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资本蒋海涛:“技术、产业、金融战略协同” 可望成为企业制胜的核心竞争力
2019-07-19
art (3).jpg

记者:黄坤

1994年夏天,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兴起。国内早期涉足资本市场的一批年轻人正漂洋过海,前往美国考察,蒋海涛就是其中一员。

蒋海涛,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届大学毕业生,2004年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先后在科研院所、政机关、乡镇基层任职锻炼,28岁出任县级领导干部。下海后,先后担任中银信托投资公司总裁助理、中国银泰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摩根大通亚太区**副总裁等职。

他长期从事资本市场领域的工作,深蕴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被称为国内*早涉足资本市场的资深人士、国际投资银行圈的“中国通”,在投资和投资银行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目前蒋海涛担任摩根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任部分省市政府、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及投资银行**顾问。与部分**投资机构和私人资本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蒋先生是一个拥有跨界思维的人。在接受《今日财富》杂志专访时,他提出,“‘技术、产业、金融战略协同’,这是企业制胜的核心竞争力。

图1:2019年1月蒋海涛在美国硅谷与凯文凯利合影

从一桩房地产交易说起

1993年5月,蒋海涛结束地方政机关生涯。来到国内第一家股份制金融机构、人民银行总行发起设立的中银信托任职。

中银报到第二天,他被派到广东增城担任中银高新技术开发区执行总裁。他告诉记者说,他对金融本质的理解,就是从这个房地产项目开始的。

1993年4月,中银与增城市政府决定共同打造占地7500亩的现代高科技园区。协议约定,每亩土地交易对价3万,总价2.25亿。

蒋海涛提到,当时中银支付这笔2.25亿的土地款,主要通过三个方式解决:第一,分期付款,协议生效之日到年底前付讫2500万,以后每年期末付讫5000万。第二,引入另一家房地产公司原价转让1500亩,条件是2500万首期款由对方支付。第三,中银因此获得20个月的运作时间,*终借助招商引资,筹措开发资金。

“原来,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借助公司信用获得政府信任,通过交易结构的安排,实现土地资源信用化、信用资源资本化。在资源变资本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创造*大化。”

华尔街大佬的启蒙

1994年7月,蒋海涛带领中银考察组赴美考察。其目的有二:一是考察硅谷,为增城项目建成世界**的高新技术园区寻找解决方案,为跨国公司落户中国作前期准备。二是考察资本市场,探索技术、产业与金融战略协同的具体做法。

蒋海涛说,“那时候,我们对资本市场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毫无认识”。在硅谷,他有幸认识到日内瓦集团董事局主席、后来担任花旗银行全球顾问的罗伯特.库恩博士。

库恩博士 国际**投资银行家,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的外国友人,是2018年改革开放纪念大会上受到中央国务院嘉奖的十位外国友人之一。所著《投资银行学》被当作业界的经典著作,所著《***传》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这是第一次看到传说中的投资银行,第一次见识到国际投资银行圈里的**大咖。”蒋海涛对当天的交流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库恩说,评价一家公司是不是优秀,大致有四个条件:第一,****率(ROE),这是评价一家公司好坏的核心,但是****率高不等于是好公司;第二,行业地位、营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有规模有利润也不一定就是好企业;第三,良好的成长性;第四,充沛的现金流。”

后来,他在日记中总结道,“这次参访让我们对于资本市场有了全景式的认识。今天,这4个条件依旧是我判断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

全国科学大会的建言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198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再次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995年全国科学大会前,国家科委召集座谈会,讨论“科技如何成为生产力”。蒋海涛在会上提出:科技要成为生产力,必须与经济相结合,必须走“科技、产业、金融战略协同”的道路。

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建议?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蒋海涛告诉《今日财富》杂志,这个建议很大程度上基于就在几个月前这趟美国之行的收获。

那时,克林顿政府推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不久,互联网处在萌芽状态;而资本市场在中国刚刚出现,上市公司总共不过五、六十家。“这次考察让我对美国高科技产业和资本市场有了全景式的认识。”

鉴于这样的认识,他在会上特别强调,所谓金融,不仅是传统金融的信贷服务,而是借助现代金融的理念,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以金融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他的提议,得到有关领导和与会者的高度赞赏和肯定。

自从那时起,蒋海涛就专注投资银行领域,服务资本市场。长期参与并购、重组和上市等研究和实践,对公司战略、组织变革以及资本经营有了深刻理解。

企业如何*大程度实现价值创造?

2018年10月,蒋海涛作为嘉宾应邀出席全球CFO论坛,在主旨演讲“新金融与新产业走向融合”中提出——“所谓新金融就是现代金融,就是资本经营,核心就是价值创造”。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大程度实现价值创造?

在英文语境中,金融和财务是同一个词语——“FINANCE”。蒋海涛告诉《今日财富》杂志,以往企业家们往往更关注的是财务,即使涉及金融,也是以“信用、杠杆、风控”为核心的传统金融。古典经济学认为,(传统)金融不创造价值;而现代金融的使命就是价值创造,“信用、价值、结构”是现代金融的核心。

他进一步指出,有关现代金融的命题,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往往比较陌生。有人认为,资本经营就是上市圈钱、炒股、卖壳。这是对资本经营的错误认识。

“实际上,所谓资本经营,就是通过兼并、收购、重组、上市等手段,优化业务、资本和风险结构,改善资本运营机制。”蒋海涛说,现代金融讲的是经营活动当中的资本化过程。以资本经营为手段,以价值创造为目标,借助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完成“资源变资本”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结构设计,实现公司价值*大化。

纵观当今世界实力雄厚的大财团、大企业的成长史,他们无一不是通过对上述资本经营手段的有效运用,取得现有规模、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低成本、超常规的发展。

企业家和财务总监如何推动企业实现价值创造?

图5:2019年1月蒋海涛考察拉斯维加斯CES全球消费电子展

谈到企业家和财务总监,蒋海涛表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大致有三个身份:第一重身份是工业家,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往往注重技术和产品,不擅长经营管理;第二重身份是企业家,擅长人财物、产供销的资源配置,把利润*大化作为经营目标;第三重身份是资本家。”

“这里的资本家跟政治术语中的资本家不一样,我们指的是一个懂得怎么把企业价值*大化的角色。”他强调,财务总监作为公司中*靠近资本市场的人,应当对价值创造环节有所涉足,并不断学习提高。

“然而,现在很多财务总监仍局限在财务领域,专注于传统金融,却忽略了新的经营环境”。随着万物互联、智能互联网的发展,企业本身之外的产业生态也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外部价值链的重新构建?如何巧用他人信用盘活整个价值链?

与时俱进,产融结合。市场在发生变化,行业产业在发生变化,以往技术、产业、资本三条路线分别由专人做,但现在企业的金融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这是大势所趋。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就是借助现代金融技术,帮助企业实施资本运营战略。他认为,“资产管理也好,融资也好,它的本质是信用在互换过程中,要实现信用效用*大化,这其中做好风险控制就成了一个重要环节。我相信,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信用的匹配的问题,杠杆和风险控制的均衡问题,从而实现效率*高,成本更低。”

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但鲜少有人真正做到技术、产业、资本三位一体,互为贯通。

蒋海涛提出,“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家、金融家不仅仅要懂资本路线,还要懂产业和技术路线,只有技术、产业、金融三位一体,战略协同,我们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发现价值,优化配置资源。这是价值创造的重要途径。”

跨界思维促成“*优解”

“经营企业也像经营人生,你应时常问自己三句话:你想干什么?这是战略;你能干什么?这是战略和资源要匹配;你应该放弃什么?这是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谈及财务战略的制定,蒋海涛认为,第一要根据企业自身不同发展阶段制定财务政策;第二,资本运作永远是企业家的一个核心命题,资本经营是上市公司的灵魂;第三,我们的视野要面向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为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赋能。

二十几年闯荡资本江湖,蒋海涛从初涉资本市场到如今被誉为资本市场领域的实务专家,他强调跨界思维的重要性。“我们做财务、做金融的人,不仅要关注产融结合,还应注重科技,三位一体战略协同,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长期以来,技术、产业、资本分属于不同领域。技术专家专注技术研究和开发,企业家聚焦产业资源的组织和管理,而投资者仅仅满足于项目投资。

“事实上,仅有技术上的成功,并不等于产业上的成功;技术成功、具有产业潜力,但若没有资本力量的推动,没有资本经营的能力,这项技术也很难发展起来,投资者未必实现价值*大化的目标。”蒋海涛强调,“只有技术路线、产业路线、资本路线有机融合,战略协同,才能*大程度上实现价值创造。

“在新兴产业培育阶段,借助传统企业的产业平台和盈利业绩,嫁接新兴产业,实现技术、产业、资本战略协同,这样的投资机会更具价值创造的空间。”




加载中

今日财富

  • 联系电话:021-50388577
  •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62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东楼901B
以“创造财富新思维”为理念,致力打造连接中国创富者和财富管理者的媒体平台。
扫码关注我们