房地产业单个客户的贷款金额较大,单个客户的贷款降级为不良贷款,会导致整个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增加。”广州银行回复《今日财富》杂志表示。3新行长或将就位2020年12月,蔡建辞任广州银行行长一职后,行长职位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直到2021年1月29日,广州银行官网发布《关于干部任用公示的通告》,表明肖瑞彦拟聘任为市管企业正职。 市场猜测,肖瑞彦此行或将接任广州银行行长一职。对此,广州银行表示,高管的任职情况需以广州市委组织部公示信息为准,而目前IPO进程正遵照相关章程有序推进。 公开信息显示,肖瑞彦现年54岁,1986年8月参加工作,2007年曾任中国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党委书记、行长。2012年,肖瑞彦加入贵州银行筹备组,并成为贵州银行首任董事长兼行长。2018年10月,肖瑞彦加盟北京中关村银行担任行长。2020年1月,肖瑞彦转任盛京银行行长,半年后因工作变动辞任盛京行行长。 目前,广州银行有李亚光、黄程亮和张东3名副行长。若肖瑞彦到任,广州银行将重回“一正三副”的高管架构,其也将担起冲刺IPO的重任。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3-04 2021
  • 万亿市值、千亿亏损,“短视频第一股”快手钱去哪儿了?

    万亿市值、千亿亏损,“短视频第一股”快手钱去哪儿了?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郭   文编 | 鹿   田“前有劲敌,后有追兵”,不上市的快手或许还可圆说短视频的故事,但无法解释大笔的投资和估值,而上市后的快手依旧面临版权纠纷、业绩亏损、用户增长难、直播乱象等问题,近年持续的亏损也在2020年前三季度达到一个高峰,仅当年前三季度就亏损了近千亿元。 作为“短视频第一股”,今年2月5日,快手科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暴涨193%至338港元,成为继腾讯、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之后的中国互联网第五大上市公司,截至3月2日收盘,快手报收319港元,市值约1.33万亿港元。1版权纠纷迟迟未解决2021年2月1日,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以下简称“音集协”)发布了一篇名为《关于要求快手APP删除一万部涉嫌侵权视频的公告(第一批)》文章,指出近期委托“12426版权监测中心”对快手APP上未经许可使用音集协管理的录音制品的行为进行监测,发现涉嫌侵权复制录音制品作为背景音乐的视频数量达1.55亿个。 据音集协向《今日财富》杂志介绍,2019年上半年以来,音集协不断接到会员对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非经权利人授权使用其音乐录音制品的侵权投诉,音集协通过组建专门团队进行大量调查取证,并积极与各短视频平台联系,协商解决短视频平台音乐版权问题,目前已与抖音、微视、彩视等多家头部短视频平台达成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 关于音集协对不同平台版权费用的收取规模的区别及收费标准,音集协表示会根据使用录音制品的情况、权利的种类、平台的体量等要素作为参考依据合理计算,具体版权费根据著作权法规定需要双方协商确定。 但谈及与快手的交涉情况,音集协表示尚无结果:“自2019年我会抱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与快手反复沟通要求停止侵权、在短视频领域建立积极正向的版权秩序,但快手方面反馈迟缓、拖延,未能积极解决版权问题。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我会才通过民事诉讼、新闻发布会、各类投诉、发布删歌公告等形式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而《今日财富》杂志就相关问题向快手发函求证,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音集协表示目前仍在与快手谈判过程中,对于其侵权问题,之后会继续沟通、谈判,而在发出的公告中显示有“第一批”的字样,是因为侵权作品涉及到权属查证,工作量繁重,耗时较长,针对侵权行为音集协后续还会分批公布。 “作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音集协的职责即是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做好权利人与使用者的桥梁。协会认为互联网平台要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好版权问题。如若版权问题未得到解决,平台将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是缺乏保障的。”音集协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互联网平台的版权侵权行为损害的不仅是权利人利益,也是投资者的利益,希望包括投资者在内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版权保护问题,也建议投资者将互联网平台的版权保护状况作为一个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2亏损扩大  业绩承压《今日财富》杂志发现,由于持续亏损,高市值的快手仍面临扭亏的难题。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快手的营收分别为83亿元、203亿元、391亿元及407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00亿元、123亿元、197亿元及974亿元,亏损持续扩大。其中,2018、2019年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43.40%、92.70%,增速也在下滑。 据悉,快手目前的变现模式主要为直播、线上营销和电商,主要收入来自直播业务,不过这一业务的收入比重目前正在下滑,快手也在调整其营收结构和变现模式。 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快手直播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95.3%、91.7%、80.4%及62.2%,而自2018年开展的以电商业务为主的其他业务收入占比由2018年的0.8%增长至2020年前三季度的5%。 与此同时,用户规模增长的问题也备受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抖音的平均日活用户为4.26亿,快手仅2.76亿。 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亿,占网民整体的88.3%。在短视频用户趋向接近网民总数的背景下,市场担心用户的持续高速增长或将更加困难。 3问题频发  监管日趋严格虽然电商业务收入呈现增长趋势,但直播带货仍面临不确定性。快手在其直播和电商领域都较依赖头部主播家族,家族文化是快手的社交特性,主播具有更强的消费号召力,“快手一哥”辛巴就因售假和被列入假“劣迹艺人”清单等一再引起市场关注。 2020年10月25日,辛巴团队主播“时大漂亮”在直播中推荐了一款即食燕窝,有消费者质疑这款产品不是真的燕窝,而是糖水。11月27日,辛巴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辛有志写给广大网友的一封信》,表示燕窝产品确实存在夸大宣传,并提出先行赔付方案:召回全部产品,承担退一赔三责任(共销售57820单,销售金额1549.58万元,共需先退赔6198.30万元)。12月,广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介入调查。 12月23日,监管部门公布处理结果,辛巴旗下公司被罚款90万元,快手方则封停辛巴个人账号60天,旗下27名主播被封15天。监管部门通报指出,主播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快手作为平台方,未来如何监管平台乱象也成当务之急。 从成立到上市,快手用了十年时间。上市后的快手必然会面临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如何商业变现、继续保持高增速、突破用户瓶颈、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影响着快手的未来。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3-03 2021
  • “李焕英”也救不起的北京文化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

    “李焕英”也救不起的北京文化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梁腕嘉编 | 鹿   田在《你好,李焕英》票房破48亿之际,第一出品方北京文化(SZ.000802)由于提前与第三方签订保底发行协议,未能从这场黑马逆袭中大赚一笔。曾因保底发行押中多部爆款影片北京文化,同时是大碗文化20%的股东,但本次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操作,其后是近两年经营的动荡和相对吃紧的现金流。根据2021年3月2日晚间公告,北京文化近日通过查询银行账户信息及与银行联系确认发现,公司银行基本户(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龙泉支行)因诉讼纠纷被冻结,账户内被冻结金额135万元,而申请冻结的金额是539.7万元。1错失《你好,李焕英》的大头受电影《你好,李焕英》的利好影响,2021年春节后开盘后连涨两日的北京文化很快又跌了下来,本以为会因《你好,李焕英》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却在2月19日晚间被一则公告泼了凉水。公告显示,截至2月17日24时,《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收入约为27.25亿元,超过与第三方进行保底发行约定的15亿元保底票房,北京文化源自于该影片的票房营收约为6000万元-6500万元。从公告来看,北京文化对《你好,李焕英》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方式。如果北京文化与第三方协议约定由发行方直接买断,票房已超45亿的《你好,李焕英》对北京文化的营收贡献将仅为6000万元-6500万元;若按票房溢出保底额部分由出品方和发行方按照比例进行分账,票房越高,发行方分得越多,估算该影片对北京文化的营收贡献也难以突破1.5亿(猫眼最新预计票房52.76亿)。市场关注的保底发行方随后浮出水面,2月21日,恒腾网络(HK.00136)公告称,公司旗下儒意影业是《你好,李焕英》的主要出品方和最大保底发行方,但未写明分账比例等具体保底发行细节。而该影片的出品方兼发行方中国电影(SH.600977),以"目前处于上市公司年报编制期间,公司需遵守静默期相关规定,不便采访交流"为由,婉拒了《今日财富》杂志相关影片的问题。故目前尚未能获知参与该影片保底发行的所有公司名目。曾因对票房56.83亿的《战狼2》保底8亿发行在2017年为公司带来了约1.67亿净利润的北京文化,本次宁可失手也不愿豪赌,某种程度上其折射的是这两年的艰难。2核心高管不是出事就是出走事情在2019年开始急剧变化,根据当年财报,2019年北京文化虽然全年营业收入8.55亿元,但整体亏损达23.06亿元,较2018年下降了近20倍。业绩大变脸的主因是全资子公司世纪伙伴,其商誉减值高达8.34亿元,同时还有预付账款计减4亿元,应收款项计减2亿元。同时,北京文化披露公告称将以4800万元的交易对价转让世纪伙伴100%股权。在2019年年报发布的当晚,公司前副董事长、世纪伙伴前法人娄晓曦转发了世纪伙伴微博账号的实名举报,文中写到北京文化系统性财务造假,并称高管宋歌、张云龙涉嫌多项罪名,举报材料已获证监会受理。随后北京文化快速回应,称娄晓曦因涉嫌挪用资金罪,已出逃海外,并透露娄晓曦已于1月19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正式立案,目前此案正在侦査过程中。《今日财富》杂志发现,目前世纪伙伴微博账号内容已清空,而于2020月4月27日被注册的娄晓曦个人账号,除转发本次举报相关文章外,并无其他内容。曾经的队友反目,令市场唏嘘不已。由于前华谊兄弟影视剧负责人娄晓曦的离开,北京文化在电视剧业务板块的核心团队流失已成事实。2020年9月,“中国第一经纪人”王京花从子公司浙江星河全面退出,不再担任法人,北京文化的经纪业务也面临难产。公司核心电影业务的明星制片人张苗也在2020年底离开公司,现在是《你好,李焕英》的出品方之一的北京精彩时间文化传媒公司法人。根据参股北京精彩46%股份的上市公司华录百纳(SZ.300291)公告,截止2月18日,《你好,李焕英》对公司参股公司北京精彩营业收入的影响约为人民币9000万元至人民币1亿元,对华录百纳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约为人民币1200万元至人民币1300万元。北京文化当初靠并购娄晓曦的世纪伙伴和王京花的浙江星河形成的电影、电视剧、经纪业务的“三驾马车”,目前仅剩下电影板块支撑业绩。根据2020年半年报,《今日财富》杂志发现,北京文化目前储备的多个电影项目中,最受关注项目的是筹备已久的乌尔善《封神三部曲》,是北京文化的主控项目(公司对三部影片投资占比70%),目前正处在后期制作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预计2021年暑期上映第一部。而已逾期5亿银行贷款且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的北京文化如何在未来项目里扭亏,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3青岛国资成第二大股东需要注意的是,在北京文化近日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的同时,其原第二大股东华力控股此前也曾因自身原因93.8252%所持股份被冻结。 现第二大股东青岛西海岸控股于2020年7月通过司法拍卖原华力控股所持股份,竞得公司无限售流通股54,473,628股,占公司总股本7.61%。而在拍得北京文化股份之前,青岛西海岸已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该公司23,377,291股。入股北京文化并非捡漏,而是刻意为之。 企查查信息显示,西海岸控股是青岛市国资委旗下的国资投资运营平台,擅长建设影视工业化设施,已建设了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其中,万达和融创斥资500亿建设的东方影都,便是该产业区的龙头项目。业内人士分析,考虑到产业协同,目前西海岸需要入股一家头部影视上市公司,来完善自身影视工业化的产业链。与此同时,北京文化的第三大股东西藏金宝藏的法人代表正是去年举报北京文化的娄晓曦,而第四大股东新疆嘉梦的法人也是娄晓曦。公开举报事后,西藏金宝藏和新疆嘉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持,减持后,二者目前合计持股占比9.6%。  1月29日,北京文化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显示,有表决权的大股东对北京文化聘任新审计机构提案投了反对票,2020年报制作或面临难产。北京文化原本一直都由没有多少股份的宋歌主导,但这次大股东们却反对了常规的拟聘任会计师事务所提案。加之2020年12月底宋歌因工作调整原因辞去公司总裁职务一事,市场质疑大股东们与管理层已出现了不小的裂痕,接下来是否会有一场控制权之争,为公司经营带来长期影响仍存有不确定性。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3-03 2021
  • 光伏发展进入快车道,供需紧平衡或持续全年

    光伏发展进入快车道,供需紧平衡或持续全年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黄晓峰编 | 鹿   田随着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愈发重视,“碳中和”逐渐成为新能源行业热点词汇。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中,我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全球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进一步明确包括: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 ,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而光伏发电作为碳减排路径中最依仗的清洁能源,目前市场对其未来发展有较积极的预期。“根据 CPIA 的预测,2021 年全球的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 150-170GW。不仅在2021年,甚至到2030、2060年,光伏产业都将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光大证券分析师殷中枢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 据悉,整个光伏产业链分为上游(高纯多晶硅)、中游(硅棒、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下游(光伏发电系统),目前光伏产业链中下游厂商备货需求旺盛,导致上游硅料厂商出现低库存的问题,因此被认为蕴藏一定风险。1硅料生产两极化,中国企业有优势(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今日财富》杂志整理  单位:万吨) 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排名前十的硅料生产企业包揽了全球硅料产能的81.1%,而中国硅料生产企业在全球前十中占据七席,具有主导优势。 其中,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能科技”)为保利协鑫(03800.HK)下属子公司,二者2019年硅料累计产量7.7万吨,全球排名第一;四川永祥为通威股份(600438)下属控股子公司,2019年硅料累计产量6.5万吨,全球排名第二。 《今日财富》杂志了解,国内硅料制造企业优势主要源于成本优势。以通威股份为例,根据2019年年报,由于能源价格较低的乐山二期与内蒙一期的产能逐渐释放,在市场价格普遍下降30%~40%的情况下,实现毛利率24.45%,全年平均生产成本降至4.33万元/吨。 对比德国Wacker,2019年硅料业务成本为1.24万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9.57万元/吨。通威股份每吨硅料成本约为其成本54.74%,成本优势明显。2供需紧平衡:上游盈利,下游承压由于硅料产能弹性小、扩产周期长(1-2年)、资产较重等问题,在经历了2019年的产能释放周期后,2020年硅料产能增量有限,光大证券预计2021年全球硅料供应量约为55万吨。 但2021年光伏下游装机数量却呈超预期增长趋势,彭博新能源财经在2021年初上调了2021年全年的光伏装机容量上限至194GW,对应58万吨硅料需求,供需呈现紧平衡关系。 供需紧平衡导致了硅料价格大幅上涨,据硅业分会统计,截至2021年2月24日,国内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分别为10.63万元/吨、10.34万元/吨、10.04万元/吨,环比分别上涨均超过11%。 硅片厂商于2020三季度开始密集通过和上游硅料企业签订锁量不锁价的硅料供货长协锁定硅料供应,从而满足自身的生产需求。 (图片来源:国信证券研报)根据国信证券研报显示,截至目前,大部分国内硅料制造龙头企业的高晶硅库存已大部分被中下游光伏龙头企业预定,根据统计,2021 年已有超过80%的硅料产能被长协合同锁定。 锁量不锁价的长协订单为硅料业务提供了极大的盈利弹性,如2月2日晚间,隆基股份(601012)公告披露一份与保利协鑫签订的不少于9.14万吨多晶硅料采购协议,按当时市场价格预估,此次合同的总金额高达73.28亿元。 但必须要注意的是,硅料价格持续上升仅仅是对上游硅料制造业务的利好,对于光伏产业下游企业而言是较大的风险。 殷中枢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上游硅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叠加全球经济复苏周期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扬,一方面将不利于光伏产品持续降本,抑制终端需求释放;另一方面恐引发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价格博弈,加剧竞争。 (图片来源:隆基股份2020年半年报) 如光伏行业单晶硅料系列产品制造领域龙头隆基股份,其主要从事业务为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电站的开发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截至2021年2月26日,隆基股份已于当月第二次上调单晶硅片价格,M6和M10硅片的报价分别为3.65元/片和4.44元/片,涨幅分别为8.9%和9.6%。 硅料供应紧张,价格涨幅过大,对硅片、电池、组件成本带来了直接压力,最终可能传递到电站系统端,并由于硅料产能弹性小,扩产周期基本需要1-2年,所以目前市场人士预估2021年光伏行业整体都会维持紧平衡状态,风险因素可能会持续发酵。 3技术不断革新,成为发展变量光伏作为高新技术行业,技术革新对于投资而言同样是一项风险,往往企业不能及时更新技术或布局方向有误都会造成企业发展受限。 在硅料环节,目前新兴技术主要为FBR颗粒硅技术。FBR颗粒硅对比传统的西门子法,具备低耗能、连续生产的优势,是 CCZ 连续加料以及 RCZ 外置复投技术的硅料最优选择,有望成为主流棒状硅的有效补充。 光大证券认为:“颗粒硅是一项重要技术革新,但是否能成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还需要时间验证,技术层面需要持续解决产品品质和规模化等问题。” 主要在颗粒硅技术投入布局的上市公司为保利协鑫(03800.HK),目前FBR颗粒硅的产能已上涨至3万吨。 电池片环节的技术革新方向主要有异质结技术,目前如隆基股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中环股份(002129)等,均在进行技术布局,产品成本下降、良率提升等方面仍有进步空间,需要持续观察。另对上游而言,硅料从P型到N型的发展也将是一个趋势。 其中,东方日升(300118)在异质结组件中有较大突破,其于近日宣布最新研发的高功率异质结组件,经权威第三方机构TUV 南德实验室测试,组件最高功率达到606.656W,将异质结组件功率最高世界纪录提升了160W以上。 而在此之前,东方日升由于业绩预报披露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6亿元至2.4亿元,同比下降75.35%至83.57%,公司2020年度扣非净利润为-1.4亿元至-0.6亿元,遭遇大跌。今年以来,东方日升股价累计跌幅达50%,市值蒸发超120亿。 
    03-01 2021
  • 近三年亏损1.37亿元 奈雪的茶回应市场质疑风波

    近三年亏损1.37亿元 奈雪的茶回应市场质疑风波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王恩浩编 | 鹿   田随着茶饮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张,茶饮头部品牌开启上市冲刺。2021年2月11日,奈雪的茶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启动上市流程,摩根大通、招银国际、华泰国际为保荐人,目前已递交A1,正处于静默期,有望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 不过,2月18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为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作出决定机关为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截至《今日财富》杂志发稿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尚未撤销该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奈雪的茶回应《今日财富》杂志表示:“奈雪北京分公司在自行排查年报数据时发现2019年年报数据报送存在文书笔误,在2月18日主动向市场监督管理局递交了修改申请,并于当天上午修改完成。因系统设置,修改年报数据必定会显示异常情况且无其他选项,现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接受并处理了我司的撤销异常申请,具体的撤销时间需以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理为准。”1近三年累计亏损1.37亿元奈雪的茶母公司深圳品道管理成立于2014年,成立以来获得多轮融资。 根据企查查显示,2016年11月,奈雪的茶获得由天图资本注入的1亿元A轮融资;2018年获得数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主要投资方仍为天图投资;2020年6月在B轮完成近亿美元融资,由深创投领投;2020年12月,在PAG领投、云锋基金参与的C轮融资中,奈雪的茶估值近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亿元。 截至IPO前,天图投资持有奈雪的茶13.05%的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PAG、深创投和弘晖资本分别持有6.22%、3.32%和0.85%的股份。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分别达近10.9亿元、25亿元和21亿元,总计约57亿元人民币。其中,2019年同比增长130%,2020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了21%。净利润方面,2018年-2019年及2020年Q3,奈雪的茶分别亏损约0.697亿元、0.396亿元、0.275亿元,累计亏损约1.368亿元人民币。 招股书显示,其最高成本来自食材原料,该项开支的比重持续维持在30%以上,最高达到38.4%,而非早前外界以为的店铺租金。面对原材料成本的挑战,奈雪回复表示将加深与主要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关系,并继续寻求与其建立潜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确保稳定的食材供应。 (数据来源:招股书) 就如何扭亏,奈雪对《今日财富》杂志表示:公司将继续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不断升级员工队伍管理、库存管理及其他店内运营系统,进一步优化人工成本及其他运营支出。 2高速扩张 坚持深耕一二线2015年11月,奈雪的茶在深圳开设第一间店,此后开启迅速扩张之路。尽管处于亏损状态,奈雪的茶仍不减扩张规模。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奈雪的茶分别开设179家、174家新店,相当于两天开一家。截至2020年9月底,奈雪的茶的茶饮店数量增至422家。截至2021年2月5日,进一步增至507间。 尽管近年来包括喜茶在内的不少茶饮品牌着手布局三四线城市,力图“得下沉市场者得天下”,但从奈雪的茶定位来看,公司瞄准的仍是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据招股说明书,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在一线城市门店数量分别达到87家、138家和155家,新一线城市门店数量达到58家、119家和148家。 (奈雪的茶茶饮店数目明细,数据来源:招股书) 只是,尽管门店不断扩张,单店销售额却处于下滑趋势。2018年-2019年及2020年Q3,奈雪的茶每间茶饮店平均每日的销售额分别为3.07万元、2.77万元、2.01万元,在没有2020年疫情影响的情况下,2019年单店平均每日销售额对比2018年仍为下降。 在赤字下高速扩张,奈雪的茶认为,门店的扩张和升级是奈雪触达更多客群、更好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的重要一环。 “我们坚持立足长远去看待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希望成为顾客生活中提供优质产品和体验的一个日常的存在,这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出现在消费者生活圈内,第一时间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未来,我们会继续深耕一二线城市,保持节奏开拓新门店,努力深化目前我们所在城市的布局,不断优化顾客的消费体验。”奈雪的茶表示。 3茶饮业高景气 高端或成发力点根据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报告,我国现制茶饮市场快速发展,2020年市场规模1136亿元,预计未来五年我国现制茶饮市场将保持25%的年均复合增速,其中,高端化现制茶饮市场增速有望超过30%。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尽管奈雪的茶抢跑上市,如何保持头部市场地位的竞争力对奈雪的茶而言仍是考验。 据悉,未来两年,奈雪将主推新店奈雪PRO。在奈雪的茶饮店网络中,其策略性地将店面开设在高人流量的位置,主要是高端购物中心的核心位置。 除标准茶饮店外,2020年11月,奈雪推出了新店类型奈雪PRO,与标准茶饮店主要不同之处, 除在产品类型上增加咖啡系列及零售产品外,奈雪PRO的选址将在高级写字楼及高密度住宅小区等休闲和日常通勤等场景。奈雪表示,此举是为触达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提升经营效率并满足更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及客户偏好。 据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计划于2021-2022年主要于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分别开设约300间及350间茶饮店,其中约70%将规划为奈雪PRO茶饮店。 据NCBD于2020年11月发布的《2020上半年中国茶饮差评大数据分析与研究报告》,奈雪的茶差评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与卫生、服务、环境以及小程序等方面。 企查查显示,在提交上市招股书前,奈雪的茶工商信息变动频频。2020年10月后,公司经营主体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曹明慧、北京天图兴北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成都天图天投东风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退出,公司注册资本先减后增。同时,董事和投资人调整变更。一连串变动引发外界猜测,对此,奈雪的茶回复称:品道集团旗下有多个主体公司,单个主体公司的董事变更只是常规的工商变更步骤,公司管理运营没有任何变化。 面对当前新茶饮行业门槛低,缺乏有效壁垒且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奈雪的茶回复《今日财富》杂志表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进一步深耕数字化运营以提高效率——将开发专有数字系统,并全面升级数字化运营及管理系统,以为产品持续创新提供信息,加强品质管控,自动化店内运营,定制品牌推广及营销工作以及简化门店的开发。(2)加强供应链能力——计划在中国不同城市建立多个“中央厨房”,储存原材料及制作预制烘焙品;将继续采购优质食材制作新鲜、美味及有创意的产品;通过数据驱动优化整个供应链管理。(3)提高顾客参与度以建立长久的联系——继续加码技术及数据功能,以进一步优化奈雪的茶会员系统;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并拓展触达顾客的渠道。(4)新推出具创新性的热门产品、扩展产品种类及销售渠道以释放奈雪的茶的品牌潜力——将继续加强产品开发、创新能力,以推出新产品及优化现有产品;计划通过扩大即饮饮料、袋泡茶、预包装甜点及休闲食品的产品类别创建更多顾客接触点;将渗透到新的零售渠道以增加在线及线下业务。 除奈雪之外,2020年3月喜茶完成了由高领资本和Coatue联合领投的C轮融资,此轮融资后喜茶估值或超160亿元人民币;同年7月份乐乐茶和古茗也先后完成了一轮战略投资。天眼查数据显示,蜜雪冰城已完成由高瓴资本和龙珠资本领投的20亿元的投资,被投后蜜雪冰城估值200亿元人民币,领跑喜茶。 《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新冠疫情使2020年成为新式茶饮行业的重要转折点。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国茶饮企业总数超30万家,其中停业、清算、吊销、注销的企业占比高达43%。报告指出新式茶饮品牌应迅速调整策略,优化服务与产品、发力数字化及新零售。随着资本不断注入,新式茶饮赛道争夺激烈,谁又能在风口下走到最前,仍然有待市场的考验。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3-01 2021
  • 2020年券商奇景:业绩与风险计提共攀升

    2020年券商奇景:业绩与风险计提共攀升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袁骄杨编 | 鹿   田2020年被称作“券商元年”,整个行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大部分公司业绩增长明显,甚至有部分中小券商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了300%。 《今日财富》杂志发现,除了营收净利的增加,去年各大券商的计提金额大幅上升,部分证券公司公告的计提减值和预计负债,或对2020年的业绩产生一定影响。1上市券商业绩整体向好根据《今日财富》杂志统计,截至2021年2月10日,在48家上市券商中,除去方正证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华西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西南证券、华安证券、中泰证券、招商证券、东兴证券、国联证券和东吴证券尚未公开业绩预告外,已经有35家上市券商公布2020年业绩预告。 (数据来源:各公司业绩公告 图片制作:《今日财富》杂志) 数据显示,2020年,大部分上市券商营业收入有明显提升,平均同比增长约32%。其中,中信证券仍是老大,营业收入达543.48亿元。只有东北证券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6.77%。净利润形势也一片大好,光大证券、东方财富等同比增长超过100%,但是国盛证券、江海证券却下滑明显,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7%和-43%。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经纪、投行及投资业务收入增长是驱动券商业绩全面增长的主因。《今日财富》杂志发现,排名第一的中信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占比33.36%,经纪业务占比24.58%;与去年同期相比,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增长了50.81%,经纪业务收入增长了28.51%。 而业绩增幅巨大的光大证券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2020 年,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基础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证券行业总体盈利能力回升。公司财富管理、企业融资、机构业务等多项业务收入获得大幅增长。 但在行业整体向好时,有几家券商的业绩却显得格格不入。太平洋证券发布公告称2020年预亏6.5亿元—7.5亿元,预计负债4.11亿元,是目前唯一一家预计亏损的证券公司。 江海证券和国盛证券则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数据显示,江海证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6.89亿元,同比增长12.45%;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43.20%。国盛证券2020年度营业收入为17.83亿元,同比增长2.29%;净利润为1.5亿元,同比下滑57.26%。 2大额计提减值成“流行”与业绩相对应的是各大券商的大额计提。目前已有15家上市券商发布了计提减值和预计负债。光大证券、中信建投和国泰君安三家证券公司的计提减值及预计负债超过了10亿元。 (数据来源:各公司公告 图片制作:《今日财富》杂志) 大额计提对于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不容小觑。光大证券的大额计提占扣非净利润59.89%;中信建投的计提总额减少利润总额13.19亿元,减少净利润9.9亿元,占据净利润13.87%;国泰君安计提总额减少利润总额13.19亿元,减少净利润9.9亿元,占据净利润11.82%。 光大证券是唯一一个发布了预计负债的公司,计提减值和预计负债共计22.47亿元,排名第一。其中,预计负债15.5亿元,一方面来源于光大证券涉及MPS公司经营困境风波,同时公司对纳入全资子公司光大富尊投资合并的结构化主体——璟珲基金还实际持有一笔帐面价值7.59亿元的应收款,因此计提了坏账准备。 “MPS事项发生以来,公司深刻剖析风险事件反映出的问题,重点从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落实各级相关人员责任、强化专业管理和专家决策等方面全面再造风控合规体系。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风险排查和整改,全面加强对子公司的管控力度,进一步构建稳健、审慎的风险文化,完善风险合规体系,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光大证券向《今日财富》杂志表示。 与此同时,《今日财富》杂志发现,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计提成了很多券商的“大头”。例如,国泰君安计提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6.17亿元,其中主要为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计提。 中信建投也是如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9.89亿元。根据2020年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末,中信建投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合计183.19亿元,其中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金额为113.29亿元,债券质押式回购金额为60.43亿元,相关业务量较大。 随着公司净利润和计提准备金的同步攀升,似乎预示着,券商在盈利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风控问题,否则很有可能在平坦的大道上摔跟头。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26 2021
  • 业绩屡亏的太平洋证券:股票质押“雷声滚滚” 内控管理问题连连

    业绩屡亏的太平洋证券:股票质押“雷声滚滚” 内控管理问题连连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袁骄杨编 | 鹿   田在资本市场一片向好的2020年,太平洋证券的业绩却成为了最格格不入的一只。 根据业绩预告,2020年太平洋证券可能亏损6.5亿至7.5亿元。不仅如此,太平洋证券还接到了来自内蒙古证监局、云南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和广东证监局的监管处罚,评级从A级一路下滑至CCC级,前景堪忧。 为何太平洋证券屡现亏损,又深陷股票质押纠纷,频遭监管罚单和降级?为了厘清事情的原委,日前,《今日财富》杂志向太平洋证券求证,但遗憾未能收到回复。1亏损成为家常便饭?1月29日晚间,太平洋证券发布业绩预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亿元到-7.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1.13亿元到12.13亿元。截至目前,太平洋证券在所有公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券商中是唯一亏损的一家。 太平洋证券在公告中指出,由于计提股票质押业务资产减值、资管产品整改的预计负债、自营被动持有的股票价格下跌和子公司股权投资损失等原因,公司2020年度出现亏损。 但《今日财富》杂志发现,这并非太平洋证券第一次出现利润负值。2018年,太平洋证券净利润亏损13.22亿元,同比下降1237.14%。根据公开数据,2016年—2018年,太平洋证券业绩一直呈大幅下滑的趋势,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18.04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3.93亿元,净利润也从6.68亿元降为负值。 2019年,太平洋证券一度似有起色,净利润扶正,但2020年又快速跌落谷底。根据2020年中报,其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293万元,同比下降85.21%;营业收入约4.95亿元,同比下降53.76%;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008元,同比下降84.91%。 《今日财富》杂志查阅太平洋证券经营分析发现,截至2020年上半年,除了证券经纪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有小幅增长,公司的证券投资业务、信用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证券投资业务从5.68亿元下降到2.19亿元,幅度较大。 (图片源自同花顺财经)2股票质押大“踩雷”业绩预告中,太平洋证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7.59亿元,扣除所得税因素,影响公司2020年净利润约5.69亿元。其称主要由于股票质押业务融资人违约,同时受市场行情影响作为担保品的股票市值大幅下跌,公司针对股票质押业务计提减值准备。 股票质押方面,过去几年,太平洋证券出现较多“踩雷”,触及天神娱乐、贤丰控股、贵人鸟、天广中茂、雏鹰农牧等“大雷”,公司持股1.26%的久日新材股价也屡创历史新低。 同时,2020年8月3日,太平洋证券公告了四起股票质押式回购纠纷案件的进展。目前太平洋证券已向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上海佳铭分别代江苏隆明、达孜恒盛偿还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融出本金3.33亿元、9560.46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违约金及相关费用。另外,和深圳阜财的诉讼案件已经终结,和西藏联尔的判决尚在上诉期。 虽然太平洋证券声明,公司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正常,股票质押式回购纠纷案件对公司业务经营、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无重大影响,但是从太平洋证券的业绩看来,确实存在了一定的影响,类似深圳阜财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而终结执行程序的案件将会对公司造成不小的损失。 3接连受罚又降级2020年内,太平洋证券连接4张罚单,分别在5月9日、5月15日、8月14日、9月30日收到来自内蒙古证监局、云南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广东证监局的监管措施和行政处罚。 究其原因,是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员工私自销售非太平洋证券自主发行或代销的金融产品、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混乱等内控问题。 11月9日,安徽证监会公布对新三板公司白兔湖存在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首先是白兔湖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及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导致相关定期报告存在重大遗漏;其次是白兔湖虚增2015年度利润4000万元,导致2015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而太平洋证券作为白兔湖挂牌的主办券商,则存在相关尽职调查工作与质控内核工作的不足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证券的评级已连续三年下滑。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2020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太平洋证券2017年、2018年的评级分别是A级和BB级,2020年由2019年的B级降为CCC级。 接二连三的股票质押式业务踩雷、连续不断的接受监管处罚,这一切都指向太平洋证券的内部管理问题,而想要在新一年提高业绩,太平洋证券还需解决诸多“内忧外患”的问题。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26 2021
  • 三大业务暂停半年、评级降五级 江海证券春节前连遭减持

    三大业务暂停半年、评级降五级 江海证券春节前连遭减持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袁骄杨编 | 鹿   田增收不增利,根据业绩预告,2020年江海证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5%,净利润却同比下降43.20%。回归业务本身,去年由于在开展多项业务过程中出现违规,江海证券债券自营、资管产品备案、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三大业务均被叫停半年。 股价方面,江海证券的母公司哈投股份从2020年底开始一路下跌,在2021年2月9日出现最近22个月的新低,股价从8.7元/股下滑至5.76元/股。1经营不善 两大股东减持2021年1月18日晚间,哈投股份披露了全资子公司江海证券2020年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数据显示,江海证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6.89亿元,同比增长12.45%;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43.20%。 数据显示,江海证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49亿元,同比下降38.19%;营业支出7.28亿元,同比增长11.27%;净利润0.22亿元,同比下降95.09%。营业支出的增加和收入的减少成为了江海证券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资料显示,江海证券的营业收入以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证券承销及保荐业务为主,还有信用业务、证券自营及其他投资业务和资产及基金管理业务。 根据2020年中报,除了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同比增长外,其余四项主营业务的收入都有所减少。不仅如此,信用业务和证券自营及其他投资业务的成本远远高于收入,而信用业务还出现了收入减少、成本增加的情况。(数据来源:同花顺财经 表格制作:今日财富) 江海证券同样出现了大额计提的情况。报表显示,2020年江海证券信用减值损失高达7.03亿元,同比增长68.36%。 江海证券作为哈投股份的主要盈利中心之一,它的失利也导致哈投股份的损失,并直接体现在了股价上,自2020年末开始一蹶不振。 值得关注的是,前十大股东中出现了大额减持的情况。2019年9月20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7.02元的均价减持1581.39万股,2021年1月26日又以9.03元的均价减持254万股。同时2020年12月22日,黑龙江省大正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均价7.45元减持1231.97万股。 2违规导致三大业务被暂停2020年江海证券经历的最重大事件莫过于三大业务被暂停。 2020年9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将对公司采取暂停债券自营业务6个月、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暂停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6个月的措施。 此前,江海证券收到证监会出具的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文中指出江海证券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开展债券投资交易过程中,存在交易员资格管理及交易行为管控不足、标的证券和对手方管理不到位、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有效性不足等;二是开展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存在违规新增通道业务、内部管理混乱、风险管理不到位等;三是开展股票质押业务存在业务决策流于形式、尽职调查不充分、内部控制不健全等。 不仅如此,江海证券相关四名高管也被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公开谴责等监管措施,分别是债券自营业务分管副总裁饶晞浩、合规总监兼首席风险官葛新、股票质押业务分管副总裁蒋宝林、资产管理业务分管副总裁孔德志。其中,饶晞浩自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决定作出之日起两年内,不得担任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担任证券公司债券投资业务主要负责人职务,并限制领取2018、2019年基本工资以外的报酬和福利等权利(公司已支付的部分应退回)。 面对监管措施,江海证券陷入了困境,三大业务的暂停对公司收入造成不容小觑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相关业务的公信力也受到了影响。 评级方面,或是受违规影响,江海证券的评级连降5级,从BBB级降至C级,成为了2020年评级下滑最大的证券公司,对江海证券造成不小的冲击。 哈投股份也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认真履行股东责任,继续监督江海证券严格实施落实监管措施决定,在巩固前期整改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全面加强合规及风险管理。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26 2021
  • “白马股”持续下跌,基金普遍回调,机构关注:今年二季度将是关键节点

    “白马股”持续下跌,基金普遍回调,机构关注:今年二季度将是关键节点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黄晓峰编 | 鹿   田早在2021年初,不少投资机构就曾表示:“投资者应适当降低2021年的基金收益预期,今年将会是结构性行情愈发明显的一年,投资机会将更偏向于优质个股。” 在农历新年假期后,该预期已初现端倪。 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自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起至2月24日,机构重仓板块指数已累计下跌1639.23点,跌幅11.87%;此前颇受基金青睐的股票中,贵州茅台2月24日失守2200元/股的整数关口,收盘报2189.00元/股,节后累计下跌7.59%;美的集团节后累计下跌2.48%;海康威视节后累计下跌6.37%;爱尔眼科节后累计下跌13.02%。 市场对于未来走向产生了分歧。1白马股持续下跌,主动类基金普遍回调据wind资讯,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基金持仓排名前20只股票中,仅中国平安自春节假期后至2月24日涨跌幅为正,其余19只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长春高新、药明康德、泸州老窖、宁德时代、迈瑞医疗、亿纬锂能、爱尔眼科、山西汾酒、中国中免9只股票下跌幅度超10%。重仓股的下跌也导致基金普遍出现回撤。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在可查询到2月23日净值收益的基金中,管理规模排名前20的公募基金公司,其净值下跌的混合型基金与股票型基金占比普遍超过50%,回撤较大的基金当日净值下跌逾3%至5%,其中不乏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爆款”基金。 2流动性收紧预期显现,外资减持茅台由于美国消费行业近期表现强势,加之全球新冠疫情新增确诊人数持续下降,种种迹象正在逐步强化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在此背景下,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2月19日10年美债收益率收1.34%,恢复至去年2月底的高位。 中欧基金向《今日财富》表示:“美债收益率走高可能会帮助美元指数的企稳,推动资金短期内回流发达市场,并同时扰动全球高估值股票的水位。” 在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看来,美国经济复苏加快,同时大宗商品涨价明显,导致美国国债利率上升,目前看美国国债利率上升过程仍未结束。 “美国利率持续走高,当然会对股票等风险资产的估值形成压制,但是目前美债利率仍处低位,对股票负面影响不大。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债收益率从底部反弹,证实了美国经济复苏,这有利于股票上行,但只有当美债利率上行到较高位置,才会对股票造成压制。”吴照银说。 美债利率的持续走高使得投资者对于海外的流动性产生担忧,而这类情绪正在逐步影响市场,此前颇受基金青睐,抱团持仓的贵州茅台,在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下跌5%,市值缩水逾1500亿元。关于此次下跌,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与外资减持有关。 2月14日,中证网报道称全球最大的中国股票基金“瑞银(卢森堡)股票基金-中国机遇(美元)“截至1月底持有茅台市值8.16亿美元,较2020年底减少了3.66%;而全球持有茅台最多的“美洲基金-欧洲亚太成长基金“同样在2020年四季度减持茅台,持仓减少5.9%。 《今日财富》杂志发现,截至2021年2月23日,北向资金近10日净减持茅台167.24万股,减持市值达40.47亿元,占总股本1.51%。3货币政策或由宽松回归常态,二季度警惕风险除对海外流动性的忧虑外,亦有对2021年国内货币政策或将由宽松回归常态的预期。 1月18日,央行开展了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和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在春节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央行回笼资金逾2600亿元。 吴照银认为,2021年整体货币政策会缓慢收紧,”从1月份的社融和新增信贷数据看,货币政策仍然没有收紧,货币市场流动性只是比去年底、今年初过于宽松的状态回到正常状态。目前大宗商品以及国内热点城市的房价上行压力较大,通胀上行风险较大,二季度要担心货币政策收紧。” 对于上述纷繁错杂的各类因素,目前市场人士普遍对今年二季度的各项指标颇为关注。 方正策略表示,二季度是个值得跟踪的时间窗口,股票市场重要指数见顶的时间和经济见顶的时间基本同步,但各行业是陆续见顶的格局,经济确认下行之后,股票市场的机会才会彻底消失。 中欧基金认为,当前最突出的矛盾为工业品PPI价格上涨超预期,导致流动性边际收紧,虽然美债利率已经上升至1.34%,但好在实际利率的上行还没有开始,对流动性的冲击还没有来到。预计今年2-3季度流动性将可能迎来冲击,对于高估值和抱团股的冲击也可能会相应发生。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2-25 2021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