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排序
发布时间
522个结果
  • 投诉居高不下,盗刷如何定责?银行卡纠纷多项裁判规则改变

    投诉居高不下,盗刷如何定责?银行卡纠纷多项裁判规则改变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卫思绮编 | 全   卓2020年9月5日下午,建设银行用户雷内收到手机短信,发现自己的建设银行借记卡被自助取款3次,POS消费6次,损失合计26.8万余元。 一审秀洲法院判建设银行承担因伪卡盗刷造成损失的90%责任,雷内承担10%的责任。建设银行秀洲支行赔偿损失24.1万余元。 实际上,近年来,伪卡盗刷、网络盗刷案列层出不穷。在各案例中,一部分持卡人胜诉,成功保障自身利益。但也有案件因持卡人举证问题或证据不足被法院驳回。 在司法实务中,银行卡盗刷相关法规逐渐完善。2020年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以及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推动发卡行增加对安全技术方面的投入,也增强持卡人对卡资金的保护意识。1盗刷非偶然,认定有要求(《今日财富》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裁判文书网数据,《今日财富》搜索“银行卡盗刷”关键词发现,截止2021年7月7日,总共有1711篇裁判文书,当中不乏多次申诉案件。 例如在裁判文书网系统呈现靠前的案例中,工商银行仅1例案件用户请求被驳回,其余4例均判决由于发卡行存在过失导致用户损失需承担责任。在浦发涉及的案件中,3例被判发卡行过失,剩余5例因证据不充分或仍在调查驳回用户请求。 在过往案例中,银行承担盗刷责任主要由于银行出现系统操作、设备性能及相应管理的问题。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具有更为专业的风险防控知识和风险控制能力,其应为保护可能的受害人而施以必要的注意义务,从而采取必要措施,排除潜在危险,避免或减少损害发生,以维护客户及金融市场资金安全。 此外,还有多起用户诉讼请求被驳回的案例。例如2020年黄女士与浦发银行长宁支行的信用卡纠纷,根据浦发银行主张,黄女士未按照领用合约的约定将银行卡出借给他人导致信用卡被盗刷,责任并非属于发卡机构。因此上海金融法院驳回了黄女士关于撤回原审判决改判一审还款的上诉请求。 据悉,银行卡盗刷主要分为伪卡盗刷和网络盗刷两种形式。 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伪卡盗刷是指不法分子通过在ATM机或POS机具上加装具备磁条卡信息读取功能和信息存储功能的侧录设备后,当持卡人在ATM插入卡片或在POS机具上刷卡时,对其磁道信息进行侧录,并将侧录的磁道信息写入其他卡片中,制成伪卡,后续再通过ATM取现、商户POS机盗刷等方式盗取银行卡内资金。而网络盗刷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短信或社交软件等途径向持卡人发送不明链接,诱使持卡人输入银行卡号、身份证件信息、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后,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伪冒绑定银行卡,进而通过快捷支付、条码支付等无卡支付方式盗取银行卡内资金。” 浦发银行向《今日财富》表示:“伪卡是由于客户使用信用卡时(如POS机刷卡),被外部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利用复制的伪卡进行交易,而商户没有识别伪卡交易的义务,从而造成信用卡被盗刷。从伪卡发生的场景来说,与持卡人所使用的刷卡环境、以及与收单机构对商户、POS机具管理有关。”2侵害形式多样,投诉居高不下除裁判文书网所呈现出的银行卡盗刷案件外,随着网上和移动支付业务的增长,个人信息泄漏风险急剧增加,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近年来,为吸引更多客户,银行不断推出更加便捷的小额支付服务,其特点为快速绑定银行卡,支付时无需输入用户的银行卡号以及密码。看似快捷高效的支付方式成为用户存款被轻而易举盗取的主要原因。银行通过短信的方式验证用户身份以便提高使用效率,但同时这样的高效方法致使非法分子更容易拦截短信并成功盗取用户存款。 另一方面,用户使用的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的风险。非法阅读用户隐私信息导致用户信息从第三方App泄漏。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6月21日“银行卡盗刷”相关投诉量达1812条,问题集中在银行不作为推卸责任、未经用户同意强制办理以及私自扣款等。 对此,浦发银行向《今日财富》表示,一般在接到客户反馈发生盗刷交易后在避免损失扩大同时,会有专人对盗刷事件调查,如确认属于客户无责的盗刷事件,会及时为客户免除该盗用交易产生的金额损失,并做好客户安抚及风险宣导工作,也会建议客户向当地公安报警。3法规出台,多项裁判规则改变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七条规定:发生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借记卡持卡人基于借记卡合同法律关系请求发卡行支付被盗刷存款本息并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发生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信用卡持卡人基于信用卡合同法律关系请求发卡行返还扣划的透支款本息、违约金并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未能出台之前,尽管有《商业银行法》、《侵权责任法》这样的法律依据,但针对银行卡盗刷案件无明确法律规定,导致该类案件尚处于法律适用的空白地带。因此对于银行卡盗刷案件事实认定难以及裁判尺度不一等问题频频出现。 在相应法律法规得到完善的同时,商业银行需要提升对客户账户存款的保护意识,增加技术安全方面的投入也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同时为应对持卡人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发卡行对客户教育培训不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第九条称如银行未对用户告知清楚网络支付的功能和风险提示,导致银行卡被盗刷,持卡人不承担责任。 在2020年施行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中,文件中指出三个重点监管领域:规范金融机构行为,保护金融消费者信息和解决金融消费争议。在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体制之余,明确消费者投诉细则以及增强消费者风险意识。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7-08 2021
  • 重营销的慕思股份:2020年未分配利润大降八成 直供销售获欧派“紧急输血”

    重营销的慕思股份:2020年未分配利润大降八成 直供销售获欧派“紧急输血”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王恩浩编 | 全   卓资本市场在为企业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让市场看到更多商业形式的内核。日前,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慕思”)披露招股书,拟募资18.99亿元,用于华东健康生产线建设项目、数字化营销项目、健康睡眠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项目。 此刻上市也许不是慕思的最佳时机,但也可能是必要。在新冠疫情叠加地产调控的当下,床品所属的家居板块不可避免受到冲击,行业增速放缓让慕思的资本故事稍显单薄。招股书显示,2020年慕思营收44.52亿元,同比增长15.27%;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35.7%。与往年相比,营收净利增速放缓,其净利润增长率下滑达五成。 主打高端床品的慕思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慕思称自己是“主打健康睡眠研究”,但研发占比低,销售费率居高不下,产品科技含量有待考证,其质量和营销的问题也让市场担心其真正的内生增长力。1未分配利润大降八成2018-2020年慕思的营业收入31.88亿元、38.62亿元和44.52亿元,期间增长率21.14%和15.2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4亿元、4.2亿元和5.7亿元,期间增长率75%和35.7%,增速基本是腰斩。 增速放缓的慕思不忘大笔分红。2019年,其对股东分配利润2.3亿元,同年年末未分配利润3.6亿元;2020年,其对股东分配利润3亿元,年末未分配利润仅6912万元。 慕思称“注重对全体股东的分红回报,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保证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从数字来看,年末未分配利润在明显降低。 经销模式为公司最主要的销售方式。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经销模式实现销售收入23.99亿元、27.03亿元、30.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5.85%、70.84%和69.03%。 《今日财富》发现,截至2021年7月3日,慕思集团旗下品牌V6家居官网主页仍保留2018年1月慕思全国经销商年会的文章,题为“百年慕思,百亿慕思”。在彼时,慕思正式启动了“100亿战略”,宣布在接下来的五年内,要完成100亿目标的增长点,转眼时间过半,营收却不及百亿的一半。 2营销色彩较同业更重慕思主要产品包括中高端床垫、床架、床品和其他产品等,其中床垫为公司核心产品,床垫和床架两者合计销售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近三年比例为81.08%、82.28%和80.75%。 一方面,床垫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中国消费者目前对床垫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认识寝具品牌的途径主要还是依靠外观设计和广告宣传。 2020年,行业综合毛利率平均为34.30%,而慕思的毛利率为49.28%,公司的毛利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15%。而高毛利率、高售价、高品牌溢价,也让市场更关心慕思的真正实力。 截至2021年7月5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对慕思寝具的投诉集中围绕在床垫凹陷、甲醛超标、欺诈消费者、虚假发货、售后处理消极等问题。 招股书中,慕思将自己定义为“主要从事健康睡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但从数据来看,慕思似乎更重营销而非研发。 就本次拟募集的19亿资金用途,慕思表示华东健康寝具生产线建设项目拟投入15.03亿元,占比79.1%;数字化营销项目拟投入2.48亿元,占比13.05%;而健康睡眠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1.49亿元,占比7.84%。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行业销售费率平均值分别为18.34%、17.22%和16.44%,而慕思三年销售费用分别为9.79亿元、12.09亿元和11.05亿元,销售费率分别为30.7%、31.32%、24.65%,远超行业平均,较喜临门、梦百合、顾家家居均高,营销不占优势。 (数据来源:慕思招股书,Wind资讯) 慕思称营销费用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以自主品牌运营为主,产品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在营销过程中更注重对品牌运营和渠道营销推广的投入,而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OEM/ODM等B2B直供业务,相关自主品牌和渠道营销费用较少。 与销售费用大幅投入不同的是,近三年慕思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均不超过2.5%。2018-2020年,慕思研发费用分别为7715万元、7409万元和9035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42%、1.92%和2.03%。 截至7月5日,企查查显示,慕思共拥有794项专利,而其中583项为外观设计专利,占比达73.43%。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喜临门、顾家家居和梦洁外观设计专利占比分别为59.32%、95.11%和92.08%。 根据企业发明公布专利、发明授权专利、使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外观设计专业五项知识产权进行单位换算出来的“科技创新总含量”一指标,慕思为80.19T(“T”是技术含量单位),而同业可比上市公司喜临门和顾家家居科技创新总含量为115.09T和125.58T。3欧派家居“输血”突击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和2020年,慕思对欧派家居的销售金额分别为6288万元和2.88亿元,增长率达358.26%,占直供渠道比例从38.3%增至74.62%,与此同时,锦江系客户及其他客户占比从2019年的61.7%下降至25.38%。 就与欧派的合作,慕思总裁姚吉庆曾表示:“未来有很多流量入口,衣柜定制是流量入口,拎包入住也是流量入口,都是不同的入口,现在就要抢占这些入口。慕思、欧派本身就是很大的流量入口,现在行业里的两个龙头品牌强强联手,形成叠加效应,这是合作的最大价值”。 但突击倚重欧派,也让市场担心持久性。数据显示,慕思的综合毛利率为49.28%,对欧派家居的毛利率仅23.35%。2019和2020年,公司对欧派家居的销售收入金额分别为6288万元和2.88亿元,占营收比重的1.63%和6.47%。 开源证券曾在报告中表示慕思股份和欧派家居的直供合作模式充分展现了欧派的龙头议价能力。但对慕思而言,牺牲逾五成的毛利率来和欧派合作,是否值得,在营利增长双放缓的情况下,较多依靠一家公司带来新增长点是否安全,仍有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慕思招股书中披露申报前最近一年新增12名股东中,欧派投资持股数量540万股,在新增股东中持股比例为13.5%。此外还有一名“欧派系”股东,欧派家居投资主管、欧派投资监事张志安,其持股数量为180万股,在新增股东中持股比例为4.5%。 在招股书中,慕思也将欧派家居业务规模和占比持续提高列入了经营风险,其表示:“随着欧派家居对公司销售收入规模和占比的进一步提高,可能存在其凭借渠道规模优势和持股地位压低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或延长货款结算和支付周期等情形,将可能对公司毛利率和运营资金造成不利影响。” 当前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在调节购房需求的同时也导致家居装饰消费需求的下降,慕思业绩多面承压。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7-06 2021
  • 药明康德近年多股东减持,违规套现近30亿事牵泰康保险等机构

    药明康德近年多股东减持,违规套现近30亿事牵泰康保险等机构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张月橼编 | 全   卓近段时间,医药“大白马股”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明康德”,603259.SH)因股东违规减持套现近30亿元,震惊市场,立案调查、股东索赔接踵而至,虽然调查结果和赔偿方案未有定论,但围绕此事件的讨论热度持续走高。事件起因是药明康德端午节假期突然发出的一份道歉公告。根据公告,股东上海瀛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瀛翊”)在5月14日至6月8日间,违规减持药明康德股份1724.9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7%,减持总金额28.94亿元。该行为违反其在IPO时有关减持公司股份的相关承诺,未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6月16日,药明康德收到上交所监管函,同日,股东上海瀛翊也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要求其配合调查。对于该事件,《今日财富》同时联系了药明康德、上海瀛翊、上海瀛翊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江苏瑞联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瀛翊第一大股东泰康保险(持股约55.64%)等。其中,药明康德相关负责人表示,事情本身对上市公司主体没有什么影响,如果有后续进展会发布公告;江苏瑞联称,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上海瀛翊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而泰康保险方面截至发稿尚未回复。1偷偷减持or粗心大意?资料显示,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12月,注册地江苏无锡,营运总部位于上海。200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2015年从美股退市。退市后,大分子生物药业务从母公司剥离至药明生物,分拆成两家公司:药明生物2017年在港股上市,药明康德2018年在A股上市。药明康德主要为制药公司提供小分子化学药制药研发服务(CRO)和制药服务(CMO),上市三年至今,股价涨幅超过13倍,因而此时减持套现也能理解。但问题出在上海瀛翊在实施本次减持之前未能遵守其作为委托投票方做出的有关减持公司股份的相关承诺,未提前通知药明康德,也没有提前15个交易日通过药明康德披露减持计划履行公告等相关程序,因此属于违规减持。药明康德方面称,其在6月8日因实施2020年度权益分派时取得最新的股东名册后,才注意到上海瀛翊持股数量发生了变化。在道歉公告中,上海瀛翊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减持前其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381%,未达总股本的1%,相关工作人员未能意识到作为委托投票方,在公司A股上市时已经做出有关减持公司股份的承诺,导致了本次违反承诺减持行为。不过,《今日财富》查询天眼查发现,上海瀛翊背后有着深厚的金融背景,其第一出资人为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比约55.64%。泰康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不久前曾公开发言称,泰康保险在A股市场可能是前5位的机构,这说明泰康保险已深度介入A股,缺乏意识一说难以服众。上海瀛翊的第二出资人是江苏华泰瑞联并购基金(有限合伙),出资人穿透有华泰证券、博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另外,上海瀛翊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江苏瑞联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上海瀛翊与江苏瑞联的座机号码相似,仅尾号不同,推测办公地点一致。江苏瑞联副总经理岳大洲亦被媒体曝出目前还在药明康德全资孙公司苏州药明汇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这也让投资者对于该事件“无意”背后的真相更为好奇。对此,《今日财富》向上海瀛翊及相关方面求证,未获回应。江苏瑞联方面仅表示,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随即挂断电话。2一纸道歉难平众怒除了工作人员未能意识到违规这一说法难以服众之外,公司的一纸道歉也未能抚慰股民的心。道歉公告中,上海瀛翊称,已意识到上述减持行为违反了其对上市后减持公司股份事项所做之承诺,也进行了深刻的自查反省,并就本次违反承诺的减持行为给公司及公司全体股东造成的影响,致以诚恳的歉意。然而,《今日财富》登录上证e互动发现,在药明康德的主页上,众多投资者在提问栏向公司发去了“灵魂拷问”,要求公司给出违规减持事件处理方案,并表达了提起集体诉讼的意愿,希望公司受到应有的处罚。从监管处理来看,目前药明康德收到了上交所发出的监管函,要求上海瀛翊全面自查本次违规减持的决策过程、责任主体和发生原因,核查股份减持内控制度的完备性及执行有效性,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避免此类违反承诺事项的再次发生。同时要求上海瀛翊及江苏瑞联积极沟通上海瀛翊的相关出资人,尽快制定必要和充分的补偿措施;提交此次股份减持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6月17日,药明康德再发公告,证监会已在6月16日对上海瀛翊启动立案调查。不过,业内人士指出,此前证监会或交易所对股东减持信息披露不及时或未披露的处罚,主要是警示、批评、公开谴责与限制交易,并且其中以批评为主。“当前,违规减持处罚成本并不高。”中南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告诉《今日财富》,“比如没有披露的,罚款大约在50到500万元,但相比于30亿元,这个罚款力度实在是太弱。也有投资人说能不能强制减持人买回股票,但股票作为价格锚定的标定,这显然是做不到,因为这样会形成价格预期,从而扰乱市场功能。所以,未来对违规减持还是要通过罚款,可以加大中介机构比如券商的责任,来限制违规交易,将违规减持纳入券商的风控目标。”3大批股东减持离场事实上,对于目前股价处在高位区间的药明康德来说,上海瀛翊的减持套现并非个例,在此之前,药明康德也多次遭遇股东们的连番减持。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陆股通)、WuXi AppTec(BVI)Inc.、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UBS AG五大股东均对公司进行了减持。其中,2020年底,陆股通账户持有药明康德6.1280%股权,今年一季度末持股比降至5.6654%;2019年底,WuXi AppTec(BVI)Inc.持股比为6.6641%,今年一季度末,持股比下降至2.8453%;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在2019年底持股比为5%,今年一季度末的持股比降为1.6287%。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0年底,有133家机构持股药明康德,今年一季度末锐减至112家,计算可知,今年一季度有21家机构清仓撤离。但是,与股东频繁减持相反的是,药明康德的业绩表现优异。年报显示,2020年,药明康德实现营业收入165.35亿元,同比增长28.46%;净利润29.60亿元,同比增长59.62%。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50亿元,同比增长55.31%;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94.92%,创下单季净利润历史新高。有分析认为,漂亮的业绩背后,药明康德隐忧暗存。首先,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来自于投资的收益为10.24亿元,占整体净利润的三分之二。持续的并购扩张容易产生商誉问题,2020年,公司账面商誉达到13.92亿元,占扣非归母净利润的比重为58.35%,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其次,药明康德的核心业务为药物发现和临床前CRO业务,2018-2020年,公司临床CRO的毛利率分别为43.17%、42.93%、42.06%,呈持续下滑趋势,随着该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公司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不过,在盘和林看来,股东们纷纷离场并不代表药明康德的业务没有前景。“作为综合性全流程CRO和CMO企业,其在药物研发外包方面具备很强的实力。但是这类企业往往是人才密集型企业,对于个人来说,长周期的研发外包项目劳心劳力,如果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减持来实现财富自由,有没有必要再去劳心劳力?”盘和林认为,股东偷偷减持说明了当前A股有些板块估值过高,这些高估值的板块,其内部是有减持动机的。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6-30 2021
  • 年内超40家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 监管惩治“药不能停”

    年内超40家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 监管惩治“药不能停”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张月橼编 | 全   卓上市公司股东或董监高违规减持股票早已不是新鲜事。近期,随着医药明星股药明康德股东“偷偷”减持近30亿一事败露,这一久治不愈的顽疾再次引发市场热议。据《今日财富》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因股东违规减持而发公告的上市公司已超过40家,具体情形主要表现为违反承诺、未预先披露、未按标准披露且持续减持等。这其中,发布道歉公告的占大多数,仅少部分发布受罚公告,引得投资者纷纷吐槽,要求对违规严惩。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违规减持、违规套现等违法违规的交易行为,往往会给中小投资者造成一定的损失。修订、完善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加强对违规减持者的惩罚力度,提高违规减持成本,无疑是防范违规减持的有效举措。1违规减持几宗“最”根据《今日财富》统计,今年以来,发布股东违规减持公告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规模最大:药明康德今年6月12日,药明康德(603259.SH)发布了一份“关于股东违反承诺减持公司股份并通过公司致歉公告”,公告称,公司股东上海瀛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瀛翊”)在5月14日至6月8日间,违规减持药明康德股份1724.9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7%,减持总金额28.94亿元。该消息披露后,投资者强烈不满,进而受到监管层关注。6月16日,药明康德收到上交所监管函,要求股东上海瀛翊及其执行事务合伙人江苏瑞联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尽快制定必要和充分的补偿措施,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此外,要求上海瀛翊立即全面自查本次违反承诺事项的决策过程、责任主体和发生原因,核查股份减持内控制度的完备性及执行有效性,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在上交所出手之后,证监会亦有所行动。同日,股东上海瀛翊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要求其配合调查。截至目前,调查结果尚未出炉。年龄最高: 金枫酒业在一众违规减持上市公司中,金枫酒业(600616,SH)的股东顾鹤富较为特别,资料显示,顾鹤富出生于1950年7月4日,即将年满71岁,是A股市场上的大龄牛散。根据金枫酒业的6月22日发布的公告,公司近日通过股东名册发现顾鹤富有减持迹象,经向其本人核实,其于6月22日向公司提交了《关于减持金枫酒业股份的情况说明》及《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内容显示,4月21日至4月28日,顾鹤富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合计减持金枫酒业股票314.38万股。截至4月28日收盘,顾鹤富累计持有金枫酒业股票3126.75万股,持股比例由5.14%下降到4.67%,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对于持股大幅减少却未及时告知上市公司并公开披露的情况,顾鹤富的解释是自己年事已高,没有充分掌握交易规则。不过,顾鹤富在A股市场上的投资经验却颇为丰富,并且,2020年度,在举牌金枫酒业前后,顾鹤富便曾触犯多条法律法规,时隔一年再度违规操作,“年事已高”这一解释难以服众。涉及最广:热景生物今年4月28日,上交所发布监管警示,因未按照规定在15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违反股东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上交所对热景生物(688068.SH)多位股东予以监管警示。这里的多位股东指的是达晨系旗下三家公司。根据热景生物公告,2021年4月13日-15日,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减持细则程序规定,公司股东深圳市达晨创泰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达晨创恒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达晨创瑞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票136.9万股,减持价格为69.64~100.28元/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在此之前,上述三大股东就已进行过一轮减持。4月15日,热景生物曾披露,截至2021年4月9日,上述三大股东披露的减持计划已届满,在上述减持期间共减持4573311股,占公司总股本7.3530%。减持计划完成后合计持有热景生物310.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9%。根据相关规定,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减持股份至低于5%,自持股比例减持至低于5%之日起90日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继续减持的,应当在首次卖出股份的15个交易日前向上交所报备减持计划,并予以公告。但上述三大股东的再次减持并未按要求进行,被上交所认定构成了违规减持。2操作人员频“背锅”违规减持花样百出,《今日财富》梳理发现,“操作不慎”成为道歉公告中的高频词。以药明康德为例,股东上海瀛翊方面解释称,减持前其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381%,未达总股本的1%,相关工作人员未能意识到作为委托投票方,在公司A股上市时已经做出有关减持公司股份的承诺,导致了本次违反承诺减持行为。亿嘉和(603666.SH)、丸美股份(603983.SH)、国新能源(600617.SH)等同样把责任甩“锅”给操作不慎或理解有误的工作人员。6月26日,亿嘉和发布股东江苏华泰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违反承诺减持股份的情况说明。在说明中,亿嘉和称,华泰战新投于2021年6月3日向公司出具了《减持股份计划的通知》,公司收到通知后于2021年6月4日披露了《关于股东减持股份计划的公告》。根据减持计划,华泰战新投拟于减持计划公告披露之日起满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960267股。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华泰战新投在6月8日至11日期间,就通过集中竞价减持公司股份229400股,减持总金额1862.32万元。对此,华泰战新投给出的理由是因信息传递疏忽,操作人员误理解为公告披露后即可开始减持。丸美股份方面,6月2日,丸美股份第三大股东、第一大流通股东L Capital Guangzhou Beauty Ltd.(以下简称“L Capital”)因违规减持261154股,占总股本的0.065%,被出具警示函。丸美股份方面的解释是,股东L Capital因春节前后其工作人员变动未及时交接,误以为仍在减持计划实施期间,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股份261,154股,造成违规减持。国新能源于2021年6月7日接到持股5%以上股东山西田森集团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关于减持违规的相关说明》。田森物流于2021年4月26日出具了《关于股份减持计划的告知函》,公司收到告知函后于2021年4月27日披露了《山西省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的公告》。根据减持计划披露内容,田森物流应于2021年5月21日至2021年11月19日期间履行减持计划。然而,因田森物流工作人员对减持规定不熟悉,2021年5月19日,误减持股份共计62.36万股,减持价格为3.97元。发现问题后,田森物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减持相关规定进行了学习和梳理,避免再次出现不规范的情况。3原处理结果不痛不痒种种工作人员误操作导致的违规减持案例还有很多,上市公司方面多以道歉及加强学习敷衍了之。究其原因,蚂蚁嘉汇证券研究专家发文表示,主要原因之一是交易的不公开和不透明,将风险转嫁给了中小股民和个人投资者。中南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向《今日财富》分析称:“当前,违规减持处罚成本并不高。比如没有披露的,罚款大约在50到500万元,但相比于药明康德此类套现30亿元的,罚款力度实在太弱。”在财经评论员皮海洲看来,因为对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违规减持,有关部门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行的都是避重就轻的例行处理。比如,上市公司层面的处理、交易所的监管函、批评教育、总结教训之类。很少有被监管部门“依法处理”的。通过今年以来股东违规减持的案例来看,处理结果正如专家所言,难平投资者众怒,大多采取警示、批评、公开谴责与限制交易等方式。对此,盘和林认为,未来应该加强对违规减持的惩罚力度。“有投资人说能不能强制减持人买回股票,但股票作为价格锚定的标定,这显然是做不到的,因为这样会形成价格预期,从而扰乱市场功能。所以,未来对违规减持还是要通过罚款,加大中介机构比如券商的责任,来限制违规交易,将违规减持纳入券商的风控目标。”皮海洲指出,根据新《证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在限制转让期内转让证券,或者转让股票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买卖证券等值以下的罚款。如果按此处理,处罚就非常严厉,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并且在违规减持问题上,应一视同仁,对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违规减持行为都应该依法处理,而不是有选择性地执法。【附:2021年上市公司违规减持汇总】(数据来源:《今日财富》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截至2021年6月26日)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6-29 2021
  • 产品名称华为投资引震动,A股及国产光刻产业链前路探视

    产品名称华为投资引震动,A股及国产光刻产业链前路探视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王慧雪编 | 全   卓未上市的华为总能引起资本市场的热情,继发布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2后,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入股光刻机制造商北京科益虹源光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科益虹源”),成为该公司第七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76%,引发市场关注。 在全球高端芯片需求持续高增的背景下,光刻机作为制造芯片最为核心的机器设备,被誉为“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光刻机产业链及相关A股公司的情况,《今日财富》对相关A股公司进行了初步的调研。1布局产业链 事实上,早在华为2004年成立海思半导体,其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雄心也日渐明显。 《今日财富》发现,由华为100%持股的哈勃投资,成立至今共涉及对外投资38项,多以半导体产业企业为主,涵盖模拟芯片、碳化硅材料、功率芯片、人工智能芯片、车载通讯芯片、连接器等业务领域。所投企业包括瀚天天成、纵慧芯光、九同方微电电子、山东天岳、天科合达、中蓝电子、思瑞浦、鲲游光电、非谱电子、裕泰微电子等。 华为此次参与投资的科益虹源是一家专业准分子激光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主营业务为光刻机光源系统,是制造光刻机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光刻机又为芯片制造环节的关键设备。有报道称,科益虹源曾于2018年自主设计开发国内首台高能准分子激光器,这在当时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 除了业务实力,科益虹源背后的股东力量也引人注目,不仅有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持股26.6%),还有北京亦庄国投、中科院控股成员企业等。 (数据来源:天眼查) 《今日财富》了解到,科益虹源集成电路光刻光源制造及服务基地项目已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年产RS222型光刻准分子激光器、光刻用准分子激光器、405光纤耦合头等各类设备30台。 “下一步,我们还将依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能力建设专项及核心关键技术的衍生转化,在徐州逐步落地一个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集群:特种高压电源、纳米晶磁芯、高能工业准分子激光器、直写激光器光源、集成电路检测光源等。”科益虹源项目负责人曾表示。 随着全球半导体需求持续高涨,国内半导体企业具备国产替代不可逆的机遇。华为此举不仅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也有利于建立起自身更牢固的技术“壁垒”。2国产技术攻克中目前我国半导体设备中,光刻机的国产化率最低,不足1%,仅上海微电子能实现90nm制程的量产,而光刻机占整个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的20%,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实现光刻机的国产替代并不是某一企业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光刻产业链的顶尖企业相互配合。 据了解,光刻产业链可拆分为两部分:一是光刻机核心组件,包括光源、镜头、双工作台、浸没系统等关键子系统;二是光刻配套设施,包括光刻胶、光掩模版、涂胶显影设备等。其中,光刻胶是重中之重。 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如果说光刻机是推动制程技术进步的“引擎”,那么光刻胶便是这部“引擎”的“燃料”,可决定半导体图形工艺的精密程度和良率。 按应用领域分类,光刻胶可分为印制电路板(PCB)光刻胶、显示面板光刻胶、半导体光刻胶及其他光刻胶。目前,国内光刻胶以PCB用光刻胶为主,显示面板、半导体用光刻胶供应量占比极低。 半导体研究机构芯谋研究的研究总监王笑龙指出,国内部分号称量产光刻胶的企业,其实出货并不多,因为光刻胶生产出来后还要拿去晶圆厂进行大量验证,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替代,但是国内能实现量产就代表有了更多选择。 (图表:《今日财富》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对此,《今日财富》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目前在光刻胶方面有实质进展的主要有南大光电、广信材料、晶瑞股份、彤程新材、上海新阳、容大感光等公司,其中,南大光电、晶瑞股份、上海新阳有明确披露的研发投入费用。南大光电近日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ArF光刻胶产品继2020年12月在一家存储芯片制造企业的50nm闪存平台上通过认证后,近日又在逻辑芯片制造企业55nm技术节点的产品上取得了认证突破。业界认为,产品的认证通过,标志着“ArF光刻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国内通过产品验证的第一只国产ArF光刻胶。 目前,该公司首条ArF光刻胶生产线已投产,主要先进光刻设备,如ASML浸没式光刻机等已经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项目完全达产后,可实现约10亿元的年销售额。 南大光电透露:“用于质量检测的光刻机等量测设备是国外进口的,我们已经配备了,运转良好,没有被卡的顾虑。主要原材料是自己开发和生产的,没有被卡风险。生产设备是联合国内企业研制的,也不存在被卡风险”。 其表示,通过技术深化、上游原材料、配套材料的研发以及产业化等内容,将加速实现ArF光刻胶全产业链进口替代。 另据悉,目前晶瑞股份的KrF光刻胶已完成中试,正在加快推进相关产品的下游客户验证。今年1月,晶瑞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从韩国进口的二手ASML浸没式光刻机到货,可用于研发高端的ArF光刻胶。 (图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今日财富》整理)光刻胶业务的吃香不仅反映在投资建设层面,在二级市场也一样火热。 近日,受日本信越化学因地震或将“断供”光刻胶叠加华为投资光刻机事件影响,相关概念股纷纷走强,迎来一波上涨行情,多只个股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3市场广阔,有替代空间据电子材料市场研究与咨询服务公司TECHCET预测,2021年半导体制造所需的光刻胶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11%,达到19亿美元。从抗蚀剂类型看,2020年和2021年的光刻胶市场,用于KrF和浸入式ArF的光刻胶市场较高。对于极紫外光刻(EUV),应用范围正在从逻辑芯片扩展到DRAM。2021年的EUV光刻胶市场将超过2000万美元,并且此后还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2亿美元。 智研咨询预测,2022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光刻胶市场空间将会接近55亿元,是2019年的两倍。 《今日财富》研究发现,目前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主要被日本企业垄断,并在越高端的市场垄断地位越明显。全球半导体光刻胶龙头厂商是TOK(东京应化)、信越化学、JSR(日本合成橡胶)、住友化学、富士胶片等日企和美国陶氏化学,这些龙头企业总计占据各半导体光刻胶细分领域超过85%市场份额,其中头部日企在各个细分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 光刻机类似,荷兰ASML作为全球光刻机行业的标杆,市场份额最大,市占率超过60%,并垄断了EUV光刻机市场。公司产品包括光刻机、量测设备以及计算光刻解决方案。此外,尼康光刻机集中在中高端区域,佳能集中在低端区域,全球光刻机行业以这三家为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唐传祥曾表示, EUV光刻机的自主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SSMB EUV光源的持续科技攻关,也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合,才能获得真正成功。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6-21 2021
  • 便利蜂进军新式茶饮赛道,高价喜茶奈雪迎便利店平价竞争者

    便利蜂进军新式茶饮赛道,高价喜茶奈雪迎便利店平价竞争者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王恩浩编 | 全   卓6月6日,奈雪的茶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而此时的赛道已不仅仅是奈雪和喜茶等茶饮品牌之间的较量。近日,连锁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在其店内开设了品牌名为“不眠海Sober Hi”的饮品区域,正式加入新式饮品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就同质化产品而言,便利蜂的价格仅为喜茶、奈雪的二分之一,而相较便利蜂拥有的2000多家门店,喜茶和奈雪的门店均是百位数,门店数量无疑成为便利店茶饮品牌的扩张优势。 “无论是从市场潜力、消费者需求还是竞品发展情况看,搭载便利店的‘不眠海 Sober Hi’都是应势而生。”便利蜂向《今日财富》表示。 对于来自价低且触达人群更广泛的便利店的“分羹”,奈雪的茶表示目前公司正处于静默期,而截至目前并未收到喜茶的回复。本就激烈竞争的喜茶和奈雪还未正式上市,主业发展迅猛的便利店便杀入了饮品赛道寻找新的增长点,令市场对高价茶饮的投资价值存有疑虑。1热销茶饮价格战打响便利蜂表示,从饮品站本身来说,除了提供精品咖啡和手冲咖啡外,还提供包括多肉莓莓、杨枝甘露、黑糖珍珠牛乳茶等十余款市场上主流的茶饮,这些茶饮品质和头部、专业奶茶店保持一致的同时,以更低的价格(12-18元)对外销售。 当中不乏喜茶和奈雪的主打产品。 《今日财富》发现,现制茶饮方面,不眠海推出的多肉莓莓、芝芝葡萄等饮品价格均在16元,较主打水果茶的喜茶和奈雪的茶等品牌三十元上下的价格低了近五成。 (从左到右依次为同一商圈内:不眠海、喜茶和奈雪的价格)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产品早期是有壁垒的。但是整个产业的供应链越成熟的时候,其实产品的壁垒是越小的。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价格带的攀升,便利性在各个价格带购买决策中重要性显著下滑,而产品成为15元以上中高端现制茶饮消费购买决策中最重要的因素。 便利蜂认为“不眠海 Sober Hi”是以店中店模式存在于便利蜂里面的优势在于,消费者除了购买饮品外,还可以选择便利店所提供的各类产品,从饮食到生活用品。在扩张速度外,多样的产品能触达更多的消费人群,无疑是便利店茶饮品牌的另一优势。 然而本身价格不断攀升的中高端品牌,产品也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如何通过创新突出重围、打造独特性无疑是喜茶、奈雪需要面临的难题。 (来源:国盛证券研究所报告)就较低的定价战略,便利蜂回复《今日财富》表示:“提高盈利能力最主要的途径还是收获更多消费者的喜爱,并提高复购率,从这一点考量,必然会时刻给到消费者高品质低价格的饮品。” 2020年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定位为“好喝不贵且用料不贵的饮品”,价格主要在11-16元。截至去年年底,喜小茶在深圳市、广州市、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惠州市这6个城市开出18家门店。但目前仅集中在广东省,区域受限。2消费空间竞争激烈截至2021年5月,奈雪的茶门店数量为556家;喜茶截至2020年底门店共695家。而截至6月15日,便利蜂在2个多月内共开出近百家饮品站,并将“不眠海 Sober Hi”定位为门店标配,预备在其2000多家门店推广开。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喜茶分别新开220家和304家门店,奈雪的茶分别新开173家和172家门店。 相比便利店6平米的饮品站,喜茶、奈雪更大的门店空间无疑在场景化方面占据优势,但人员和租金成本也给财务带来不小的压力。 店面选址方面,奈雪的茶饮店网络倾向于将店面开设在高人流量的位置,主要是高端购物中心的核心位置。其新店型奈雪PRO的选址也在高级写字楼及高密度住宅小区等休闲和日常通勤场景。而商业办公区和住宅小区也正是便利店的所在区域。 尽管能触达更多人群,但也增加了巨额的成本,相比较便利蜂等便利店选址并无优势。 东吴证券研究所报告显示,奈雪的茶标准店在200-250平米,PRO店在80-200平米,而喜茶标准店面为80-120平米,Go店为50-80平米。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方面,奈雪的茶分别亏损约0.697亿元、0.396亿元、0.275亿元,累计亏损约1.368亿元人民币。直到2020年才扭亏为盈,全年实现净利润6217万元。 便利蜂认为一杯精品咖啡最重的成本包括房租、人工、原材料及门店日常运营成本,因“不眠海 Sober Hi”走的是店中店模式,在房租和门店日常运营中所付的成本相比专门咖啡馆要小很多,而节省下来的成本补贴在饮品价格上,使得“不眠海”产品线能在与专业咖啡馆同品质的基础上,保持低价且能获益。 《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为4420亿元。其中,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预计到2021年会突破1100亿。 “根据目前精品咖啡和饮品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未来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以及价格设定更加合理,以便给到消费者好喝不贵的咖啡和茶饮,这是包括便利蜂在内的很多企业努力的方向”。便利蜂方面表示。 而奈雪的茶也在其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业务增长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品牌的知名度,而未能保护或增强品牌将限制其扩大和留住客户,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喜茶和奈雪除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在茶颜悦色、乐乐茶等腰部品牌不断涌现的同时,当下也面临着来自便利店茶饮品牌在价格、接触人群等方面带来的挑战。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6-17 2021
  • 高层变动、资本减持,呷哺呷哺创始人掌舵自救

    高层变动、资本减持,呷哺呷哺创始人掌舵自救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王恩浩编 | 全   卓从高管出走到罢免高管,6月14日,呷哺呷哺(00520.HK)再发公告,决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以罢免赵怡的执行董事职务。 呷哺呷哺董事会认为,赵怡的管理方式及理念与董事会其他成员存在重大差异,且允许赵怡继续参与公司的管理将不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董事会认为,如果建议罢免生效,将不会对集团的营运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三周前,呷哺呷哺刚解任赵怡集团行政总裁职务。而4月16日,呷哺旗下湊湊餐饮CEO张振纬离职并卸任集团和湊湊餐饮所有职务。受高管连续变动消息影响,呷哺呷哺股价大跌。截至目前,公司市值已蒸发超200亿港元。 除了人事大震荡,呷哺呷哺2020年营收、利润双降,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随着近年客单价的上涨,翻台率应声下降,多位股东减持清仓。 1高管频出走 老板亲上场5月21日,呷哺呷哺公告称,由于集团若干子品牌的表现未能达致董事会预期,故解任赵怡集团行政总裁职务。57岁的创始人贺光启亲自上任,担任行政总裁。 尽管呷哺呷哺董事会在公告中表示解除赵怡的CEO职务不会对集团的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消息公布后,当日公司股价较前日收盘价11.76港元/股下跌14.97%至10港元/股,仅一日市值缩水19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赵怡曾任职于百事食品、联合利华、索尼爱立信及麦当劳中国,于2012年11月加入呷哺呷哺负责审核、会计、财务管理及IT相关事务,2019年8月获委任为呷哺呷哺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在公司任职九年,并率领呷哺赴港上市。 实际上,一个月前另一名大将刚刚出走。4月16日,副品牌湊湊CEO张振纬离职,次日公司股价下跌14.9%,市值蒸发23亿港元。消息称,呷哺内部公告称张振纬因个人原因离开,湊湊各部门以及各区域负责人直接向贺光启汇报工作。 和赵怡因集团若干子品牌表现未达预期被解任不同,张振纬带领的湊湊表现亮眼,呷哺呷哺在年报中称“集团另一关键增长动力来自湊湊,2020年湊湊的业务大幅度增加,保持公司增长强力引擎的地位”。 2020年,湊湊为呷哺呷哺集团销售份额贡献率31%,同比增加11%。 2021年2月11日,呷哺呷哺股价曾达27.11港元/股的高价,随后持续下跌。截至6月16日,呷哺最新股价仅8.65港元/股,出现新低。4个月公司股价下跌68.09%,市值蒸发200.29亿港元。 高盛在报告中表示,张振纬执行力强劲,投资者需要注意湊湊CEO离职的相关风险。国元证券也将呷哺呷哺的评级下调至“持有”,并指出呷哺呷哺“短期内公司出现重大人事变动,经营前景较不明朗,调整效果需持续观察”。2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2020年,呷哺呷哺由于各种商业原因及疫情影响,关闭了52间餐厅,但并未放缓扩张的步伐。2020年集团共开91家呷哺呷哺餐厅和38家湊湊餐厅。但在追求市场渗透率的同时,却未能为公司贡献利润。 事实上,公司净利润早已显现疲软。2015-2018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6.52%、39.92%、14.13%和10%,尽管利润增长,增长率却逐年下滑。 2018-2020年,呷哺呷哺的净利润分别为4.62亿元、2.88亿元、183.7万元。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54.55亿元,同比下降9.53%;净利润183.7万元,同比下降99.36%。 与同样扩店的海底捞增收不增利不同,呷哺呷哺的营收利润双双出现了下滑。 贺光启曾提出“呷哺呷哺品牌升级计划”,从“快餐”向“轻正餐”转型。其中包括,门店扩张、创立高端火锅品牌湊湊及延伸产业链进军调料市场。 从主打平价、大众,到近年价格持续上涨。2017-2020年呷哺呷哺客单价分别为48.4元、53.5元、55.8元和62.3元,随之而来的没有盈利的上升,只有翻台率的连续下滑。2014年上市时,呷哺呷哺翻台率为3.8,反观近四年其翻台率分别为3.3、2.8、2.6和2.3。 据洞见数据研究院数据,呷哺呷哺的1000多家门店中,8成以上集中在北方省份。其中北京开店最多,有310家门店,平均下来在京16个区每个区将近20家。有研究表示,翻台率下降可能跟门店密集相互餐食有一定关系。 3高管减持 股东清仓《今日财富》发现,港交所披露权益显示,自去年10月开始,赵怡在职期间曾三度对呷哺呷哺进行减持,合计套现约4470万港元。 (来源:港交所披露,《今日财富》整理) 3月15日,高瓴资本旗下两大基金将合计持有的呷哺呷哺股份全部清仓,共套现约10.16亿港元。次日,摩根士丹利也将手中持有的呷哺呷哺股份清仓式减持9923万股,持股比例从9.25%降到0.93%。而雪湖资本在去年年初已对呷哺呷哺进行了清仓式减持。 在主营业务疲软时,呷哺呷哺大力发展奶茶、调味等业务。2020年,按照其授权费用测算,其旗下奶茶品牌茶米茶业务规模达4亿元,其调料业务2020年营收为1.48亿元,同比增长65%。 在热火朝天的火锅赛道,呷哺呷哺没有了“性价比”的加持,尽管“副业”业绩可观,主业仍在困境,贺光启重掌公司,而呷哺呷哺能否赢得未来暂不可知。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6-17 2021
  • 投诉暴增、亏损扩大 理想汽车的“中场战事”

    投诉暴增、亏损扩大 理想汽车的“中场战事”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张月橼编 | 全   卓继去年“断轴门”事件后,造车新势力中的“重资产派”理想汽车再次迎来口碑大考。 近期,因涉嫌对老款理想ONE车型进行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等,理想汽车引发大量老车主不满,在各地爆发多起维权事件。据《今日财富》不完全统计,自今年5月29日起至6月8日,仅中国网汽车质量投诉平台上,有关理想ONE的投诉就高达354起,其中涉及虚假宣传、承诺不兑现、销售欺诈的投诉占比约96%。 祸不单行,根据理想汽车最新公布的销量和财务数据,理想ONE 5月共交付4323辆,较4月5539 辆环比下降21.95%,掉出新势力前三阵营;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3.6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截至目前,理想汽车官方和创始人李想未就老车主维权事件作出正面回应,《今日财富》向理想汽车方面求证,亦未收到回复。1“收割”老车主?“2021年4月15日去看车,个人主动询问是否有新款,近期是否会降价,销售告知不出新款、不会降价,且表示该日为终身质保最后一天,诱导消费者下单。”在中国网汽车质量投诉平台上,一位张先生投诉理想ONE销售诱导客户购买老款车型以达清库存的目的,而实际情况是5月不仅理想ONE现车直降8000元,享终身质保,同时发布了改款新车型,这让其难以接受。 同样气愤的还有陈先生,陈先生发文称,其于2020年5月订购理想ONE,彼时从销售人员口中得知,理想汽车今后将跟特斯拉一样支持硬件OTA升级,整车OTA升级,其中还包括5G网络升级。然而2021年3~5月,理想汽车为清理库存,隐瞒新款上市消息,欺骗消费者,在新款上市后,更新60余项功能,辅助驾驶芯片及毫米波雷达以及电源外接等重要功能均不能在老款理想ONE上实现硬件升级。“这严重违背了当初售车时候的宣传和承诺,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据了解,老车主们口中的新款理想ONE于今年5月25日晚上发布,在2020款基础上新增了60余项软硬件升级,价格上却只比老款贵1万元,而此前承诺的老车主可通过软硬件同步升级最新技术亦未能实现,因此引发老用户对理想汽车“割韭菜”行为的声讨。 《今日财富》注意到,连日来,众多理想老车主在湖北、西安、南昌、唐山、深圳、兰州、上海等地自发集结维权,主要形式是在车身挂上了类似“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理想不理想,割韭没商量”、“能不买就别买,坑”、“线上线下集体维权,理想汽车避而不见”等横幅进行车队游行。 截至目前,理想汽车官方未作正式回应,不过,网络上流传着一份理想汽车致武汉市江岸区市场管理局的情况说明书提到,因为公司有严格的产品更新流程,所以新产品信息在没有最终确定之前是不会在产品正式开始沟通和宣传之前告知一线团队的,因此不构成虚构或恶意隐瞒真相及故意欺瞒消费者。 汽车分析师张翔同样认为不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一款新车的发布要考虑到竞争对手的价格、生产情况、上市调试的时间等因素,如果提前发布会对老款车型的库存消化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的市场法规也没有要求理想汽车提前透露自己的新车计划。”张翔向《今日财富》表示。2销量跌出前三在一份流传的《理想ONE2020款湖北省车主维权书》中,老车主们写道:“理想汽车这种做法,目的是让消费者原价购买其老款汽车,原价清理已生产的2020款理想ONE汽车。理想汽车以欺诈消费者的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以实现厂家的利益最大化。” 事实上,从理想汽车当前的交付量和盈利状况看确实不算理想。根据理想汽车公布的数据,理想ONE 5月共交付4323辆,同比增长101.3%,但较4月5539辆环比下降21.95%。对比之下,哪吒汽车5月份销量4508辆,同比增长551%,当月销量首次超过理想汽车进入国内前三,跻身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 开源证券分析称,理想汽车5月销量环比大幅下跌,或系2021款理想ONE上市,消费者延缓购买。华创证券认为,理想汽车单车型独木难支,5月销量环比降幅明显。而哪吒汽车销量连续两月超过4000,首次超过理想进入国内新势力销量前三,凭借其高性价比产品不断提升下沉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未来有望打破蔚来、小鹏、理想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除了销量跌出前三,理想汽车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总收入35.8亿元,较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下降13.8%;净亏损3.6亿元,由上一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净利润转正下滑至本季度亏损;毛利润6.2亿元,环比下降14.9%。 财报显示,亏损主要与理想汽车一季度的汽车交付量减少、研发投入与费用增加有关。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营业费用突破10亿元,环比增加28%;研发方面,其投入5.1亿元,同比增长171.2%,环比增长37.5%,创连续五季度以来新高。 不过,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近日公开表示,基于定单增长和销售服务网络的不断扩张,理想有信心2021年二季度交付量将超过指引上限,并在未来持续提升,目标是今年9月的月销量突破万辆。3重资产包袱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片声讨声中,有消息传出,理想汽车将会接手北京现代的第一工厂,该工厂自2002年底起投入生产,年产能为30万辆,但因销售不振于2019年4月停产。 依托这一工厂,理想汽车计划总投资60亿元,将其打造成为集整车、零部件生产制造的新工厂。整顿好后计划于2023年投产,2024年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这是继常州工厂后,理想汽车的第二家工厂,号称是理想汽车全球旗舰工厂。 据了解,一直以来,与蔚来等其他造车新势力选择的代工模式不同,理想汽车属于重资产模式,坚持自建工厂,于2018年12月以6.5亿元收购重庆力帆汽车获得造车资质。 目前,理想汽车有一座位于江苏常州的生产工厂,该工厂设计年产能为10万辆,涵盖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车间。 在5月26日的理想汽车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中,理想方面曾透露,目前常州工厂在两班倒的情况下,日产能最高达500辆,但受制于芯片短缺,无法达到前述产能。另外,常州工厂新车间预计2022年可完工,届时年产能可提升至20万辆。 有观点认为,自建工厂有利于理想汽车把握生产节奏,把控品质,但同时也面临着成本与产能消化的压力。 但理想方面似乎并不担心成本问题。按照规划,至今年底,理想汽车还计划建成200家销售门店,沈亚楠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目前正在建设中的销售门店有50家。李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透露,理想自动驾驶团队的规模是300人,到年底将扩大到600人。 今年2月份,李想在内部信中称,到2025年理想要拿下2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2030年成为全球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在口碑遭遇“滑铁卢”的当下,投入更多资金、更多人力的理想汽车要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并非易事。 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6-12 2021
  •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化 借贷类和安全管理类APP集中被点名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化 借贷类和安全管理类APP集中被点名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朱玥明编 | 全   卓日前,48款网络借贷类APP和36款安全管理类App因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遭国家网信办点名,并被要求自通报发布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将依法予以处置。 对此,业内认为,网络借款APP因行业数据安全风险相对集中高发而成为被通报重点,整改既有助于明晰日后的监管思路与方向,也使涉及借贷业务的相关机构逐步规范,同时,部分缺乏资金与风控能力的平台将随之淘汰,并进一步加强顶层法律法规的设计。1四类违规被点名,信息安全受重视通报名单涉及多家知名银行及持牌金融机构,譬如平安银行旗下的平安贷款APP,平安集团旗下子公司平安消费金融APP与平安好贷APP,招商银行旗下的招贷APP,招联消费金融旗下的招联好期货和马上消费金融旗下安逸花APP等等。 《今日财富》发现,通报主要涉及四大违规类型:一是违反必要原则和《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二是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三是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四是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等。 对于违规行为,涉事平台还呗表示,已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整改,并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且通过核查。还呗表示,平台所收集的数据数量和类型并没有问题,只是监管对于信息采集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在过去为了考虑用户体验,平台往往会将授权集中放在前置环节进行签署,而经整改后,所有的触发条件都将与业务行为及具体场景紧密关联。 在以上违规外,《今日财富》发现,有关借贷类APP信息泄露的负面信息层出不穷,除了媒体报道的网上公开售卖贷款平台登记信息的“地下产业”;还有借贷APP用户因通讯录信息泄露,被暴力催收的种种乱象。 面对信息泄露的质疑,还呗表示对于用户数据,公司有严密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用户数据的调用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流程,即便得到权限所看到的也只是脱敏状态的数据,例如用户姓名、身份证等敏感信息均进行了脱敏、加密等技术处理。与此同时,用户通过平台授权给合作资方的信息,还呗同样要求合作方采取严格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2监管力度加强,必要个人信息范围细化无独有偶,违规违法收集使用用户信息的现象并非仅存在于网络借贷类APP,同批被通报的还有腾讯手机管家、猎豹清理大师、360手机卫士等36款安全管理类APP。 事实上,类似的通报整治是政策推进的必然举措。早在2019年1月,针对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便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由此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专项治理。 2020年12月3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意见稿拟规定,金融类APP收集必要个人信息的范围是指保障APP基本功能正常运作所必须的个人信息,缺少该信息APP将无法提供基本功能服务,其中不涉及通讯录、位置信息。 对于网络借贷类APP,征求意见稿认为基本功能服务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个人消费贷款。对于此类APP,征求意见稿提及的必要个人信息包括,其一,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或其他真实身份信息(APP提供者提供多种选项,由用户选择其一);其二,借款人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证件有效期限、证件影印件、银行卡号码。 2021年3月1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的通知,明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 基本功能服务,并将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同时也明确了39种常见类型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其中对网络支付、网络借贷、投资理财和手机银行四种金融类App可收集的个人信息范围作出了明确界定。 不难看出,出于对用户信息的保护和市场的规范,监管部门对于APP收集个人信息的规定日趋规范化、精细化。相关借贷类APP平台也表示,监管的规范化要求将提高正规平台的市场竞争力。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6-10 2021
  • 三个月被罚两次 多轮融资的十荟团屡触红线

    三个月被罚两次 多轮融资的十荟团屡触红线

    今日财富FortuneToday(ID:FortuneToday-)文 | 王恩浩编 | 全   卓近日,十荟团因不正当价格行为被市场监管总局顶格处罚并要求其相关区域停业整顿,这是十荟团今年的第二次受罚,市场监管总局评论其屡查屡犯,排挤竞争对手、抢占市场意图明显。 由于火热而引发的无序竞争,不少社区团购平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抢占市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今年以来,头部社区团购平台频频被罚,十荟团除陷不正当价格风波,还存在“刷单”质疑、用户“被团长”及退货退款难等问题。1三个月被罚两次5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官网发布通告,市场监管总局判定十荟团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低于成本销售商品以及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对十荟团罚款150万元,并责令其江苏区域自5月28日开始停业整顿3日。而这离十荟团庆祝GMV破8亿的三周年庆仅过去一周。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此次十荟团被处罚的行为主要在于:一是通过巨额补贴,以低于进货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低价倾销”行为;二是利用欺骗性的语言、文字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事实上,3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对十荟团、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橙心优选、食享会五家社区团购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该次处罚后相关企业均提交了整改情况报告,但4月下旬发现十荟团并未完全落实整改承诺,且行政指导会1个月整改期满后依然持续。 对于本次给予十荟团顶格加停业的处罚,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该不正当价格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线下社区经济造成冲击,损害了守法合规经营的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利益,长远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有媒体报道,在责令相关区域停业3天整顿后,十荟团江苏镇江地区售卖的产品仍出现售价低于进价的情况。对此,十荟团向《今日财富》表示,“这个报道不实,我们已经与原发媒体进行沟通。原发文章中的成本价格为3月数据,农产品成本价格是随时间产品大小产地等因素呈波动变化的。现在十荟团江苏地区已恢复营业,且对商家售卖的产品价格进行了全面整改,目前已无低于进价的在售商品。” 2020年12月12日,华海顺达、卫龙等多家供应商为抵制不正当价格行为,向经销商发通知称将停止为“严重低价”社区团购平台供货。随后12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九不得”,首条便是不得通过低价倾销、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方式滥用自主定价权。 (图片来源:网络) 2乱象不断惹争议今年3月,据媒体爆料,十荟团多处数据不合常理,有“刷单”嫌疑,0.42%的客户贡献了65%的GMV,并称存在很多大量按照地理位置在小程序前端搜索不到的团长,而这些“搜不到”的团长业绩每月开团几天到十几天不等,只定向销售1-4种产品,但产品的单量极大、货值极高,虽只卖几种单品,销售额却高达几万甚至十几万。《今日财富》向十荟团求证此事是否属实,遗憾的是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十荟团方面的回应。 《今日财富》发现,2020年10月,不少用户声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成为十荟团的团长,彼时十荟团联席CEO王鹏在内部邮件中表示根据下沉市场战略,十荟团2019年关闭了京津地区的社区团购业务,由于原京津地区提货点多为社区便利店,部分店铺因店铺转让、店长更换等原因导致新的经营人并不知道该店铺曾经加入十荟团服务体系,将对京津地区已关闭团长信息进行清理。 截至2021年6月7日,十荟团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诉量达1897条,集中围绕在食品损坏、退款退货难、被平台私自退单及假货等问题。 而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曾对外表示:“即使被罚,对于平台来讲,150万只是小数,用户和销量才是社区团购目前最关心、最重要的事情。” 3三年融资超77亿十荟团成立于2018年4月,三年已完成9轮融资。2021年3月31日,十荟团完成高鹄资本等机构领投的D轮融资,融资金额达7.5亿美元。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1-5月社区团购赛道披露的融资金额超262亿元,十荟团的本次融资就占了期间行业融资的18.3%。 企查查显示,2018年8月21日,十荟团完成了启明创投领投的1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随后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十荟团先后完成了六轮融资。除阿里巴巴投资的A轮未知金额外,期间融资金额共计77.459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企查查,《今日财富》统计) 2020年十荟团全年GMV突破了100亿,2021年十荟团将目标GMV定在了1000亿。 市场根据入场时间的早晚将社区团购分为“新三团”和“老三团”,前者是2020年入局的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和橙心优选,而后者则有十荟团、兴盛优选和同程生活。 大型社区团购平台的背后离不开互联网平台资金、流量方面的“输血”,但随着赛道火热,打着“补贴”旗号的价格乱象丛生,野蛮生长终迎来监管,价格战已到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2020年我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约720亿元,较2019年的340亿元,增长率达111.76%。在十荟团接连受罚的背后,实则是市场监管部门对整个领域监管整治的加强。随着市场监管的加强,靠资金流量争夺市场不再是优势,社区团购低价补贴也不再是捷径。 “创新无止境,经营有红线。一定要敬畏法律、遵循监管,自觉守法依规经营,自觉维护经营秩序。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交了罚款就买到了‘护身符’,这样的‘护身符’靠不住!”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对“十荟团”不正当价格行为再次作出行政处罚答记者问时说。如需转载请与《今日财富》杂志社联系版权及商务合作电话:021-50388577投稿及新闻线索邮箱:021-50388572非工作日联系电话:18017346861未经《今日财富》杂志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06-09 2021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